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0节(2 / 2)


  言梳不记得自己与天音有过什么渊源,它与她倒是很亲切。

  天音的足上绑了一个信筒,里头的信纸展开,字迹端正,像是小姑娘写的,寥寥几字,交代了镜灵的特殊情况。

  镜灵在离开皇宫后难以生存,又一心只求与奉乐公主有个美满的结局,梁妄找到了他,或许是知晓言梳的身份,为了卖给她一个人情这才将镜灵引到了山海外,去信天山的山海小榭内找到了她。

  不过近来恐怕是生了旁事,关于镜灵的身份出了另一种可能,信上所写,便是要她小心定夺,莫要做不公平的买卖。

  言梳摸了摸天音的脑袋,将它头顶的蓝羽抚平后便将薄纸攥于手心,片刻灰飞烟灭。

  青花镇内有个糕点坊,生意似乎不错,方才进镇的时候宋阙就看见了,见言梳在一个茶摊稍作休息,他便去买了几样糕点来。

  这里的点心可选的着实很少,闻起来还算香甜,宋阙记得言梳以前便喜欢吃这些,不论去哪儿,只要有卖的一定不会错过。

  提着食盒回到茶摊,宋阙正见言梳将掌心的信纸烧去。

  他定定地看了一眼停留在桌上正啄着言梳的茶杯饮水的蓝冠白羽绶带鸟,提着食盒的手紧了紧,慢步过去问了句:“这是谁的引魂鸟?”

  引魂鸟无主,此鸟却颇有灵性,它曾吞过一张认主符,身上还残存着陌生男人的气息,气息应当是它主人的。

  言梳没回答宋阙的话,只逗弄似的点了点天音的脑袋。

  宋阙微微一顿,摒去心中的幽怨,撑起笑容将糕点摆在了言梳跟前,一共三样,都是以重甜为主,有两样言梳以前都吃过,只是不知这里的味道与过去的是否相同。

  言梳瞥了一眼桌上的糕点,又看向宋阙。

  宋阙道:“尝尝看,是你爱吃的。”

  “多谢上仙一番好意。”言梳微微颔首。

  就在此时,一名妇人牵着小孩儿路过,那孩童手中握着一串糖葫芦,言梳见到鲜红成串的糖葫芦,视线驻留了片刻,宋阙发现,目光一瞬柔软,浅笑道:“你等我会儿。”

  他起身拦住了妇人的去路,妇人乍一见有年轻貌美的公子拦路,拉着孩童的手紧了紧,待对方问她糖葫芦在哪儿买时,妇人红着脸指向一处。

  宋阙微笑与她致谢,随后便寻路去买糖葫芦。

  糖葫芦很好找,穿过一个巷子走几步便能在一家烧饼店旁找到,宋阙买了两根,一根给言梳现在吃,一根打算留在路上等她想吃了再给她。

  他一手举着一根糖葫芦,走过小巷时回想起过去言梳吃糖葫芦,总能弄得嘴角都是塘渣,她会伸出舌头去舔,往往将嘴唇弄得湿润润的,像是泡在水里的粉红樱桃。

  走出巷子,宋阙快了几步,抬眸看去茶摊,目光顿时被刺,犹如被人当头一盆冷水浇下,笑容不再。

  坐在茶摊旁的言梳单手撑着脸颊,一手抚着引魂鸟洁白的羽毛,目光柔柔地盯着它用嘴啄向盘内的糕点,每一盘都叫它尝了个遍,她自己一块也没碰。

  引魂鸟吃饱喝足,跳到言梳的肩上尾羽扫了扫她的手臂,这便飞走。

  言梳叫来茶摊的老板收拾茶杯,因被引魂鸟喝过,她多付了些钱。

  老板端走茶杯正要转身,言梳叫住他:“等等,这几盘糕点也端走吧。”

  “还有许多没吃呢。”老板可惜,见言梳扭过头不再看了,他也就一并收拾了去。

  宋阙捏了捏串着糖葫芦的签子,走到言梳跟前,糖葫芦还未递出,她便先一步站起,朝宋阙颔首后转身,牵着白马要离开青花镇了。

  她不吃他买的糕点,也不要他给的糖葫芦。

  第77章 和离 我见到他……不高兴,所以,不喜……

  如今大宣的国都在燕京, 与两千多年前的京都已有改变,燕京偏西北方向,距离山海倒不算很远。

  言梳本没打算去燕京的, 但是梁妄让引魂鸟送来的那封信叫言梳有了去燕京的想法, 她对世间的事物并不怎感兴趣, 只是难得碰到一个镜灵愿意卖给她余下寿命,若按商人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买卖。

  索性言梳刚出山海,还无事可做, 去燕京骑马不超过十日便可到达, 言梳想着先去查看清楚镜灵的底细, 他要只是个普通的镜灵,言梳也好收了他的寿命,但若他的存在还有其他原因, 亦或者扰乱了人间的某些秩序,那事情就可以交给梁妄来办了。

  言梳深知自己不是神仙, 不能长生, 唯有不断借来旁人的寿命作为己用, 才可永远地活下去。

  行至燕京已过九日,第十日的早间言梳才下马步入燕京城。

  世事变迁,已过两千余年,宋阙望向四周建筑,已看不出一星半点过去的影子,但光是从地形位置来算, 如今的燕京,其实就是过去的镜花城。

  镜花城当初繁华,满街都是秦楼楚馆, 已是举国上下数一数二的富饶城池,后来经过几朝更改,也不知是哪一任的皇帝觉得国都就应当在最为富饶之地,故而便将皇城搬入了镜花城。

  时间久了,镜花城中的秦楼楚馆一一被废去,镜花城这个名字听起来也过于华而不实,历经多名,最终于五百多年前定为燕京,而后便一直都是国都。

  宋阙回想起,他便是在镜花城与言梳分别的。

  言梳没有这些记忆,况且如今的燕京与过去的镜花城已完全不同,就连占地面积也扩大了好几倍,城池墙面重新砌盖,燕京内的亭台楼阁鳞次栉比,一片繁荣盛况。

  城中楼宇耸立,街道宽敞,各式各样的摊贩占据街头巷尾,行人也比言梳前些时间路过的诸多城镇要多得多。

  人挨人,肩擦肩。

  当初镜花城外有一口湖,那口湖有分流衍至城中秦楼楚馆之后,于城内形成了一汪小潭,晚间还有画舫飘在上头。

  而今城池扩大,当初镜花城外的水月湖与原先城中分支的小湖几乎融为一体,因两口湖泊经长年累月重新合在一起,犹如母子团聚,故而城中人也重新给这一口湖改了个名字,叫团月湖。

  言梳入城的城门并非众人所行的那个,小城门进出的人很少,她牵着白马朝客栈方向走去,远远便能看见湖泊两侧随风飘荡的垂柳,如烟如雾。

  眼前所见,一切新鲜,言梳不知于宋阙而言,燕京城已人是物非。

  经过两千余年,陪在他身边的还是言梳,只是镜花城不再是过去的镜花城,水月湖也成了团月湖,等到了五六月天,碧空万里时,团月湖的湖面上也不会有扬水的白花。

  湖泊圈于城中,已经沾满了人气儿,湖旁的秦楼楚馆也化成了一栋栋酒楼茶馆,几家声名远播的客栈交错立于其中,早已人满为患。

  宋阙想要在城中找出任何一点关于过去的影子,可事实上就连湖泊的形状都改了,周遭的地势山貌也有所变化,更别说是最易改变的人家了。

  恐怕是因为奉乐公主大婚在即,入京的人越发得多,言梳问了几家客栈都没有空房,唯一一家客栈拿到燕京城内来说已算寒酸的了,他们家也才只剩下后院两个相邻的小屋。小屋也是给人住的,只是靠近厨房,早间吵,晚上闹,要价便宜,好在打扫得还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