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盛唐小女官第15节(1 / 2)





  听说大唐当官讲究文武双全的。

  要是以后被分派去外地当官的话,她还得早早把骑马也学了。

  光是这么计划一下,就觉得好忙啊!

  郭家祖父也没拦着她畅想未来,就像三娘自己说的那样,真要有当状元的本领,还有什么事是她做不成的?且让她先折腾几年,就算没折腾成又不耽误她以后嫁人生子。

  三娘回去以后就开始着手写计划,她把李隆基报的书名全记下来了,蹬蹬蹬地跑去她祖父的书房挨个找一遍,发现很多都没有。难怪他们家没考出状元哩!

  郭家祖父说道:“你把写好的单子给我,阿翁让人去给你买。”

  三娘想了想,说道:“阿翁给我多买些纸笔就好,我去贺学士他们家里抄回来!”她这个状元成长计划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必须得省着用才行,既然能借到书那就不用去买了,书老贵老贵的!

  贺知章家里当然不缺书,他可是秘书省一把手,想要什么书没有?

  郭家祖父道:“哪有你这样天天麻烦人的?”

  三娘道:“我会先问过贺学士的,他要是嫌我烦我便不过去。”

  郭家祖父沉吟片刻,点头说道:“也行,明儿要是能碰上贺学士,你记得与他商量商量,不能直接跑到别人家里去。”

  三娘连连点头。

  第二日一早,三娘成功和贺知章碰上头。

  “我能到您家里抄书吗?”

  三娘哒哒哒地跑过去问贺知章。

  贺知章本来还想听听她面圣的情况,没想到她张嘴就是这么一句。

  “怎么突然想抄书?”贺知章边踏着朝阳往前走边询问。

  三娘这才分享起自己从李隆基那儿讨来的状元书单。

  考状元好难,光一本《论语》根本不够,他们家的书又太少了。

  贺知章:“……”

  你第一次面圣就直接问圣人怎么考状元?

  贺知章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虎的小娃娃,面圣不紧张就算了,居然还能问这么多题外话。

  面对贺知章的疑问,三娘理所当然地道:“不是说状元最后是由圣人钦点的吗?我当然要问圣人啊!”

  贺知章心道,也不是人人的答卷都能有机会被送到御前被钦点的,这里头门道可多了。只不过三娘才五岁,这些事倒也不着急,且让她先看看书去。

  贺知章接过三娘递来的书单,点着头说道:“这些书我家都有,你想抄的话随时可以过来。”

  三娘兴高采烈地道谢。

  这时钟绍京溜达过来了,问三娘:“怎么这般高兴?圣人夸你了?”

  三娘仔细回忆了一下,一时也不太确定得自己有没有被圣人夸。她挑拣自己觉得最棒的夸夸讲给钟绍京听:“圣人夸我好学!”

  钟绍京沉默了一下。

  这家伙是挺好学的,问题多到让人应接不暇。

  三娘还把自己列好的书单拿给钟绍京看,并表示自己已经写好状元成长计划了。

  钟绍京扫了眼上头的书,又瞅了眼旁边的郭家祖父,说道:“你祖父连书都舍不得给你买?”

  郭家祖父:?

  三娘立刻说道:“不是祖父不买,是我想自己抄,一来记得更牢,二来也可以多练练字。”

  钟绍京道:“这些书我家也有,你怎地不来我家抄?”

  三娘愣住,没想到还有这样的问题。她转念一想,都是朋友(虽然有点老但也是一起遛弯的好朋友),她去了贺家做客好几次,却总是只送钟绍京到家门口,不应该!

  她听祖父念叨过一句“不患寡而患不均”,此刻只觉这句话很有道理。

  三娘马上昂起脑袋追问钟绍京:“那我能去您家里抄书吗?”

  钟绍京本来还真没有邀个小娃娃在家里做客的想法,不过话都说到这里了,他当然不会拒绝。他笑道:“我基本都在家,可比老贺要清闲许多,你只管过来就是了。”

  三娘道:“那我一半儿抄您家的,一半儿抄贺学士家的!”

  她可不是喜新厌旧的坏孩子!

  钟绍京哈哈笑道:“你若是多认识几个人,书岂不是不够分了?”

  三娘信誓旦旦:“就算认得再多的人,我也去您和贺学士家把书抄完。”她还给钟绍京他们举起了例子,比如她上回已经在大荐福寺认得了一个特别厉害(特别好看)的人,那可是个状元!

  钟绍京“哟”了一声,奇道:“哪个状元郎?”

  三娘立刻给钟绍京介绍起了自己上个月才见过的王维,并且给他背起了那首“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是开元年间特别有名的诗人,不少佳作都被广为传唱。就算钟绍京一度远离长安,对王维其人也是颇为了解的。

  王维这人也算是少年得意,可惜运气不太好,入朝没几年就遭牵连贬去外地。他这种才华出众的人哪里愿意在地方上埋头苦干?没几年就弃官归来在嵩山、南山等地方隐居,谋求再次出仕机会。

  不过像他们这种半退休状态的老东西基本很少有人会来烧冷灶,是以钟绍京也没有见过这位大名鼎鼎的王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