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7章 技术难关(2 / 2)


稍微迟疑了一下,赵禹才说道:“靠现在的两种枪弹,我们成不了事。”

“什么意思?”王栋皱起了眉头。

“虽然6.6毫米枪弹与8.8毫米枪弹的性能都很不错,但是本质上依然是传统弹药,并没有突破传统弹药的瓶颈。其实,有很多类似的弹药,比如.30马格鲁姆弹,都是通过增加装药来提高威力。跟Textron公司的埋头弹没任何可比性,所以就算能够跟BAE系统公司合作,也肯定会输给H&K公司。”

“我们的目的不是拿下OICW的合同,更不是为北约制订新的弹药标准。”

“BAE系统公司呢?”

王栋的眉头跳了几下,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无法赢得OICW的合同,无法成为第三代北约标准口径的制定者,BAE系统公司就不会跟我们合作。”

“你提了出来,有解决办法吗?”

“唯一的办法,其实就是研制埋头弹,而且比Textron公司的更好。”

“你能研制出更好的埋头弹?”

赵禹摇了摇头,说道:“我是枪械专家,对发射药最多算得上了解,靠我的话,显然不可能。”

王栋看着赵禹,没有吭声。

赵禹提出了这个问题,自然有解决办法。

“你先看看着个。”赵禹没有多做解释,取出手机,打开一个加密文件之后,递给了王栋。

是一份技术资料,准确的说是几张照片,有很多地方被涂成了黑色。

“这是……”

“二元发射药与层叠喷涂装填工艺,只是不够完全,应该还有一种新式点火装置,也许是分段激发底火。”

“从哪搞来的?”

“国内。”

王栋微微一愣,朝赵禹看了过去。

“之前在局里,我经常跟国内的军火厂打交道,跟一些科研所也有往来,我是托关系搞到这些资料的。”

“这是科研项目,还是已经研制出来了?”

“二元发射药与层叠喷涂装填工艺已经在‘新保’集团进行试生产,大规模量产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

王栋长出口气,神色也黯淡了下来。

“新保”集团是华夏规模最大的弹药生产企业,而且主要生产枪械子弹,由国家百分之百控股。

“如果能够拿到二元发射药的生产技术,以及层叠喷涂装填工艺,我有把握设计出性能更好的埋头弹。”

“没有别的办法了?”

赵禹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要是还有别的办法,他也不会提到“新保”集团。

“让我考虑考虑。”王栋揉了揉额头,说道,“你先去忙吧,等我考虑清楚了,我们再做商量。”

赵禹没有为难王栋,因为此事确实需要考虑清楚。

很简单,D&F公司在爱丁堡注册成立,法人代表是瑟琳娜,而“新保”集团是华夏军火巨头。

按照瓦森纳协定,D&F公司要想跟“新保”集团合作,必须获得英国政府批准。

显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在过去近三十年里,英国政府就没有批准一份跟华夏有关的军事项目,更别说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

别说D&F公司,哪怕是BAE系统公司出面,也未必能让英国政府开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