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7章(2 / 2)


  赵崇昭想着谢则安自渎了一次,拿绢布擦了手,穿好单衣、披着外袍走到书桌前。

  他取出暗卫整理出来的案卷翻了起来。

  长孙家这几年渐有起色,长孙将军仿佛铁了心想一条路走到黑,又将两个孙子送到燕冲底下历练。

  西疆那境况,可真的是明刀实枪地上阵拼杀,不带半点含糊。

  长孙家另一个孙子却很出名,这位“二郎”这几年风头很盛,硬是让长孙家脱出了捉襟见肘的窘况,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二郎”底下的人甚至还建了商队,盈余足以给他两位兄长供上更好的精粮。

  连燕凛那种冷脾气的家伙,谈起“二郎”时都带着些赞许。

  赵崇昭一直挺喜欢长孙家的,他和“二郎”见过几面,因为谢则安和“二郎”关系近,爱屋及乌之下还给“二郎”开过几次方便之门。

  没想到全京城的人几乎都眼瞎了,不知这个“二郎”竟是女红妆。

  谢则安、燕凛几人肯定知道,却根本没和他提过。

  说到底,在他们眼里他总不如真正的朋友亲近。

  这个认知让赵崇昭心里冒出一种钻心的疼。

  谢则安对他是极好的,只是与他所期盼的那种好相差太远。

  谢则安心里头有太多人能排在他前面。

  赵崇昭微微捏紧拳。

  这个二娘要是没他妹妹说的那种心思还好,她要真敢动那种念头的话,他恐怕无法控制好自己。

  赵崇昭一夜无眠。

  第二天他精神不大好。

  张大德犹豫不决地站在一边,一副想说话又不敢说的样子。

  赵崇昭笑了:“小德子,你是太久没站我身边,不习惯了?”

  张大德鼻头一酸,抹了把泪说:“殿下,殿下,小的这是高兴。”

  赵崇昭颔首:“好好管着底下的人,你会一直高兴的。”

  张大德喜道:“谢殿下!”

  赵崇昭很满意,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前提是,东宫的事不会传到任何人耳里。”他看了眼张大德,“包括三郎。”

  张大德一凛,忍不住抬头望向赵崇昭。

  赵崇昭冷厉的眼神让他后退一步,伏地说:“殿下放心……”

  赵崇昭说:“好,帮我去吏部跑一趟,把那个什么……”他想了半天,“谢曦,知道吧,他外放了几年,也差不多该召回京了,让吏部把他安排到东宫来。”

  张大德领命退下。

  等出到外面,张大德发现自己已经出了一身冷汗。

  张大德早就知道赵崇昭变了不少,却没想到赵崇昭连对谢则安开始有防备了。这么一想,赵崇昭这两年让他坐冷板凳的原因几乎呼之欲出——因为他和谢则安走得近!

  张大德见证过赵崇昭和谢则安相识、交好、亲密无间的整个过程,原以为皇家虽无情,这两个人的情谊却永远不会变,没想到其中一个已经彻底变了……

  想到仍待赵崇昭一如往常的谢则安,张大德有点难受。

  他早早入了宫,但他上头有个情深义重的哥哥,这些年来虽然把很多事看得通透,心中却总还有些天真地相信世间有能永存的情义。

  没想到赵崇昭和谢则安之间好几年的好交情竟也是短暂的。

  张大德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

  而选择立刻把这些变化告诉谢则安无疑是愚蠢的。

  他必须在东宫立足才有“将来”可言,要是他现在就被赵崇昭划入“不可信任”的名单里的话,日后他哥哥张大义和谢则安更不可能知晓东宫的一切。

  张大德去吏部帮赵崇昭传话。

  赵崇昭这个太子的分量不比往常,他的话吏部当然不会忽视,很快把谢曦安排到东宫。

  谢曦先是惊讶,而后一喜,收到任命的当天就到东宫求见赵崇昭。

  赵崇昭盯着谢曦看了许久,吩咐道:“给我磨墨。”

  这本是内侍做的工作,谢曦倒是甘之如饴,微笑上前取磨研磨起来。

  这种事若是搁在别人身上,必然会显得阿谀过了头,他却像在做什么光风霁月的事儿一样,态度十分坦然。

  赵崇昭一直觉得谢曦和谢则安是相像的,毕竟都是潼川谢家的人,眉眼间总透着些相似。小时候还不觉得,谢则安长大后一瞧,竟是越比对越相像。前些时候赵崇昭见了谢曦一次,那以后便一直念念不忘。

  他不能把谢则安从妹妹身边要来,要谢曦却是可以的。

  赵崇昭让谢曦在东宫伺候了一整天,十分满意,令他明日再来当值。

  谢曦出了宫,去谢府拜访大伯谢望博和叔父谢季禹。

  谢曦笑靥如花:“这些天都在忙吏部的考核,一直没得空来拜访,还望大伯和叔父见谅。”

  谢曦是谢望博带进京的,当年考中了进士,只是排名比较靠后,被安排到乡县里做事。这几年他几次托人带信给谢季禹,求谢季禹在工部腾个缺让他回京。

  谢季禹一直用“工部的事不能凭我一人做主”拒绝了谢曦的请求,瞧见谢曦脸上过分灿烂的笑容,他一下子明白了谢曦的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