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9章(2 / 2)


  王宫正回道:“臣不敢。只是此案尚有诸多疑点,官家也甚为关切,还遣了内侍省梁押班协同宫正司共同追查,臣不能做主,是以不敢应圣人吩咐。”

  官家派了梁汾协查?她怎么不知道?刘婷微微皱眉,又问:“你说尚有诸多疑点,刚刚怎么没报给我知晓?”

  “回圣人,官家有命,‘此案未查清之前,任何线索疑点都不得外传,连掌管宫务的林娘子、陈娘子都不得过问’,只能报给官家知晓,是以……”

  刘婷大怒:“王宫正难道忘了你站的地方是哪里?我堂堂皇后,什么时候与淑妃、贤妃一般高低了?”

  王宫正不慌不忙跪倒:“圣人息怒,臣非此意。臣刚才所言,乃是官家原话,因官家明言,只能报给官家知晓,是以臣不敢未请旨便报知圣人,请圣人恕罪。”

  当初宋祯说这话时,刘婷还关着宫门养病,自然也没有考虑过她会过问,所以只提了林陈二位。王宫正为人端肃公正,不喜矫饰,因此原话转述,也没顾及刘婷。

  刘婷听了原委,只觉一股火憋在胸口,忍不住咳了起来,边上翠蝶忙上前给她顺气拍背,并向王宫正说道:“既然官家有命,宫正自当一开始便向圣人明言,如何颠三倒四到这个地步,惹怒了圣人?”

  翠蝶自认是刘婷亲信,六尚尚书见了她也客客气气,这会儿看见刘婷生气,又不好多说,便站出来指责王宫正,想叫她向圣人服软。

  可惜她却忘了,她如今不过是个未入流的散直行首,王宫正却是正六品女官,且宫正司独立于六尚之外,执掌宫中戒律纠察,地位超然,又如何会将她放在眼中?

  是以王宫正听了她的话就跟没听见一般,丝毫不加理会,只微微低头等刘婷吩咐。

  刘婷喝了一口茶,勉强压下咳意,才哑着嗓子道:“罢了。我知道我久不理事,早已无人将我放在眼中,只把淑妃、贤妃当做正主……”

  “圣人此言,臣当不得,也请圣人勿要妄自菲薄。中宫若还不正,何人克当?”王宫正面容始终端正严肃,即便一直跪在地上,也气势不减。

  刘婷见她这个样子,越加恼怒:“你这是要教训我吗?”

  王宫正再次微微低头:“臣不敢。臣只是履行劝谏之责。”

  她这样一板一眼、油盐不进,刘婷也实在拿她没辙,最后只能冷笑一声:“王宫正快请起吧,我哪里敢罚你?既然官家有命,你们就仔细追查,此事我自会去问官家。”

  王宫正起身答应,临告退之前,终于用眼角余光扫了一下翠蝶,然后说道:“臣有一言不吐不快,此事涉及内教,还请圣人勿怪。今日圣人向臣问话,其余人等未得吩咐,不得多嘴插言,此乃宫规。今日翠蝶恃宠生骄,无视宫规,实在不妥。”

  刘婷眉头一皱,翠蝶也涨红了脸,王宫正却没有趁胜追击,而是继续说道:“翠蝶身为坤宁宫散直行首,自有圣人管教,臣本不该多嘴,只是既撞见了,便没有不行劝谏之理,还请圣人三思勿怪。臣告退。”

  她说完就行礼告退离去,留下刘婷满肚子火气,翠蝶更是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暗自生恨,忍不住与刘婷说道:“圣人,这王宫正年纪也不小了,宫正司事务繁多,她能支应得过来吗?”

  “能不能支应过来,都不干你的事!”刘婷冷了脸斥道,“你当宫正司是什么地方?”

  王丽娘当初是太后亲自选定的宫正,从太后到官家都甚为信任倚重,哪是刘婷能动得了的人?

  翠蝶立刻低头认错,等刘婷火气消了一些,才又说道:“宫正司虽然掌于王宫正之手,可底下的人未必就没有心思吧?那刘司正的年纪可也不小了呢。”

  刘婷知道她的意思,虽然心动,却也只能轻叹一声:“若是六哥还在,并能加封太子,我兴许还可以打宫正司的主意。”以她现在的声望实力,能掌控住六尚就已不易,宫正司一向更听福宁殿号令,宫正之位的交接,她哪里能左右得了。

  “可是万一她们真的查出什么……”翠蝶更担心的,是宫正司查出柳晨之死的真相。

  刘婷瞥她一眼:“你镇定些。查出了又怎么样?又没人看见。去,也该带人抓一抓谈论流言之人了,都送去宫正司严加处置。”

  翠蝶应声而去,当晚便抓了十几个私下议论流言的,都送去宫正司打板子,还揪出了流言散布的源头——尚寝局司苑司杂役钱惜。

  林木兰再次听到这个名字,颇有些恍惚:“钱惜?就是当初与我们一同入宫的钱惜?”

  蔷薇答道:“是。娘子还记得吗?明烈皇后去后,您回到庆寿宫后院,钱惜曾几次探问明烈皇后之事,还语出不逊,惹怒太后,被送回尚仪局学规矩去了。后来尚仪局重新教导完之后,就把她送去六尚做杂役,她在司苑司认了个管花木的内侍做兄长,之后就跟着侍弄花木去了。”

  怪不得流言会屡屡提及明烈皇后,当初钱惜似乎就疑心自己与明烈皇后之死有关,林木兰长叹口气,又问:“那宫正司处置她了吗?”

  “应该还没有。她似乎说了些耸人听闻之言,蒋司正说,王宫正已经报请官家定夺。”

  林木兰听完沉默片刻,才又说道:“她既然有了去处,这么多年也算安份,无缘无故的,为何要冒着风险散布这等流言?图什么呢?”

  蔷薇答道:“奴婢也将这一点与蒋司正说了。蒋司正说已查问过,钱惜应是受了什么人挑拨,以为可以借此机会让您失势。可是钱惜招出来的姓名,经查核却并无此人。按照她说的样貌,又问过钱惜身周之人,包括她那位义兄,都说从未见到过。钱惜自己说,那人是个内侍,在她独自给花松土时出现,自称原是服侍柳贵人的,与她说了许多庆寿宫旧事。”

  那内侍自称受柳贵人恩惠,柳贵人却无端获罪,如今不明不白死了,必是被林木兰所害。他有心替柳贵人报仇,却并无机缘,只听柳贵人提过,当日明烈皇后崩逝之时,林木兰似乎在坤宁宫,并在之后入了庆寿宫小佛堂念经祝祷,此事必有蹊跷。

  钱惜立刻想起自己当初为何被遣出庆寿宫、并落到如今这样低贱的境地,不得不靠着哄骗肮脏内侍讨生活。再听说林木兰如今的风光,掩藏在心中的恨意一朝涌出,便说出了许多自己臆想的事情真相。

  “宫正司将原先服侍过柳贵人的所有内侍都带到了钱惜面前,让她指认,可惜其中并没有那个人。”

  林木兰道:“这个人只要出现过,就不可能一丝痕迹都没有。只是他背后的人手腕高明,又势力雄厚,这才遮掩下来罢了,只要宫正司深挖细查,总能找到。”

  蔷薇应道:“娘子说的是。蒋司正说,宫正司已经按钱惜的描述绘了画像,正在排查。只是宫中内侍人数众多,一时半刻,恐怕难有结果。”

  是啊,怕就怕这一点,此事拖延越久,只怕越难查出幕后主使。

  她当初与宋祯商量的,是让流言继续疯传,好叫幕后之人得意放松,多露出些马脚。刘婷如她所料的及时站了出来,却推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钱惜,似乎给了她交代,却于事无补,只让整件事更扑朔迷离。

  林木兰对流言已经不太在意,流言传的越离谱,信的人就越少,反而能让人看出是有人别有用心。就比如六皇子之死和皇后小产,只要是个明白人,都能看出林木兰与这两件事绝无半点干系,而刘婷接回宫务之后,却不曾就此事多言,不为林木兰说话,已显出她对林木兰毫无善意。

  而刘婷之所以第一时间就把钱惜抓了出来,不过是想撇清干系,同时让钱惜更光明正大的说出林木兰与明烈皇后之死有关。

  可惜,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明烈皇后竟是自尽而死。此事非但与林木兰毫无关系,还是宋祯心里一道不能碰的伤疤,他好不容易才让这伤口痊愈,如今有人想要挖开伤疤来看看下面的血肉模糊,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帝王的心伤,谁碰谁死。

  ☆、第124章 助推

  想到这里,林木兰豁然开朗。她怎么忘了高欣和柳晨当初的事呢?这件事原本也并不需要查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或是明明白白的人证物证,只要一切迹象都指向一个人,那就够了。

  本朝尚无废后先例,这些事也不足以让宋祯下诏废后,但却足够让宋祯对刘婷厌弃,只要她从此失去宋祯的尊重和旧日情份,那么皇后也只是个摆设而已,再不会有余力来害自己。

  她脸上渐渐露出笑容,吩咐蔷薇道:“你去托杜鹃姐姐,让她把坤宁宫这段时间的人事更迭‘无意间’透给蒋司正知晓。蒋司正不是正在核查名籍么?”

  蔷薇一瞬间就反应了过来,眸光顿时一亮:“是,奴婢明白了。对了,娘子上次去坤宁宫,有没有注意到上茶的那个宫人,她原来是庆寿宫直门。”

  林木兰凝神细想一回,才道:“是有些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