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3章,当头一棒(1 / 2)





  虽说一个个都是满肚子的疑惑,可礼数却不能废的,等到骑士过去许久,监察御史这才带着百官入朝。

  等夹阶校尉和监门校尉拿着名册唱籍,这才穿过含元殿和宣政殿,便是上朝的紫宸殿,百官按照官阶大小顺序“入阁”,文官在东,武官在西,从宫门口到入殿。

  紫宸殿里熏炉飘香,百官们脚下放着一块块“蹑席”,向天子行蹈手礼,百官奏事。

  群臣抬起头,打量李元宗的脸,都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入朝为官,察言观色的本事是必备的,遇上这么一个皇帝要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那就真是早死早超生了。

  往日里朝会,皇帝都是闭着眼睛,听他们奏事,然后便是杜秀夫和马玄机的暗斗,皇帝想起什么来,便插口问一句,想不起来,从始至终都是一言不发。

  今日,皇帝睁开了眼睛,这让他们生出一股不详的预感,而且他眼神十分锐利,群臣都在想,刚才不是万里加急,北方大捷吗?为何皇帝会这副表情,难道说北方的文章,并非是皇帝一手操控,只是一个意外吗?

  杜秀夫上前,正准备奏事,李元宗却打断了他,道:“今日不议海疆,朕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诸位爱卿为朕出谋划策。”

  李元宗这几个月过的可一点都不好,虽然他打定了主意,要跟楚易言和,甚至是派人迎回燕王李纯,可他却并没有命人执行下去。

  心意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他会立即去办,这些日子他都在想,即便楚易在北方大捷,想要回来也会拖上几个月,他还有时间。

  却没想到,这一拖就快半年了,李元宗几乎都快忘记这件事,谢道清一纸万里加急,给他灌了一记猛药,让他再次清醒过来,这才想起北边还有一个楚易没处理。

  李元宗心底憋着一肚子火气,恨不得把整个大明宫都烧了,让他这么生气的原因有两个。其一,百骑司竟然对此事一点消息都没有。其二,楚易在北方的斩获,远超他的想象,连他看到奏报都吓了一跳,赶忙将百骑司主召来询问。

  百骑司主看了,一身冷汗,都有些怀疑谢道清这是在作假,一想谢道清的行事风格,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一急报,可谓是当头一棒,把他和皇帝都给敲醒了,这就更加证明当初百骑司得知楚易在草原上胡搞的消息是谢道清故意透漏出来的。

  看着皇帝脸色铁青,百骑司主赶忙想出了应对之策:“谢道清给我们当头一棒,无非是想给楚易造势,陛下何不顺水推舟……”

  于是,就有了李元宗坐在龙椅上,却也浑身不安的样子,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此事绝对不会这么简单,他虽然跟楚易没见过几面,可也知道谢道清对他恨之入骨,不借着此事在他身上扒下一层皮来,绝不会罢休。

  万里加急,只是当头的一棒,真正厉害的还在后面。

  群臣一听皇帝这口气,预感更加强烈,杜秀夫开口问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是臣等本分,敢问陛下何事烦扰。”

  “方才的万里加急,诸位爱卿想必已经知晓,朕可以很明白的告诉你们,这是真的。”李元宗十分凝重的说道,“北方大捷,且是史上罕有之大捷!”

  闻言,众人心中更加不安,如果真的是大捷,便鼓舞军民之心,何以皇帝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其中定有玄机。

  饶是杜秀夫之聪明,也想不到北方大捷,皇帝有什么好烦恼的。可就在皇帝看向他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被皇帝流放到北方充军的楚易,长城军里除了谢道清之外,好像只有他才让皇帝烦恼。

  谢道清那个老油条,皇帝奈何不了他,但他也奈何不了皇帝,所以这些年来,并不被皇帝放在眼中,那就只剩下一个楚易了。

  想到楚易的身份,以及他在长安城的所作所为,杜秀夫很难想象,他在北方又干了什么,而且他还是谢道清的外孙,当年的事情让谢道清伤筋动骨,气的吐血,剩下这么个外孙,自然是当宝贝一样。

  有了大致的思路,杜秀夫平静了下来,顺着皇帝的话问了起来,随即皇帝把那封加急文书,命马玄机念了出来。

  马玄机阴鸷的声音响彻在紫宸殿内:“上承天命,下报皇恩,长城军不负君民所望,遣出要人,混入草原部落,杀敌立功,斩首数百万之巨,灭莫尊汗国,俘虏一干王庭贵族……”

  念到这里,马玄机都有些心惊肉跳,别看谢道清写的很简单,可其中却透着海量的信息,什么混入草原部落,杀敌立功,怎么一下就斩首百万之巨了?

  最让人无言的是,最后还灭了一个莫尊汗国,这可是金帐汗国,草原上最强大的霸主,这不是瞎咧咧吗?

  群臣听闻,也是沸腾,全都当这是胡诌,只有杜秀夫一人,站定在原地,心中波澜起伏,身上冷汗直冒。

  若是猜的不错,遣出的所谓要人,肯定是楚易无疑,楚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