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节(2 / 2)


  李桂芝倒是无所谓,饽饽俊不俊有什么关系?不都是白面?拿回娘家也是吃!

  可把乔美英气得不轻,回门饽饽那是吃的事儿?姊妹带的饽饽比你的俊,你不丑?

  好在姜芸拿回来的饽饽做得俊,她们拿回去一样争面子,结果这个吃货又要把自家丑饽饽送出去,把姜芸带来的俊饽饽吃掉!

  简直能气死人!

  姜芸看大嫂又拉脸,她是不说话的,反正自己把饽饽拿回来,他们是吃还是回门用掉都没关系。

  但是她现在已经发现,大嫂对她虽然不热情却也没敌意。甚至大嫂得了什么好东西还假装不在意地丢在她箢子里,假装是别人给的,让姜芸带回家。

  李桂芝好说歹说,乔美英也没同意尝姜芸带回来的饽饽。

  一斤一个的饽饽,姜芸一共带了八个,她们一人四个,就算不够大方,但是也不小气。

  别人家还有带三个的呢!

  李桂芝:“那我吃我那份儿!”

  乔美英:“不行,要吃也等你回娘家吃。”想在这里吃,没门儿!到时候带着丑饽饽回门,让老李家笑话姜家不会做饽饽?

  结果李桂芝只能面对姜芸带回去的俊饽饽流眼泪,馋得午饭吃得都不香。

  因为家里有福爷爷,姜芸和小哥俩也没住下,反正娘家就几步路,来回方便。

  接下来一连下了两场急雨,雷电粗壮的仿佛要把后山给劈开似的,震得人耳朵都要聋掉。

  下雨的时候社员们什么都干不了,只得留在家里避雨。

  幸亏姜芸有先见之明,平时也存了不少干柴火,不像有人家柴火被淋了不能做饭。

  她在家里没事,就把小哥俩的布鞋做好上,等秋天上学的时候就能穿。

  大雨正适合河沟子里蓄水,却又不会让地里太泥泞,晾几天就正好种庄稼。

  如今大队又忙起来,收过麦子要耕地耙地扬肥,还得组织种麦茬地。

  这时候主要就是种玉米和秧地瓜。

  姜芸已经带人选了种,浸种的时候只需要加点灵泉水即可,现在也没人敢来祸害,一切都很顺利。而秧地瓜就更方便,不需要再像冬天那样埋地瓜,而是直接从春地瓜秧子上剪一段下来,直接埋进地瓜垄即可,几天就能发芽。

  在别人忙种地的时候,她把大葱和番茄也照顾得非常好。

  宋占杰和宋占国俩负责赶着马车送货,还要去革委会算账把积攒的化肥、农药票换回来,直接从县供销社买回来。

  棉花地里有虫子,不打农药不行,不过好在这些种子是姜芸用灵泉浸过的,幼苗期虫子少一些,后来再有虫子也不至于整株毁掉。

  对于种地的大队来说,化肥和农药不可或缺,因为农家肥只能用作基肥,后面追肥就要靠化肥了,肥力不够,产量就不够。

  所以虽然有人嫉妒姜芸种大葱和番茄没什么了不起的,大队干部们却知道她厉害,不可缺少。

  别人种的普通大葱和番茄,城里不稀罕,人家城郊大队就送呢,只有特别好吃的,才会超越城郊大队的任务菜被接纳。

  而因为姜芸种的大葱和番茄,给大队换来了不少以前换不到的福利,化肥农药票,更多的煤油票,更多的工业券等。

  还有一个隐形好处,他们和县革委会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以前轮不到他们的好事,现在也轮到了。

  宋书记、大队长几个心里不知道多美滋滋呢,所以谁要是去跟他们说姜芸的坏话,那简直是找骂。

  姜芸除了种现有的大葱和番茄,她也开辟了一块小试验田,用来培育新的品种。

  她打算来年就让大队划分个十亩地做蔬菜基地,专门供应县城和市里的高档蔬菜,如果做出名头就开始出口赚外汇。

  这年头攒外汇不容易,而国家急需外汇购买国外的先进机械设备等。

  她还去山里找一些需要的野生植物,用来丰富试验田,顺便也帮姜晟采集一些草药种在试验田的边上,日常用灵泉水浇灌着,药效更好。

  这日,她带着小哥俩和娘家俩侄子一起去山里寻摸,挖野菜和草药,玩得不亦乐乎。

  中午还在山里搞了个野餐。

  走到一棵树边上,小哥俩跟表弟们说黑猫抓鸟蛋的事儿。

  姜光熠:“小野哥今儿怎么不抓?”

  小河:“我娘说了,鸟蛋不好吃,不要掏。”

  姜芸不让做的事儿,小哥俩不做,黑猫也不做,姜光熠和弟弟听了以后,表示自己长大也不做,听姑姑的话!

  姜芸看到一大片长得格外好的野菜,认出是自己浇灌过的,其中有几棵还被什么啃了。

  她看了看,“这是什么?竟然有这样锋利的牙齿?”

  牛羊这些食草动物牙齿都不会锋利,锋利的基本都是食肉的。

  可这山里没有什么吃肉的猛兽,也许是小松鼠吧。

  正疑惑着,那边姜光熠突然喊道:“野人,果然有野人!”

  姜芸吓了一跳,赶紧把孩子们护住,就见不远处的灌木丛里真的有一个黑乎乎毛茸茸的脑袋在移动!!!

  慢慢地,那只脑袋抬高一点,头发乌黑而且乱蓬蓬的,整个脸都被糊住,根本看不见脸。

  姜光焜想起姐姐们讲的鬼故事来,立刻哇哇哭起来,“是个没有脸的头发鬼,没有脸的头发鬼……”

  姜芸:“…………”

  她赶紧揽着小侄子让他别吵闹,柔声道:“行啦,别怕啊,大白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