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2 / 2)


  离宫栽了不少银杏树,已是初秋时候,金黄的叶片纷纷飘落下来,洒满整个庭院。

  宫女、内侍陪着谢满愿在树下捡银杏叶子。

  谢满愿满面笑容,高兴地道:“二郎,七娘,多捡些,娘教你们做银杏汤。”

  宫女内侍笑着应是。

  瑶英站在曲廊深处,看了很久,转身离开佛寺。

  回到王府,长史刚从东都回来,抹了抹眼角,道:“二郎的伤好了很多,不过还是不能起身。”

  南楚人擅用毒,李仲虔中毒太深,苏醒之后意识昏沉,坐都坐不起来。

  魏明把他安置在东都,瑶英派谢家家将去东都守着他,等她出嫁,魏明放人,家将会送李仲虔回荆南。

  瑶英问长史:“阿兄认得人了吗?”

  长史眼圈通红:“二郎时睡时醒,有时候一睡就是两三天,我守了他几天,他没认出我。”

  瑶英坐着出了一会儿神,道:“等阿兄好些了,别和他说我远嫁的事,他现在受了伤,连床都下不了,告诉他,他暴躁起来,还怎么养伤?”

  长史点头应下,“公主……等二郎好了呢?”

  等李仲虔清醒了,发现瑶英一直不去看他,肯定会怀疑。

  瑶英坐在窗前,合上账本:“能瞒多久瞒多久。告诉阿兄,他是我唯一的指望,他得好好的。”

  长史哭着点头。

  转眼就到了发嫁的日子。

  瑶英钿钗襢衣,被宫女妆扮得粉光脂艳,在李德和文武百官的注视中,由谢青搀扶着登上一辆装饰金箔玉璧的豪华马车。

  谢青执意跟随瑶英去叶鲁部。

  “我志不在建功立业,只愿追随公主,护卫公主,追随公主至天涯海角。”

  瑶英劝他留下。

  谢青头一次露出愤慨的表情:“公主瞧不起我的志向?士为知己者死,我谢青就当不得忠义之士吗?”

  瑶英无奈,知道即使打发他走、他还是会偷偷跟出玉门关,只得点头让他留下。

  钦天监定的婚期,正好是个明媚晴朗的秋日,天清气朗,鹤冲云霄。

  马车从宫门前出发,缓缓驶出长街。

  骑马跟在马车旁的谢青忽然敲了敲车窗:“公主,您看。”

  瑶英被满头珠翠、步摇压得抬不起头,正靠坐着发怔,听到声响,掀起纱帘一角往外看。

  她愣住了。

  长街两旁站满了人,男女老少,黄发垂髫,有衣着鲜丽的富家少年,也有衣衫褴褛的穷苦百姓。

  他们站在长街畔,从皇宫一直延伸到宫门外,黑压压一大片,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头。

  有寒门出身、受过瑶英恩惠的朝中官员、芝麻小吏。

  有昔日骑马追逐瑶英的纨绔少年。

  有瑶英一次次顺手解救的平民百姓。

  有饥荒时从谢家粥棚里讨过粥饭的灾民。

  有因瑶英的出手相助而逃过为奴命运的女子。

  他们没有欢呼,没有跟着喧天的欢快鼓乐声踏歌起舞,静静地站在那里,目送马车远去,神情凝重,眼中含泪。

  瑶英泪盈于睫,朝着众人挥了挥手。

  不止一个人问过她:为什么要出手救不相干的人?

  这世上有英雄豪杰。

  有很多忘恩负义的歹毒之人。

  更多的是普通人,有自己的私心,会懦弱胆怯,会自私自利,但也会感恩知报、守望相助的普通人。

  瑶英也是个普通人,一个在乱世中求生的人,她曾和流民一起逃难,曾在危难之时被素昧平生的流民救下,曾被真诚以待,也想以自己的真诚待人。

  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为什么要见死不救?

  眼前这些活生生站在她面前的百姓,就是她的回答。

  沿路都有金吾卫戍守,百姓看不清马车里的情景,但还是有人眼尖地捕捉到瑶英轻轻挥动的那只手。

  一个老妇人哭着叫出了声:“七公主,珍重啊!”

  弱质少女,远嫁异乡,一定要珍重啊!

  这一声喊出来,犹如冷水溅进油锅,轰轰烈烈地炸出一片巨大的声浪。

  “七公主,珍重!”

  一个个人喊出了声。

  一个个人对着马车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