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21.大结局(上)(2 / 2)

*

陈淮安关上后院的门,是一个人处理的尸体。

最后孙乾干的尸体和他那药箱子究竟是怎么处理的,她们不知道,他是把人沉到了渭河里,还是挖坑埋了,罗锦棠也不知道。

罗念堂在楼下沽酒,罗锦棠带着葛牙妹上了楼,一家三口围坐在一处,她才要问葛牙妹是怎么叫孙乾干父子给胁迫的。

照葛牙妹的话说,孙福海来替罗根旺治病之后,一开始也只是单纯的治病而已,直到三个月前,他说,自己藏着一味奇药灵芝。

灵芝能去腐再生,起死回生,配合着针灸,可以逐渐修复罗根旺已经腐化的椎骨,让他生出新的,完好的椎骨来。

但那灵芝价格极贵,要三百两银子才能得。

葛牙妹急着替丈夫治病,再者说,当时手头还算宽裕,遂也不皱眉头便答应了。

也不知怎的,服了灵芝煎的药之后,罗根旺就能自己翻身了。

葛牙妹当然觉得这是那灵芝的功劳,便还想要一味,看能不能治的丈夫自己站起来。这时候,孙福海告诉她,徜若连服六枚灵芝,自己稳打稳能保证罗根旺站得起来。

一下子买五根灵芝,就得整整一千五百两银子。葛牙妹才替罗锦棠办过嫁妆,肯定没有那么多钱,这时候,孙福海便说自己可以放印子钱给葛牙妹,她暂时也不必还本,只需要每月支付利息,等罗根旺站起来,挣了钱,家里宽裕之后,再给他还息便可。

葛牙妹想也不想的,就答应了。

然后,孙福海一次性拿来了五根灵芝,一月服一根,到如今已经服了两根,家里还剩着三支。

葛牙妹满心以为丈夫服了灵芝,再配合孙福海的针灸就可以站得起来,直到他上个月开始催利息,才知道一千五百两银子,一分的息,她一个月就得支付孙福海一百五十两银子。

一间小酒肆而已,一个月顶多几十两银子的进项,上哪找一百五十两银子去?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利滚利,徜若这个月还不上一百五十两的利息,折中到下个月,就是一千一百五十两的本钱,一分的息,到最后越滚越多,若是一年不还,光利息就是两千多两,而生出的息,居然会达到一个月四百两。

孙福海拿算盘珠子拨着,越算银子越多,葛牙妹这才知道自己是被骗了,她无力偿还本金,利息越滚越大,滚成个雪球一样,就因为几株灵芝,她居然让家里背上了几千两银子的债,而丈夫能不能站得起来,还是个未知数。

这时候,孙福海便提出来,让葛牙妹把院子和酒窖抵到他家,这样子,他就把葛牙妹的债一笔勾销,再替罗根旺治好病,让他能站起来。

医者若有颗父母心,便是良医。医者若以治病救人敛财,比屠夫还不如。

葛牙妹又想丈夫能站得起来,又怕要断生计,舍不得自己的酒肆,又不敢把自己欠着巨额债务的事儿告诉锦棠,想一个人承担下来,才会酿成今日的祸患。

她总觉得等丈夫站起来,自己受过的一切痛苦和屈辱就可以抹消。

谁知道上辈子最后罗根旺倒是站起来了,可她也叫孙乾干给杀了。

“就这些债?总共三千五百两?”锦棠问葛牙妹。

葛牙妹手捂起了脸,忽而伸了五根指头出来。

“五千两?”锦棠失声问道。

葛牙妹捂着脸点了点头,她整整欠着孙福海五千两的印子钱。

罗根旺一个大男人,躺在床上两年起不来,以致于妻子叫人这般折辱,如今还欠下巨额债务,他是深深觉得自己无能,一只粗糙的大手捂上眼睛,身子剧烈的颤抖着,显然是在哭。

葛牙妹使劲掐了把丈夫的大腿,骂道:“我都这样了还撑着,你又有啥可哭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说到底也不过个杀人偿命罢了,人是我杀的,罪我来担。

我只要活着,就有你的一口气在,我要死,会先喂你一口药,让你跟我一起走,横竖咱们不要拖累两个孩子就好。”

这就是父母,无论自己身在如何艰难的境地,只要能挣扎,能找到一口喘息之气,就绝不会想着给孩子带去负担。

转过身来,葛牙妹见锦棠红着眼睛是个要落泪的样子,一指头戳上她的额头也是骂:“你也是个没心没肺的,有我葛牙妹这样的母亲,就是你的业障,等我死了,收心好好儿跟淮安两个把日子过去,还想和离了做卖买养活自己,你瞧瞧一个普通人想在市面上做点子卖买难不难?”

罗锦棠刚要说话,便听后面一人道:“狗屁的灵芝,树舌而已,这东西在市面上,顶多一百个铜板。”

是陈淮安,他才处理完尸体,身上干干净净,一股子浓浓的酒香,因身量太高,在这局促的阁楼上局促的弯着腰,把朵树舌丢在葛牙妹面前,道:“岳母是叫那孙福海给骗了,这东西不过树舌,虽说有药用价值,但跟灵芝没得比。”

所以,孙福海从一开始,就有意要图谋罗家的酒窖和这点铺面,院子,而葛牙妹是彻底上了他的当了。

*

罗锦棠起身,拉着陈淮安进了自己未嫁时的闺房,说是闺房,仍是在这阁楼上,不过几块板子遮出来的一张小牙床而已。

木墙上糊着墙纸,墙纸上贴着锦棠自己制的绢花、绘的小画儿,沾的贝壳与秋叶作成的远山近水,虽都旧了,但依然色彩鲜艳,温馨雅致。

一间顶多六尺宽的屋子,就跟她的性子一样,又热闹又欢腾。

床头就是窗子,下午的余晖照进来,就洒在她的小床上。

而这少女模样的,他的发妻,就在床沿上坐着。

罗锦棠还未说话,陈淮安立刻举起双手,简单而快速的说道:“我相信老丈母娘是叫人强的,所以我才会出手。”

两辈子的经验,要想阻止罗锦棠的唠叨和辩解,没有别的法子,只有认错,认同她所说的一切。

所以,他才一刀结果了孙乾干。

杀人总要善后,善后就需要银子,所以,清清早儿起来,陈淮安就准备回家,到老娘齐梅跟前儿弄点儿银子去。

陈家大门外蹲了个抽旱烟的驮工,正在叭叭儿的抽着大/烟叶子。

陈淮安远远瞧见这驮工,虽认识,却也不打招呼,从另一侧转过了照壁,便见大嫂刘翠娥正在大门外倒刷锅水。

“你和锦棠两个感情是愈发的好了,昨晚居然宿在她娘家。”刘翠娥道。

陈淮安与这个生不出孩子来的大嫂自来不说话,今儿倒是悄声问了一句:“娘可还好?”

上辈子他统共跟着罗锦棠在娘家宿过一回,齐梅虽未说什么,但是躺在炕上整整哭了三天,打那之事,陈淮安就再也没在罗家宿过。

刘翠娥是个鹅蛋脸的妇人,眉眼颇平,不算美,但声音格外的娇甜,说起话来沙沙哑哑的。

她倒完了刷锅水,拿块抹布慢慢儿擦拭着那只铝锅子,低声道:“今儿早上都没吃早饭,,一直在炕上哭了,你小心着些儿。”

说罢,腰身一扭,回厨房去了。

进了正房,齐梅倚着床被子,脑袋轻磕在窗扇上,两只尾纹深深的眼睛深垂着。她比丈夫陈杭还大着三岁,孩子又生的晚,今年已经快五十了,再加上脸盘子大,五官垂的早,显得格外老气。

“娘这辈子,爹疼娘爱的,婆婆的气没受过,儿子孝顺,丈夫知礼,偏偏老来,总叫儿媳妇指指戳戳,也不知是什么报应。”齐梅说着,拿一排镶着三只金戒指的手揩了揩眼睛,淡淡道:“罢了,谁叫你要找个娇女子了,锦棠性躁又倔,娘忍了就是。她的气可消了否,要不要娘亲自去把她给你接回来?”

这话说的多软。

在陈淮安上辈子的印象里,锦棠性子燥,爱顶嘴儿,齐梅在锦棠面前,为了他,一直就是这样委曲求全的。

毕竟从小养到大,在二十一岁亲爹陈澈亲自到渭河县来接他之前,陈淮安都当自己是打齐梅肚子里出来的。

她对陈嘉利和陈嘉雨两个都格外的苛刻,连笑脸儿都不肯给一个,唯独他,小时候便爬到齐梅头上,弄乱齐梅最爱惜的头发,她也只是笑笑,说声皮孩子。

要是上辈子的陈淮安,毕竟养了多年的恩情在,一看齐梅伤心成这样,当时就跪下了。

当然,此刻的他虽然没有跪,立刻就坐到了炕沿上,嬉皮赖脸道:“娘这话说的,锦棠也不过语气重了些,是儿子的不好,儿子惹的她,跟娘有什么关系,明儿她就回来了,您也甭操心了。”

齐梅轻轻叹了一气,闭上了眼睛,似乎格外的疲惫。

何妈在窗外,忽而格外怪异的一笑:“二少奶奶昨夜不在,大少爷和三少爷早晨起来,说昨夜没人吵着,他们倒是睡了个好觉呢。”

过了好一会子,陈淮安才明白何妈这话的意思。

锦棠要叫他弄舒服了,那个浪/叫声能听的人骨头都酥掉。

偏他又喜欢听她叫。

前天夜里大概是上辈子的陈淮安在锦棠小产憋了一个月后头一回开荤,那声音自然吵的一大家子都无法好眠,也就难怪何妈会这要说了。

仔细回想,陈淮安记得上辈子何妈没少拿这事儿取笑过锦棠,他是个男子,性起了自然就要逗着她叫,她要不叫,他就觉得过不了瘾,又欺又撞的,折腾半夜,总得要叫她叫出两声来。

窄门窄户的院子,公婆兄弟们都挤在一处,隔壁有点什么声响,大家都是能听到的。

陈杭是个正经人,兄弟们都不说什么,但何妈和刘翠娥当然少不了笑话她。

而锦棠听完人笑话她,回来就跟他摔打摔气,不肯叫他得手。俩人为此而吵过的那些架,他为了能把她压在床上而耍过的那些无赖,叫过的哪些小祖宗,如今想想颇有几分含着苦涩的甜蜜。

曾经也算恩爱的俩夫妻,最后闹到她活着只是为了杀他,而他死都不肯见她。

他忽而觉得,多活一世,上苍大约是想叫他看清楚,他们俩夫妻究竟是怎么走到上辈子那一步的。

他伸着手道:“娘,给些钱,儿子今儿有大事要办,至少五十两银子。”

齐梅哀叹一声,柔声道:“娘才交过嘉利和嘉雨的束侑,还得打典你爹的盘缠,傻孩子,娘身上没银子了”

陈淮安立刻就去闹齐梅了:“娘平日里最疼儿子的,陈家二爷出门,兜里连几十两银子都没揣着怎么成,快给儿子银子。”

齐梅身上当然没有银子,叫儿子挠的止不住的笑着,连连儿的讨着饶:“淮安,我的乖儿,娘身上是真没银子,快别闹了,别闹了。”

陈淮安还要再闹,乔梅的奶娘何妈走了进来:“大小姐,有个驮夫等着开工钱了,说不开工钱就不走,你这儿银子可趁手了不得?”

齐梅立刻脸一拉,寒声道:“个个儿都问我要银子,我是肉骨头吗,就那么好啃?让他们回家去,就说家里没钱,我回娘家借钱,三日后叫他们再来。”

陈家走口外的驼夫们来回结一回工钱,齐梅向来喜欢赖那些驼夫们的工钱,一拖就是一年半载,总说借银子,借来给他们负账,但总是不给,除非逼急了,那些驼夫们坚决不肯出工了,才会一人给上一二两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