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二章 决策!(2 / 2)


“关将军认为,曹军攻江东之际,我军应当趁势出击,给曹军制造麻烦,但此举风险过大,倒不如继续按兵不动,经营好荆州,广积粮,缓称王!”

“如今天下大乱,诸侯林立,其中以曹贼挟持天子,最为势大,如果我军强行出头,很有可能会被那曹贼盯住不放,但若我军蛰伏修养,待那曹贼与江东拼个你死我活之后,再兴兵讨伐,岂不是事半功倍乎?”

“公佑此言有理,主公,我也赞同公佑的说法。”

孙乾话音刚落,简雍就接过话道:“主公你且想,那江东孙氏,与主公无亲无故,即便出手解他之围,又有什么好处呢?而且兵者,不祥之器也,慎用之,不若休养生息,徐图后计,以百姓民生为重!”

关羽提出了一个说法,张飞和赵云赞同。

孙乾和简雍又是另外一个说法。

刘备一时有些为难了。

对于此事,他心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所以才召集核心决策层前来讨论。

“先生,您怎么看?”

刘备将目光望向了诸葛寻。

在场之人,只有他还没有发表过意见了。

旁听了众人的发言,诸葛寻倒是觉得颇为有趣。

以关羽为代表的武将,是一种思路。

而以孙乾为代表的文官,又是另外一种思路。

倒也说不上谁对谁错,只能说文武之间的确存在差异。

而且他们所说观点,都只切中了一部分要点,但却缺乏了整体战略布局上的高度。

而这一点,恰好就是诸葛寻所了解的了。

“我觉得,关将军和两位军师,说的都不对。”

诸葛寻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此言一出,关羽抚须的手顿住了。

孙乾和简雍面露惭色,低头反思。

刘备则连忙追问道:“先生有何计谋?”

“计谋我是没有的,一点小建议而已。”

诸葛寻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照本宣科的说道:“既然曹军打过荆州,现在又要打江东,那么无论是引兵袭扰,或者是作壁上观,其实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我们何不直接和江东联合,共抗曹军呢?”

“和江东联合……共抗曹军?!”

诸葛寻此言一出,刘备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拍手说道:“是啊,鲁子敬此番来信,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枉我反复看了这么多遍,却没能想到这一点,还是先生高明,一语切中要点!”

“此事……可行吗?”

孙乾有些担忧的说道:“那江东偏安一隅,如今曹贼来势汹汹,他们直接投降也说不定啊。”

诸葛寻微笑解答:“大敌当前,心思动摇者必然是有的,但若那江东全是投降派,这封信又怎会出现在这里呢?”

“不要忘记了,那鲁肃可是和孙权极为亲密,如此敏感时期,他敢送这封信过来,背后又岂不是代表着孙权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