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开局天灾,我靠囤百亿物资躺赢第371节(1 / 2)





  石油就是工业的命,基地想要恢复荣光,还得看地底能不能挖出石油来。”

  哪怕人类拼尽全力,能保存下来的工业文明还是九牛一毛。

  他们这辈人想要重现天灾的繁荣,只能在梦里才有。

  姜宁蹙眉,“你们现在搭建的平台,主要是用来做种植园?”

  “规划是住人,空余的用来种植。”

  别看一切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可随着幸存者越来越多,基地面临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

  譬如粮食。

  真正能填饱肚子的是粮食,而非菜或肉。

  姜宁展望未来,“哪天平台悉数建好,你们的下个目标是什么?”

  “应该是填海造岛吧。”

  出身让容三少高人一等不假,以前都是别人围着他转,但不代表他不会人际关系。

  相反,放下架子的他还特别擅长。

  才来不到一个月,就已经跟上面搞好关系。

  “本来造岛才是重中之重,可是他们丢了挖沙绞吸船的关键零部件,导致机械无法工作,只能将搭建基地放在前面。”

  姜宁好奇,“丢了什么?”

  容三少故弄玄虚,“你猜。”

  “爱说说,不说拉倒。”

  姐甩脸了,连干三碗饭的容三少没敢卖弄,“说起来也荒唐,丢的是螺丝跟铆件,套轴什么的。

  根本不是什么重要部件,可是没了它们,巨型的绞吸船就是一堆废铜烂铁。”

  “不丢都丢了,现在怎么办呢?”

  “谁知道呢,大领导们估计还在头痛。”不该他发愁的事,容三少懒得动脑筋,“指不定到时全员练潜水,下海挖土计公分养活自己。”

  总之岛是一定要造成的,活人不能让尿给憋死。

  还好尖嘴猴没有这个烦恼,经过这几个月的摸底,他的群众基础已经打得差不多。

  现在大多数幸存者都是军人,有些普通幸存者会算计会打歪主意,可到底是军方基地不敢太过分。

  十年的摸爬打滚,二道贩子早就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抵达基地的幸存者越多,他生意就越好做,而且手里有物资压根不用愁,所以但凡意识到不安全的买卖,他都不会冒险交易。

  期间有几次差点吃亏上当,但都被他警惕躲过。

  下海挖土是不可以能的,他要靠倒腾交易养活老婆孩子。

  姜宁表面稳如老狗,但其实私下一直在想办法,怎么才能将从海底打捞上来的集装箱悄无声息还给基地。

  她跟霍翊深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绕着基地转,可随着基地的幸存者不断增多,到处都是巡逻的军人,想做到万无一失的归还根本不可能。

  归还东西不是只要看到没有人,随便往哪一搁就行的。

  新家园是军方属性的基地,说句不好听的,军人办事有自己的习惯跟准则,不像官方基地比较圆滑世故,考虑平衡各方关系,很多时候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们都是比较轴的,哪怕做的好事,都会一查到底,要的就是水落石出。

  如无特殊意外,姜宁暂时没有离开基地的打算。

  凭空出现万里之外沉入诲底的集装箱,军方会不查?

  一旦彻查,凭他们的本事会查到不到她身上?

  姜宁不是一个人,她有爱人有亲人还有狗狗。

  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他们考虑。

  想做好事还得看机缘,急也没有用,首先得保证自己绝对安全。

  如果天灾不再,迟早有机会给。

  如果天灾再来,不给反而是好事。

  边吃边聊,姜宁也说了工作上的趣事。

  缺医少药不假,但她对现状以及未来还是比较满意的,草药种植区一直在扩大,不仅医院跟种植园在行动,甚至将多余的药苗有偿发给幸存者,包苗包收的举措,让幸存者反响挺大。

  另外,姜宁从空间拿了些基地没有的草药种子,说是从别人手里收上来的,放在草药区尝试培育。

  至于医术,师徒有默契配合挺好。

  马光年博学多才,跟着他在中医学的海洋里畅游,一二十年都不着急上岸。

  吃完饭收拾干净,已经七点多,众人纷纷离开潜艇。

  谁知外面变天了,谁知出来直打哆嗦,浑身鸡皮疙瘩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