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节(1 / 2)





  在人多的公众场合,赵老太太走到哪里都拉着李姝的手,只夸这个孙媳妇长得好、人才好、又孝顺,反正没一样不好的,连余氏和吕氏都要退一射之地。

  今儿这升官宴,吴家两位表嫂坐了上席,这是老太太要求的,她带着李姝坐在次位,其余大房余氏、吕氏、二房师氏和孙氏并慧娘一起陪坐。

  一行人客客气气吃了顿酒席,算是办过了升官宴,赵家的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升官宴过了没几天,一日夜里,赵世简始终没回来。

  李姝担心了一个晚上,天刚亮的时候,赵世简一瘸一拐地回来了。

  一家子忙迎上去问,李姝更是把他全身检查个遍,问他是不是受伤了?

  赵世简忙道,“阿爹,娘子,你们不用担忧。我无事,只是昨儿王主事让我即可清点油火房全部火器,恰巧施书令不在,我跟姚书令忙到天黑了才往回赶。走的急了,踩到了石子,崴了脚,走得慢了,又遇到宵禁,就没回来,随意找了个地方打发了一晚上。”

  李姝忙让玉娘打洗脚水,亲自给他洗了脚,又上了膏药。

  赵书良才要说去给他请假,赵世简拒绝了,“阿爹,儿子昨儿的事儿还没做完呢,休息了一个晚上,儿子的脚已经差不多了。”

  说罢,他起来走了几步,虽然还有些疼,但他感觉并不影响走路。

  李姝明白初入职场的小年轻表现欲强,遂与赵书良商量道,“阿爹,不若雇辆车送官人去吧,晚上再让文崖带着车去接。官人今儿只管坐在那里,不要到处乱走。”

  赵书良也同意了,忙去叫了辆车来。父子三人匆匆吃过饭,又一起走了。

  李姝在大门口目送赵家人父子三人一起出门,孙氏也牵着煦哥儿的小手一起走到了大门口,见李姝靠在大门上默不作声,劝她,“弟妹别担心,二弟只是扭着了脚,过几日就好了。”

  李姝回头看了眼孙氏,笑道,“大嫂,我不是担心官人的脚。我是在想,以后这几十年,我们可能就是要这样,每日送他们出门,再等他们回来,白日还要担心他们在外面是不是平安。”

  孙氏沉默了半晌,苦笑道,“可不就是呢,咱们的体面不都是男人这样挣来的。等弟妹生了儿子,在家里有事情做,就不会想那么多了。”

  妯娌两个说完,又各自回房了。

  当天夜里,吃过了晚饭,赵书良再次召集家里人商议事情。

  赵世简今儿没怎么走动,中午还自己擦了药膏,这会子脚脖子好多了,已经不像昨儿那样肿的厉害。

  赵书良看了看小儿子的腿脚,开口就是一个惊雷。

  “老二,你带着你媳妇搬出去住吧。”

  赵世简惊得顾不得脚疼,忙站了起来,“阿爹,阿爹如何要赶我们出去?”

  赵世崇也立刻站起来,“阿爹,咱们一家子亲亲热热的多好,我还想和二弟一起过一辈子呢。”

  说完,他立刻双眼紧盯孙氏,难道这个婆娘又老毛病复发,私底下刻薄了弟妹不成?

  孙氏看到赵世崇吃人一样盯着她,心里直喊冤。

  老天爷,这两年她为了这个家,任劳任怨,没贪过一文钱,没松过一口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说了,弟妹如今有个皇妃做姐姐,为了儿子的前程,她巴结弟妹还来不及,怎么会要赶她走,怎地官人还是这样不信任我!

  赵书良摆摆手,让兄弟二人都坐下,“不是赶你出去,你们都莫要多想。”

  等兄弟二人再次落座,他继续说道,“一则,树大分叉,人大分家,你们看我和你大爷二爷并四叔,不都分家了;二则,兵部离这里太远了,老二每天又要当差又要读书,还要花一个多时辰跑来跑去,天长日久,铁打的人也受不住;三则,咱们家宅子小,等过两年,家里再添丁,又要添下人,如何还能住得下。我原来预备买个大些的宅子,但老二岳父家都住着二进的小院,咱们家就更不能奢侈了,索性你们阿娘临终前已经给你们分过家了,迟早老二都要搬出去的。”

  赵书良这样说,最先松口气的就是孙氏,她可算洗清冤屈了。

  赵世崇听阿爹这样说,也不好再阻拦,二弟确实太辛苦了。

  他想了想,说道,“既是这么着,我也不阻拦二弟,只是一样,二弟以后要时常回来,咱们是亲兄弟,阿娘只留下咱们三个,不能因为不住在一起,就生分了。二来,二弟才当差,手里也没个积蓄,总不好让弟妹贴嫁妆,我出200两银子,给二弟在外面添置房屋,这也是我做哥哥的一片心意。”

  赵世简忙摆手,“不用不用,阿娘给我留了700两银子,买几间屋子尽够了。再说了,我和姝娘也住不了多大的屋子。大哥还要养儿子呢,不用管我。”

  赵书良看了眼孙氏,见她没有不喜之色,心里满意,对赵世简说道,“既然是你哥哥给你的,你接着就是。你阿娘给你的是你阿娘给你的,我这里再给你添500两,不够的,你自己再添。既然要买屋子,就正经买个像样的屋子,把丫头和你的小厮带去,再添两个人,家里收拾得像样子些。不然说出去,贤妃娘娘的亲妹妹,住在牛棚里,岂不让人笑话。”

  赵世简只得应了,一再谢过父兄,李姝也起身道谢。

  赵书良摆摆手,“不用谢,把你们分出去了,以后就是你们自己顶门立户了。以后我跟着你哥哥过,我的俸禄,自然也是贴补他更多一些,你们莫要在意。”

  赵世简忙道,“世情皆如此,儿子怎会在意。哥哥嫂子以后孝敬阿爹更多一些,儿子只有感激他们的。”

  赵书良见两个儿子还算和睦,心里满意,点头道,“要搬就快些搬,等下个休沐日,去看宅子。挑那好地带的,贵些不要紧,要离兵部衙门近,周边住的都是官宦人家,选个一进的小院,你现下只是个八品,住不得二进院子。”

  赵世简点头应了。

  到了休沐日,赵家三父子一起出动,一天的功夫,看了四五个个地方,最后在如意坊里定了套小巧的四合院。

  如意坊这一带,房子都不大,三进的极少,二进的有一些,绝大部分都是一进的小院,但里面住的人,皆是和豪门贵族有些牵连的人家,房屋价格也不便宜。最让赵书良满意的是,如意坊离皇城和六部衙门都比较近。

  赵家相中的是一进小院,三间正房带两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五间倒座房,最东侧那一间是门楼,大门正对着东厢房南墙,南墙上还有个影壁,影壁旁边有几棵竹子,原来是读书人住的,如今那人外放做官去了,十年八年不一定回得来,索性把宅子出手。

  两条青石板铺的甬道把整个院子分成个田字,田字的东北角,有一棵桂花树,西南角是一口水井,西北角和东南角各有一个砖头修葺的花池,花池里空荡荡的,想是主人家把自己心爱的花儿都带走了。

  中人一口要价一千一百两,赵世崇磨了半天嘴皮子,中人始终摇头,一两银子不肯让。

  “不瞒三位大官人,如意坊的宅子,我们从来不担心卖不出去,三位大官人若是不满意,再去别处看看也行。”

  赵书良摆摆手,“就这里了。”

  赵世简是房主,和中人签订了契书,当场掏出一千一百两银票,然后双方一起到衙门备案,这宅子,就正式成了赵世简的个人财产了。

  回到家里,赵世简仔细跟李姝说了房屋的位置和式样,李姝听说院子里还有口井,很是满意。

  赵书良当夜就嘱咐众人,“老二家的,你这几天把你们的东西清理清理,你们的东西,一件别留。老大家的,帮着他们一起整理。老二,过几天,跟你们上官告个假,把家搬了。”

  第二日,李姝开始打包。除了自己的陪嫁比较多,赵世简就只有衣裳和书。李姝让文崖去买了几口大木箱子,先把赵世简的书籍一一分类,仔细装好,再把二人的衣裳按季节装在四口大箱子里,其余家具,用绳子捆好,库房里的陪嫁,拆都不用拆,直接带走。

  到了搬家那一日,赵世崇也请了假,帮着赵世简一起搬家。兄弟二人本来准备雇几个临时帮佣,结果赵家其余三房皆派了男丁过来帮忙,吕氏也一起过来了。有自家人,自然不用再请人了。

  赵世简雇了四辆大车,一辆装李姝的陪嫁家具,一辆装两人的书架和书,一辆装其他杂物,最后一辆最大的车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