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高长与大黄_114(1 / 2)





  就这样,高长把这一人一狼送出了村子,第二天一早,索帛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包里掏出那块糖砖还给了高长。

  “其实只要好好刷牙,吃一点也没事。”高长有点担心,是不是把这孩子吓得太狠了。

  “不吃了。”索帛坚定地摇摇头,过了好一会儿,他又不太放心地问高长:“如果辛巴吃了糖,也会烂牙齿吗?”

  第 103 章

  这一年阳历十月份,高长他们这片山区就在一场漫天大雪中,正式进入了冬季,照这种情况看,他们起码要等到来年三四月份,才能迎来春天,也就是说,如果情况不变的话,以后他们每年之中都有大半年的时间要在寒冬中度过。

  为了迎接漫长的冬季,村子里绝大多数人多在家里修起了土炕,因为二楼不合适修炕,许多人就都挤在一楼的大土炕上睡觉,虽然没有**,但是一群人挤在一起,如果和睦的话,也是其乐融融。

  住在高长他们楼上的何韵她们几个,还有卫常瑞父子,也都在阿善叔家里各自占了一个炕位。对于何韵和白宝这两个人,高长也有些看不懂,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问了白宝这个问题,白宝说,现在就先这样吧,等到有一天他们两人都能活着走到阳光下的时候,就结婚。

  这个话题就有些沉重了,死过一次的高长知道,自己快死的那一刻,最最后悔的,并不是从前自己做过的错事,而是自己不够勇气去做的憾事。但是作为一个局外人,高长也不能劝他们说今朝有酒今朝醉,等到生离死别的那一天,面对他们的痛苦,高长又能说什么?

  在家家户户修火炕的大环境下,高长家却没有任何动静,他们家里有一狼一犬,都是天生的暖炉,睡觉的时候索帛抱着辛巴,高长抱着大黄,谁也不需要火炕这东西。

  倒是对于喵仔,高长有点担心,因为猫这东西身上的毛有点单薄,听说在北方,家猫都喜欢在炕头上窝着,不知道这家伙能不能扛得住冷。

  不过喵仔这一次的表现却好得出人意料,在进入冬季大约有一个月之后,高长发现喵仔身上从前那些短短的黑毛脱落得很厉害,然后很快,就冒出了许多又软又长的绒毛。这些绒毛不仅给喵仔带来了温暖,还给他带来了贵气,看着不像普通的猫了,倒有点像是电视里书本上的那些名贵品种。

  相反,对于英仔,高长一开始就挺放心的,因为鹰这种动物,可不就是风里来雪里去的天空霸主么,听说老鹰都喜欢把巢穴搭建在悬崖上。这个冬天虽然冷点,可这只老鹰毕竟还住在室内啊,还有软乎乎的蚕丝垫子,没理由熬不过去的。

  可惜他们家这只小老鹰不太争气,睡着睡着,觉得冷得受不了了,就钻到喵仔的大竹篮里头去,结果自然没什么好果子吃,被喵仔挠得啁啁直叫,羽毛掉了一地。当时动静有点大,高长就过去看了一下,见英仔缩头缩脑羽毛凌乱的倒霉样,终于也认清另一个事实,看来他家索帛的肚皮到底还是比不上老鹰们毛茸茸的肚子,孵出来的鹰崽也不是一个档次的,实在不行的话,明天给它加个热水袋吧。

  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英仔虽然没有天空霸主的气概,但是却深谙马屁之道,当天晚上天一黑,它就飞到海湾里那片还没结冰的海面上,抓了些小鱼小虾孝敬喵仔。这只猫已经有近一个月没吃过这么新鲜美味的鱼虾了,当下被收买。

  当高长难得发了一回善心,打算给英仔送热水袋的时候,结果这家伙傻眼了,那只瘟鸡样的小老鹰,竟然已经成功爬上了喵仔的窝。

  “你这也太没节操了。”高长相当鄙视他家的这只猫,这都跟谁学的?

  “喵!”喵仔不以为然地看了高长一眼,又意犹未尽地舔舔嘴,节操能换鱼虾吃?

  “啁啁。”英仔讨好地冲高长叫唤了一声,心满意足地挨着喵仔,缩着脖子,闭眼睡觉,高长讨了个没趣,只好又拎着热水袋出了他们房间,决定下回再也不管闲事了。

  大雪断断续续地下着,山上汹涌的绿意,很快就被掩埋在了厚厚的积雪之下,就连各个村子的庄稼地,也都被大雪埋了,地头上的积雪不好清理,加上土壤也被雪水冻上了,想继续种庄稼已经不可能。

  村民们掰手指算了一下,以后每年,他都只有半年时间能在地里种庄稼,其他时候都只能眼睁睁看着坐吃山空,心里顿时就有些慌起来。为了尽可能地节约粮食,村民们在箩筐里装上土,再种一些容易活的土豆萝卜白菜等,天气好的时候,就把这些箩筐摆出去晒太阳,风雪天里,一律在院子里放着。

  海湾里的海水也结了冰,尤其是在岸边,几个潮涨潮落之后,冰面上形成一个个波浪状的弧形,冰层也比较厚,停靠在海边的那两艘轮船已经被冰层卡住,动弹不得了。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螃蟹也都失去了踪迹,想在岸边吊螃蟹是行不通了,大伙儿只好爬到冰面上,用铁锹凿个冰窟窿,千方百计捕些鱼上来。可惜他们这些人都不是捕鱼能手,也不是来自擅长捕鱼的名族,在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那些年里,传统手工业日益没落,很多手艺都失传了。他们这里住着这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却没有一个人懂得冰面捕鱼的,往往辛辛苦苦忙碌一个晚上,收获却少得可怜。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谷物的消耗,各家养着的鸡鸭,除了留下必要的数目生蛋繁殖,多余的都宰杀了,不仅少了几张吃谷子的嘴,一家老小都还能吃上荤腥,一来二去,又省下了不少谷子。

  院子里的人们一起养的那些猪,也到了宰杀的季节,除了几只种猪和猪崽,其它的会在这个冬天里全部消耗掉。还有壕沟下面的野猪,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繁殖,数量也有些过剩,是到了该减员的时候了,虽然捕捉和宰杀的过程有些困难。

  对高长他们来说,这冬天里的日子着实不错,每天吃大锅饭都能吃得满嘴流油,大黄和辛巴都很是啃了一些骨头。经过上次高长的言传身教之后,不仅索帛和辛巴把红糖给戒了,就连大黄和喵仔都不怎么再去碰甜食,如此一来,高长家的红糖就都没人动了,加上熬糖那晚就下起了大雪,高长料想接下来的大半年都种不了甘蔗了,于是给自家留下了很多。

  这么多糖没人吃怎么办?反正大冬天的闲着也是闲着,高长就鼓捣出了几样零嘴,放在村子里卖。花生糖、芝麻糖、姜糖、冻米糖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光是红糖糯米糕,高长一个晚上就能卖出去不少。

  没事的时候,高长还带着大黄辛巴一起上了一趟山,肩上扛着一把铲子,铲子上挂着一打麻袋,弄了许多野山楂回来冒充山楂。高长他们这附近的山区,原本就长着不少野山楂,从前因为口味一般个头也小,吃的人并不多。但是经过蓝色阳光的一番改良之后,这种野果的个头也快赶上山楂了,就是不知道正宗的山楂这会儿长成啥样了。

  有大黄和辛巴在,无论那些野果藏身在多厚的积雪下边,都能被高长轻易挖出来,他一边挖一边品尝,觉得这玩意儿完全可以当山楂使,于是哥儿三个就把整个山头挖成月球表面,直到随身带着的麻袋都装满了,才就近砍了几根树枝藤蔓,做成一个简易雪橇,拖着回家。

  高长在自家门口摆了一张桌,两个门边上固定着用稻草绑的草棍子,一串串裹着糖衣的火红色糖葫芦就插在草棍子上,勾得村里的娃娃们直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