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开局天灾,我靠囤百亿物资躺赢第265节(1 / 2)





  雨瞳怔了下,连忙解释道:“不是,你误会了,胡老师是我的义兄,我儿子的舅舅。”

  唉,果然是按狗血套路,只是不知胡老师是男二或是男十八?

  想着师生情,姜宁突然想冲进去摇醒胡老师:你清醒一点,她是属于霸总的,你别再舔了,不会有好下场的!

  只是想想而已,她理智离开。

  康复几天,两人一狗都没有复发,而豆豆也在康复。

  打了场有准备的仗,但身体还是有后遗症的,感觉虚弱了很多,稍微运动就喘得厉害,估计需要时间才能恢复。

  关上房门,喝高丽参鸡汤,吃高蛋白有营养的,身体才能快速恢复。

  官方调拨粮食过来,渣子粥熬黑苔藓,可每天都在接收病人,真正能分到医生嘴里有多少?

  受到雾霾病毒攻击,好些医生倒下再也没能起来,即使还在跟病魔斗争的,身体同样虚弱得很厉害。

  想到马光年走后门为自家治病,李院士不分日夜坚守药物研发,两人开着车出去,两三个小时后才回来。

  200斤陈米,一批腊鱼腊肉,绿豆,黄豆,黑豆,全部研磨成粉,方便煮豆浆喝。

  姜宁以家庭名义捐给科研院,感恩他们的救命之恩,至于他们是自己吃,或是跟病人分享,这些就不关她的事了。

  这是她的心意,如果没有遇到马光年,科研院没有收治自己一家,未必能熬过这次天灾。

  两位老师那份,她特意多给了10个鸡蛋。

  听说李院士爱喝毛尖,让霍翊深捎了罐过去。

  豆豆也痊愈了,虽然脸色没以前好,但比起普通人还是要强。

  她同样没闲着,加入志愿者团队。

  有抗体不假,三人谁都没掉以轻心,防护措施必须到位。

  姜宁继续解剖,但解剖的情况连着几天没大变化,于是将工作暂停了。

  经过无数的临床用药,李院士基本已经摸透病毒攻击肝肺的诡计。

  最终的胜利,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弯路才能取得。

  雾霾发作至今快一个月,哪怕官方前几年就在准备,但草药消耗的比想象中快。

  由于没有临床病例,科研院只能根据过往经验培植草药,可杀死雾霾病毒的关键草药是龙节草跟五散梓,都是无法人工培植的珍贵稀缺药物。

  研究出最精准的药方,却苦于手头剩的药不多了,可病人却越来越多。

  每天每刻,无数的病人都在痛苦挣扎,他们承受着煎熬希望能等来救命药。

  李院士摘掉老花眼镜,用手擦着干涩的眼睛,眼眶突然就湿润了。

  难受过后,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制作浓缩药丸,争取一次性杀死病毒。

  事有两面,这样做能节约珍贵的药材,可以救更多的人,但对身体的副作用会更大。

  姜宁开口,“会是什么样的副作用?”

  第330章 试药

  能让一生为医学奉献的李院士如此为难痛苦,想来副作用不一般。

  “剂量过大,在杀死病毒的同时,同时也会损伤肝肺功能,病人服药后会很痛苦,器官修复时间会更长,抵抗力也相对会好很多,严重的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这只是李院士的预测,还需要临床实验。

  “老师,我来吧。”马光年咳嗽不止,“我吃了这么多天的药,一直不见明显好转,再治下去只会浪费药材,倒不如试一下浓缩丸。”

  如果挺过来了,药就能马上推广。

  要是没熬过来,只能另外换一条路。

  总之,时间就是生命。

  一个肩负使命,一个视死试药,实验室的气氛格外悲壮。

  这段时间确实忙到两脚不着地,但跟着几位大咖老师学到的实用知识却不是看书能获取的,尤其是李院士平易近人,对姜宁有问必答,甚至还会延展知识。

  于是她折中道,“浓缩丸杀害力太大,要不药量减半,分两次服用试试?如果实在不行,再采用一步到位的方案。”

  别看分成两次,实际上制作起来,耗量的药会比一次性的大不少。

  这样算下来,现在的药材远远不够。

  要知道,不止凤城跟粤城的幸存者在等药,鹏城惠城等无数的城市都在等。

  到目前为止,粤城科研院的药方效果最好,哪怕真要把解药制出来,还得支援其他城市。

  众多城市中,其中凤城官方最为鸡贼,他们顶着爱心人士捐药的光环,专门派人守在科研院门口,就等着把成品药拉回去。

  不想看到李院士这么大年纪还要背负道德枷锁,她开口建议,“李教授,我们可以把两种方案都做出来,到时让官方选择就好,或许他们会派人出去找药呢?”

  一言惊醒梦中人,马光年很是支持,“老师,这两种关键药是很稀缺,可还是有爱心人士一次性捐赠这么多,或许有其他办法找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