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盛唐小女官第92节(2 / 2)


  对于李白这鱼归大海般的快活自在,李隆基一开始还有点不满,后来多读了几篇新作,便觉得这些诗文比李白在长安时写的诗文要有趣得多。也许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适合待的地方,而长安恰好不太适合李白吧!

  而对于见到什么事都要发表几句意见的杜甫,李隆基倒是注意上了,偶尔还跟李林甫提两句,说这似乎是个不错的人才,要是以后能作为采访使到处走走看看,说不准能有什么奇效。

  不过采访使也不是什么小官,现在说这个还太早了,等他科举考上来了再说吧!

  既然知晓了春明门外有热闹可看,李隆基便携着杨玉环微服出行,两人如寻常夫妻那般随着人群走出城门外。

  龙首渠上,不少客船与游船络绎驶过,最热闹的要数几艘“明法船”了,船上船下都是人,瞧着熙熙攘攘的。

  李隆基看着眼前的盛况,忍不住在心中感慨:大唐在他手中应该算得上是繁荣昌盛了吧?

  这天夜里李隆基做了个梦,梦见自己仓惶南逃,抛下长安“巡幸”蜀中当了个逃难皇帝。逃亡路上,不少人弃他而去,连随行将士也不肯保护他,要他惩治杨国忠、赐死杨贵妃才肯继续护送他入蜀。

  接着便是一个个噩耗传来,洛阳沦陷,长安沦陷,……

  盛唐的天塌了。

  他的明君梦也塌了。

  天还没亮,李隆基就从噩梦中惊醒。

  醒来后旁边躺着的正是横死于马嵬驿的杨玉环。

  他伸手握住杨玉环的手,感受着那丰腴温热的触感,才有种自己还活着的感觉。他的手已经不年轻了,杨玉环的手却如凝脂般柔嫩,处处昭显着她的青春明媚。

  梦都是假的。

  什么安禄山、史思明,根本就不可能威胁到两京。

  李隆基正这般想着,忽地又觉得安禄山这名字颇为熟悉。他认真回想了许久,才记起这是当初皇孙做梦梦见的那个逆贼名字。

  当时张九龄劝他诛杀安禄山,他想起皇孙的话后便让人依军法处置来着。当初他还和李林甫商量着如何整顿边防,严防范阳诸地生出乱子来。

  如今将近十年过去,早便没有什么安禄山了。

  只是梦中的情景太过真实,以至于李隆基久久无法释怀。他都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皇帝了,图的就是后世人夸一句盛唐、夸一句明君,岂能毁在后头这么几年?

  李隆基紧攥住杨玉环的手,以至于杨玉环也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看着杨玉环年轻美丽的脸庞,听着杨玉环关切的询问,李隆基一阵恍惚。是梦?非梦?他有些分不清了。

  先祖两次降下警示,应当也是不想大唐遭遇那样的厄难。

  一切都还来得及。

  李隆基长吁一口气,拍着杨玉环的手背说道:“没什么。”

  ……

  李隆基的行事风格稍稍有些变化,只不过许多人都没法察觉而已,比如大理寺的官员就只能感觉到手上的活比往常多了,上官催结案比从前催得紧了。

  除此之外到底有什么改变,他们是没有办法知晓的。

  即便是最接近李隆基这个天子的李林甫,现在也不敢说真的拿得准李隆基的想法。

  三娘自从成功把国子监明法科的生员全忽悠来干活,在大理寺的日子便渐渐如鱼得水起来,许多事情都有商有量地办了下去,许多人也都习惯了有她这么一号人物在。

  到天宝五载的春天,三娘身边的郑莹在大理少卿的举荐下参加明法科考试,竟也顺利考过了,从此也算有了个正经出身。她也入了大理寺,时常跟着三娘出外差,算是三娘手底下的头号得力干将。

  本来对于女性应试这种事,很多人都是有异议的,不过李隆基现在就喜欢用一些“梦里”没出现过的人,做一些“梦里”没做过的事,只要是与梦里不同的他便乐见其成。

  倒也不是一场噩梦就能让李隆基幡然悔悟,而是他现在只要想乱来,夜里就会做梦,从各种各样的角度梦见那个“未来”,有时是惨烈的战场,有时是战后的寥落,反正都不怎么好受就是了。

  即便不作噩梦,有些人他看着也不舒坦,总想着他们以后会弃自己而去。谁乐意身边全是这样的人呢?倒不如换点新鲜血液上来,看着还没那么糟心!

  至于怎么个换法,就看底下人的能耐了。

  三娘便是察觉李隆基态度的松动,鼓动身边人去试试看。

  除了郑莹得了明法科出身,她八婶裴朝秀也得了个明经科出身,比起进士科,这两科要好考一些,只不过对应的岗位也少一些。可不管怎么样,总归是趁着这股东风得了个正经差使!

  这是此前她们都不敢想的事。

  在此期间,三娘还抽空解决了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

  倒不是她对婚事有多轻率,而是她与萧戡认识了十年有余,如今他们都已经满十八,成个亲总是应该的。

  从订婚到成婚的过程也并非不正式,中间新昌公主甚至还请李隆基帮忙赐了个婚,郭子仪也被特许从边关回来参加婚礼。

  三娘成亲当天,长安城中更是好生热闹了一番,连蓝田县那边都来了不少人,流水席都快摆到坊外去了。

  只不过对于三娘而言,这样的热闹并非她人生中唯一一次,当初她中状元时的盛况便与这不相上下,往后也还会有更风光、更热闹的时候。

  所以对三娘来说,这真就只是抽空成个亲而已。

  当然了,三娘也并非不欢喜,于她而言许多事都是值得欢喜的,包括金榜题名,包括朋友相聚,包括升官加爵,当然也包括立业成家。

  从这天起,她多一个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