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夫人你好淡定_50(1 / 2)





  众人行礼之后鱼贯而下,十三走出门口时,紧紧盯着那小官员的唇型。他们的声音太小,他听不到,但却能看个一清二楚。那小官员说:“晋王死后,梅评事和叶将军都消失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时间。他们两个同坐一张桌子,都不见了,便尤其显眼。”

  十三心想:那半个时辰里,自己正在思考季氏的事情。叶裴青应该在晋王死之前就把王焕杀了,那段时间他又去做什么了?

  他垂头走出去,吹了一阵寒风才平静下来。

  叶裴青打仗去了,还得要好好想想如何善后。

  第39章 来男人和男人之间吵架也这样啊

  自己和叶裴青当夜的行踪已经引起了杨蕴的注意,这不是一件好事。杨蕴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照样让十三查案,也总对他笑咪咪的,十三却觉得有些紧迫感,时时有种让人盯住的感觉。

  他迫切地需要有什么事情发生,来把杨蕴的注意力引开。

  叶裴青这一案最大的破绽,就是没有给王焕安排杀人的动机。王焕是晋王的亲信,跟随晋王已经有四年的时间,平时生活检点,寡言少语,为什么会对晋王有怨恨?这是最为不合理之处。如果王焕有了杀人动机,那么晋王一案就勉强可以结案了。

  十三心想:他要想办法给王焕安排一个杀人动机,至少让杨蕴的注意力别总粘在自己和叶裴青的身上。

  于是,他称病请了几天假,暗中抱了一些卷宗回家

  晋王脾气暴躁,从小就不把人命当回事。卷宗里不少案子隐约与晋王和齐皇后有关,却没人敢继续追查,或者悬疑未解,或者草草了事。这都是好几年前的事,无人记得,十三正好拿来做文章。

  比如说这个案子。晋王十岁那年杀死了一个叫王彬的书童,王彬的寡母痛苦得什么也顾不得,便去刑部滚钉板告状。这案子自然没有告下来,寡妇也死了。于是刑部推给大理寺,大理寺又推给刑部,最后不了了之,甚至连审理也没有,却留下了这份记录。

  说不定王焕是王彬失散多年的兄弟,隐姓埋名来为母亲和弟弟报仇呢?

  王焕当然不是,但是十三可以让他看起来是。王焕和十三一样,无父无母,身世不明,只凭本事和卖命才做了晋王的亲信,最容易罗织身世。

  于是十三小心地将卷宗弄出几个窟窿,看起来像是被老鼠咬的,将王彬是独子这件事抹杀了。他又制造了几封信件,说的都是王彬和寡妇的事情,里面还提及寡妇曾经丢失过一个儿子,比王彬大三岁,左腰上有一块胎记。

  刚巧王焕也比王彬大三岁,左腰上也有一块胎记,那么王焕就顺理成章成了王彬失散的哥哥了。

  他打算将这几封信放在王焕的房间里。官府曾经在王焕的房间仔细搜查过,但是地面的砖头还没有掀开,十三可以把证据藏在砖下。

  杨蕴曾说要重新细查王焕的房间,十三就坐等杨蕴发现这几封信。这样一来,杨蕴顺藤摸瓜查出王彬的死,王焕就有杀人的动机了。即便杨蕴怀疑,这个证据也能让他忙好一阵,不会紧盯着自己。这样,他才能有时间制造自己和叶裴青不是凶手的证据。

  一切准备就绪,这天清晨,十三提早来到了大理寺,恭恭敬敬德向杨蕴说:“属下身体已经好了,可以继续查案了。”

  杨蕴也笑着说:“身体好了就好。这几天也没什么大的进展,我们今天再去晋王府看看。”

  十三连忙答应了。

  自从晋王被杀之后,晋王府的防备比之前更加严密,夜里巡逻的侍卫比比皆是,十三不敢冒风险夜探晋王府。所以他只能装作积极查案的样子,趁人不注意时进入王焕房中,将证据藏起来。

  众人一进入晋王府便分头行事,各自探听消息。十三向几个下人问了一番话,确定没人跟随着自己,不慌不忙地来到王焕的房间。

  自从王焕死后,这房间便一直侍卫看守。十三和他们早已经十分熟悉,客气几句便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