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6节(2 / 2)


  “那好,我明天就去县里问问。行不行我都让你们村的柱子告诉你,不过你得做好考试的准备。”

  “没问题。我有信心。”不行也得行,这几天听广播感觉形势越来越严峻了。自己得抓紧高中毕业,以后的就以后再说了。

  回去时柱子骑车,刘二丫坐在前面,张红梅坐在后座,这比平时早了半个小时到家。

  到了张红梅家门口柱子不好意思的问“红梅你上初中吗?”

  “我上啊,校长帮我去问了,我想直接上初二,不知道考试能不能通过。”

  柱子傻眼了,这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小丫头居然要比自己年纪高了,人比人气死人啊。

  “红梅你说我去考初一中不中?我把六年级的课本都看完了。”

  “你明天去找你们老师,刘老师特别的爱财,你的成绩又好,我想老师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嗯,我明天就去问。”

  柱子更受打击了,自己的表妹都要跟自己一班了。

  张红梅在家悠哉悠哉的当老师,柱子可是受罪了。

  为了自己的面子每天努力的看书学习。虽然不能上初二,但是也不能自己表妹从五年级上了初一,而自己六年级却没有考上初中吧?那也太没面子了。

  刘二丫的申请也得到了校长的肯定,但是也必须得去县里初中打招呼。

  刘茂才得知这个好消息欣慰的笑了,多日的阴霾终于消散了不少。

  李翠花也真心的高兴了,自己也知道不应该沉浸在痛苦里。也在不断地开解自己,日子还得过呢。

  两个人头悬梁拼命的看书,张红梅却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孩子们怕耽误她,她却摇头“没事,不会耽误我的,我平时就注重积累,在考试以前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复习节奏的。”

  村里的人过着一天两顿饭的日子,可是外面的人却连一顿饭都吃不上,每天就是粥,那种没有几粒米的粥。

  村里的外人越来越多,都是来借粮的。

  村里的人实在受不了,就去找王红喜要求办食堂,要求共产。

  只有这样才不会得罪亲戚朋友,也不会让自己的闺女在婆家受气,也不会回不了娘家了。

  其实这时王红喜还有刘茂才一直在跟着老太太商量这件事,但是都没有个章程。

  村民围追堵截,最后王红喜实在是不胜其烦,最后决定十二月一号那天集体开会。

  大家商量怎么共产,食堂要怎么开?

  张红梅没有意见,怎么都行,大伙也在下面嘀咕。

  村里有饥荒的人当然希望共产,但是日子过得精细的人却不愿意,这也是三人一直头疼的问题。

  最后老太太拍板,今年所有的收成,包括各家的菜地所有产出都上交到大队,由大队统一安排。自家的私产不动,归各人所有,公分还是按以前的规矩办。

  毕竟各家的条件不一样,家家都有婚丧嫁娶。

  大家听完后多数人都松了一口气,少数的懒人也没敢反对。

  就这样十二月一号刘家屯的食堂正式成立。

  每家出一个妇女在食堂做饭,都是有公分的。粮食归刘茂才还有王红喜一起管,想要粮食必须两个人都同意。

  现在是农闲,每天两顿饭。上午九点下午四点。

  其他劳动力从明天还是上山。其实大伙早就结伴上山往家里扒拉吃食了。

  可这次是集体出动。所有收集的都归集体所有。

  张红梅没有上山,自己手里的东西多不想跟大家抢。

  但是发现了很多外村的上山。

  刘家屯当然没有权利阻止人家,这山并不归刘家屯所有。

  所以大伙对于上山还是很积极的。这东西还是扒拉到自己家好。

  张红梅没有参加上山采摘的活,孩子们也不允许进山,所以她就成了看孩子的了。

  穷人家的孩子对于学习是很珍惜的。只要张红梅教过就绝不会糊弄,第二天考他们都没有错。

  张红梅就欣赏做人做事认真的,这样才对得起自己,所以她越来越用心。

  第124章 124大食堂

  大食堂就建在大队部里,有灶台还有锅,家伙式都是现成的。

  但是这马上就要冷了,总在外面吃也不是事,所以大伙商量盖一个大厅,可以放二十张桌子的大厅。

  人手分配就成了问题,最后还是老太太说话了。“山里的东西不可能都摘回来,但是如果没有大厅可就是自己受罪了。”

  材料现成的,所以统一安排两天时间就把大厅盖好了。

  食堂的第一顿饭也是在十二月五号正式开始的。高粱米饭腌狼肉炖土豆大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