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把星际技术上交了第60节(1 / 2)





  古景耀也很好奇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他有时候怀疑这一切是不是和他的穿越有关系,但作为一个学者他觉得不能武断地做出这样的判断,不过他也没有时间去研究这个问题,关键也不知道该从哪里研究起,所以平时他做的事情也就是对自己的身体做一些记录而已。

  所幸这不算是坏事,不管是教官们,还是曾磐少将部下的军官们知道了古景耀的情况之后只觉得羡慕,也并没有流露出太多异常的情绪,所以现在古景耀基本上也安之若素了。

  吴衡当然也知道古景耀没办法回答自己了,他只是有些羡慕,叹了口气说道:“如果我能像景耀一样就好了。”

  他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希望能够驾驶飞行器的梦想的,如果他能够像古景耀一样真实体质远超纸面上的数据,那他可能就能实现梦想了。

  但很可惜,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像古景耀一样,大多数人还是普通人。

  吴衡也尝试过增加自己的训练强度,但在发现自己的体质真的无法承受之后,他只能停下了这种作死的尝试,免得不仅不能够增强体质,反而留下永久伤害。

  现在吴衡也依然还会在极限允许在范围内试探自己的底线,通过这种训练方式,他的体质还是有一些增强的,只是增强的幅度有限,想要靠着这点提升达到驾驶飞行器的最低要求,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吴衡并没有放弃,无论如何体质增强总是一件好事。

  这也是吴衡为什么每次训练完之后就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的原因,他真的把自己的没一点体力都榨干了,把自己逼到了极限。

  这点,作为他的室友古景耀显然是清楚的,在这种情况下,古景耀没办法说什么,只能拍了拍吴衡的肩膀以示鼓励。

  孙蔼明没管他们的嬉闹,思考了一会儿说道:“第一次联合训练是在下个月月初,大概也就只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古景耀沉吟了一下,倒是想起了之前马上校说带他去看军演的话,当然他不可能带着孙蔼明他们去看蓝星的军演,“我觉得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指挥一场战役,别说大型战役,小规模的也没有。虽然我们上过很多指挥相关的理论课程,但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

  邱况赞同地点头:“景耀说得很对啊,我觉得第一次配合我们肯定不可能配合好,但至少我们的指挥工作不能太拉跨。不管怎么说,我们指挥系,尤其我们指挥系一班可是全校最好的班级之一,只有指挥十一班能和我们相提并论,总不能在其他专业的学生面前太丢人吧?”

  其他学生也纷纷点头,大家都是天之骄子,还是很有一点傲气和偶像包袱的。

  孙蔼明眼中流露出笑意,说道:“那看来我们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这就好办了。我的意见是,我们这半个月时间,每天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在虚拟系统中进行指挥训练。”

  实际上,他们之前的训练内容中也有相关的训练,但训练的强度并不是很高,而且这种训练和真正的实战差别还是很大的,他们面对的战场都是系统模拟的,真人和人工智能的思维差别其实很大,哪怕人工智能会尝试模拟真人的思维方式,但有些东西是天生的。

  不过目前来说实战确实是没有办法,即便是演习,他们一个班级两个班级的演习也没什么意义,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了。

  这个训练系统是独立的,也就是说每一场战役都是人机……

  等等,想到这里,古景耀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为什么我们不能选择对战模式?两个人随机匹配指挥一方,虽然其他诸如战场、军队之类的东西依然是系统模拟的,但至少双方的指挥官是真人,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吧?”

  这个孙蔼明其实考虑过了,他无奈地说道:“这个系统要解锁对战模式有一定的要求,我之前尝试过,我们暂时达不到要求,至少还要积累几十场人机对战的胜利才行。”

  因为疲惫而有些心不在焉的邱况听到这里突然清醒了过来,说道:“啊!我想起来,这件事情我知道该怎么办啊!我哥告诉过我,想要提前解锁是有办法的,只要去找总教官帮忙就可以了,每一个班级的总教官都有权限。”

  所有人都转过头看着邱况,表情上明晃晃地写着:这么重要的事情,你现在才说?!

  邱况傻笑一声,下意识退后了一步:“这个……之前晚上我和我哥通讯聊天的时候他跟我说的,我本来想要第二天告诉你们,但是那天不是太累了,然后我就给忘了。之后又是高强度的训练……啊!别打!我错了!”

  第82章 发刊

  指挥战斗训练系统可以提前解锁对战模式这件事情, 马普上校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是他忘记了,他只是单纯的不告诉学生们而已。

  或者说, 这其实是所有总教官之间的默契, 如果学生们没有主动找到他们请求帮忙解锁, 他们就会当做这件事情不存在。

  至于学生们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总教官们有解锁的权限,总教官们并不关心, 不管这个渠道是什么,都是学生自己的能耐。

  总是可以开启对战模式之后,学生们有了不小的进步。

  顺便一提这事他们也没藏着掖着,虽然也没有故意宣扬,但告诉了同在特别班的其他学生,而特别班的其他学生自然也会告诉其他同班的学生, 而其他同班的学生多少也都有点其他班级关系比较好的朋友,所以没过多久整个大三这一届的指挥系就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也都解锁了对战模式。

  而有了对战模式之后,古景耀对夏国军演的事情虽然也还惦记着,但没有那么惦记了,主要还是因为他确实没时间,而且军演也不会因为他惦记着就提前。

  《天工》的各项事宜都已经确定下来,第一期要刊发的稿子也确定了下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天工》编辑部要忙的, 等到第一期的样刊出来, 古景耀再看看也就是了。

  唯一的问题是, 因为《天工》是初创, 所以许部长希望请古景耀写一个刊首语。

  这个刊首语写不写,请谁写, 许部长是慎重考虑过的,不过最后觉得还是应该写,而人选没有比古景耀更好的了,毕竟《天工》能够出现,古景耀居功至伟,没人比他更有资格写这个刊首语。

  古景耀倒是觉得自己写刊首语有些托大,不过最后还是答应了。

  《天工》第一期发行的时候,古景耀正在和佟院士他们一起检查月球空间站广寒宫核心舱的每一个细节,即便是以古景耀强大的精神力,那么多那么繁杂的数据看一下,也不免感觉到疲惫不堪,当《天工》第一期正刊送到他的办公室的时候,他也根本没空去看。

  《天工》第一期,主要的订阅者来自国内的各大高校和研究所,基本上每一所高校和研究所都订阅了,只有一些私企的研发单位因为这方面的消息并不灵通,所以大部分没有订阅。

  除此之外,国外的一些名校、著名的研究所,甚至于个人也有订阅的。

  正如古景耀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夏国这段时间爆发出来的科技成果让国外的研究机构和科学家都对此好奇不已,当知道夏国官方要新创一个综合型的期刊并且对稿件要求非常高之后,想要知道夏国最近科研进展的国外科学家和研究机构自然会订阅一下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内容。

  《天工》是中文期刊,但考虑到对国际发行的需求,一开始就有英文翻译的版本,订阅机构或个人可以选择订阅中文版本,也可以选择订阅中文版本+英文翻译版,两者价格自然不同,但不能选择单独订阅英文翻译版。

  这样做许部长他们自然是有考虑的,想要把中文变成国际学术圈通用语言,让所有学者来学习中文的梦想,可不是只有网友们才有。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讲究策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天工》的发行,同样也是这样一个开始,至于最后能否达到目的,大家暂时没有想太多,这不是主要的目的,不过是一步闲棋。

  不过许部长他们也相信,只要夏国能够成为国际学术圈的核心,只要最重要的科技成果在夏国不断涌现,迟早有一天学者们会为了科学去学习中文。

  《天工》期刊的中英文版本就是这样一个阳谋,虽然有英文翻译版,但永远不要怀疑真正有学术追求的科学家对科学的执着。

  众所周知,翻译不是那么准确的,如果是文学作品,翻译作品有时候甚至等同于翻译者用另外一种语言把原来的故事重新写了一边,至于重新写了一遍的故事到底有多少翻译者加进去的私货,那可能就只有翻译者本人和阅读过原文书籍的人才会知道了。

  文学作品尚且如此,讲究准确性的科学论文更加不能容忍翻译上的任何差错。

  为什么夏国的学者都要会英文,至少自然科学领域和数学领域的都要回英文,因为主流科学界是用英文写论文的,学者们往往每天都要阅读相当多的论文,这些论文他们不可能都让人先帮他们翻译出来,实际上科学论文想要翻译的精准要求也是很高的,至少翻译者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学术素养。

  有多少翻译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

  达到这样要求的翻译一天能翻译多少论文呢?

  这样的翻译薪资要求又会有多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