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3章,苏定远(1 / 2)





  等他离去,李纯说道:“就这么放他走,岂不是便宜他了,万一他率领渤海国和霍罗国的水军一起过来怎么办?”

  “是啊,你在扬州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三月一过就得回去,虽然昨日小胜,可如果面临一场惨败的话,难保朝堂上不会施压。”杜东明忧虑道。

  “放心,他会掂量清楚的,而且渤海国夹在中间做老二,并不是没有野心要吞并霍罗国。”楚易微笑道,“如果渤海国真的准备跟霍罗国同盟到底,那就请日向国过来,这么大一块肥肉,我不相信日向国没有想过。”

  听楚易这么一说,两人这才安心了许多。

  “东明,你留在扬州镇守,燕王随我去天流岛,该把他们一网打尽了。”楚易说道。

  夜色降临,停留在码头上的镇海军匆匆的出行,楚易坐在甲板上,让呼川域观察敌情,他跟李纯则是看着天流岛的地形。

  他们之所以把天流岛的夷族船队放走,那是因为在扬州海域围歼他们,付出的代价太大,按照镇海军的都督苏定远的话,若是围歼,夷族定会拼死而战,到时即便灭敌一千,也要自损八百。

  所以,一开始在跟苏定远商议战法时,楚易便听从了他的计策,围而不歼,并且放走大部分的夷族战船,只留下被困的战船,再围而歼灭。

  正如苏定远之前所料,在镇海军打开缺口后,夷族能动的战船,果然全都逃走,并没有回来救援的意思,这也符合夷族的心理,他们并不像是想象中的那么团结,在海上之所以强大,那是因为大唐的水军实在太弱。

  苏定远本是扬州水军都尉,从小长在海边,虽然不是扬州人,但他在扬州任职多年,海禁之后,掌管着残留的水师,极为擅长海战,但是徐毅并不喜欢他,相反一直想要除掉他和他的水师。

  后来楚王李贺封到扬州,便拉拢了他,借助他的水师班底,建立起了镇海军,这才在扬州打下根基,以至于日后靠着李贺的省吃俭用,这才把镇海军扩张到现在的规模,足有大小战船六十余艘。

  然而比起徐毅岳父秋腾中的海盗来,苏定远的水军,极为弱势,当初李贺在扬州,也是跟渤海国和霍罗国的有秘密交易的。

  利用渤海国和霍罗国的水军,对付徐毅岳父组织起的这伙海盗,而李贺付出的代价,自然是被两个夷族巨头剥削。

  苏定远跟天流岛的夷族海盗,可谓是宿敌了,霍罗国和渤海国也不傻,他们并没有帮助镇海军灭掉天流岛夷族海盗。

  因为金州和杭州,也有他们的利益在,扶持李贺起来,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鞭策徐毅,好让徐毅不能一家独大。

  这次李贺之所以把镇海军从南方调来给楚易,其实也是有苏定远的原因,当初苏定远之所以归附李贺,那是因为两人之间有协定在。

  苏定远从小就是孤儿,他跟夷族有大仇,小时候被夷族灭门,以至于这一辈子的愿望,就是把夷族赶出大唐海疆,为父母报仇,为大唐雪耻。

  李贺被调到南方后,朝局的变化,让苏定远心灰意冷,跟着李贺去南方,便郁郁寡欢,一听说楚易奉旨征讨夷族,当即就坐不住了。

  于是,李贺便亲自赶了过来,后面的事情就是之前所发生的。

  苏定远如今已经六十好几,按照大唐律,他这个年纪早就应该辞官归隐,但因为朝局混乱,他才能够稳稳把持着镇海军。

  一开始,苏定远并不看好楚易,虽然楚易名震大唐,可他觉得名声越大,便言过其实,他不知道楚易是怎么创造草原上的奇迹,但他知道一点,荒族绝对不比夷族好对付,甚至更加可怕。

  所以一开始苏定远就认为楚易是因为天书院掌院的身份,被天书院扶持上来的,所以他的奇迹,也是有水份的。

  之前那一战,骂楚易不懂海战章法的人,就是苏定远,他觉得这种行为,在军队中应该禁止,因为军队是一个整体。

  后来知道是楚易,他也没有因此而改变之前的看法,亲自找楚易深谈了一番,要求他以后不能擅离职守,主帅就应该在主帅的位置上。

  楚易被苏定远一顿训斥,却没有生气,他带过的兵比苏定远可多了去了,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在统兵方面,就比苏定远厉害。

  所以他虚心的接受了苏定远的建议,当然其中还有年纪的关系,楚易可不想跟这个老前辈吹胡子瞪眼的去争执什么。

  自从楚易虚心接受了他的建议后,苏定远觉得冠军候果然名副其实,至少比李贺厉害很多,李贺虽然也能够听得进别人的建议,但背地里肯定是不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