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章(2 / 2)


  谢季禹说:“是你自己说‘我们’不怕的。”

  父子俩对视一眼,忽然都轻笑起来。

  要他们做到官居一品、名垂青史,那当然很难,可他们没那个念想。

  他们都只想保一家平安,至于抱负和野心那种东西,有机会实现就实现一下,真要没那个机会,他们也不会强求。

  这样对他们来说并不难。

  这时已经离开谢府的恭王进了宫。

  见完太后以后,恭王就去向赵英辞行。

  赵英听到恭王要去封地那边,讶异地抬眼:“怎么这么急?”

  恭王心情确实极好,唇边噙着笑:“在京城呆久了有点腻,想回去舒展一下筋骨。”

  赵英知道恭王说的“舒展一下筋骨”是什么意思,虽然边境没有大的战乱,但一入冬,过着游牧生活的草原民族存粮不足以熬过撼动,自然是打起了过境烧杀抢掠的主意。恭王每年就陪这些人玩耍,过来一撮弄死一撮,打得十分开心。

  这确实算是一个不错的理由。

  可见到恭王唇边的笑时,赵英心头突突直跳。

  他忍不住问:“你去看阿蛮了吗?”

  恭王看了赵英一眼,问:“看什么?不就死了个儿子嘛,再生一个就是了,反正她又不喜欢死掉的那个。”

  听着恭王不以为然、甚至带着几分惬意的语气,赵英哪会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捣鬼?他猛地一拍桌:“阿蛮是你妹妹!”

  恭王说:“皇兄,你杀掉的人里面难道没有你的兄弟?”

  赵英一滞。

  恭王说:“嗤,稍微一撩拨就变了心,还说什么情深似海。妹妹?我最恨这种人了。口里说得冠冕堂皇,做起来却是另一番做派,自己就不觉得恶心?”

  赵英沉默。

  恭王说:“没事的话,我先走了,明日一早我立刻启程回北边,到时就不来向皇兄你辞行。”

  等恭王走到门边,赵英突然问:“那把火是不是你烧的?”

  恭王脚步一顿,笑了出声:“过了十八年,你终于问出这句话了吗?”他转过身来,锐利的目光直逼赵英,“对,我烧的,那一片大火烧了两天两夜才停,真是痛快极了。”

  赵英没再说话。

  恭王说:“一想到你那好妹妹会跑到他灵前哭,等和别人有了儿女还可能带上儿女一起去,我就觉得犯恶心。他生前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你们兄妹俩,给了大庆朝的天下,他死后你们就让他清静一点吧。”

  赵英颓然地坐回龙椅上,闭上了眼睛。

  当初恭王大捷,人人都担心恭王会有篡位之心。没想到恭王回朝后直接把虎符往他面前一扔,眼也不眨地交出了所有兵权,只求了一个远在塞北苦寒之地的封地。

  很多人都不明白恭王在想什么,他却知道。虽然那个人已经被大火烧成灰烬,但到底还在北边。

  长居北地,于恭王而言也算是有那人陪伴。

  一个是自己的妹妹,一个是自己的弟弟,赵英曾经陷入两难之地,最后却还是让那人娶了妹妹,逼迫恭王斩断那种有悖人伦的念想。

  没想到那人死后依然能让他们兄妹交恶——甚至愈演愈烈。

  第38章

  谢则安在东宫见到晏宁公主时有点意外,但却没多说什么,把她当赵崇昭一样教。

  日子就这么相安无事地过着。

  晏宁公主到东宫的事赵英早就知情,他找梁捡问了谢则安平时的表现。

  谢则安对梁捡恭敬是恭敬,却没特意讨好,反倒让梁捡高看了他一眼。梁捡说道:“不卑不亢,挺好。”

  赵英说:“谢若谷迎娶阿蛮前也是这样的。”

  天底下能当上状元的人能有几个?每三年也就出那么一位。偏偏这千挑万拣挑出来的人,竟也不能替代已经死去多年的那一位。

  梁捡冷嘿一声:“鱼目岂能混珠?”

  赵英问得更明白一点:“那这谢三郎,是鱼目还是珠?”

  梁捡说:“你何不问问姚鼎言和徐君诚?”

  赵英顿住了,也明白自己这话有点多余。朝中两双最睿智的眼睛都落在了谢则安身上,他还有什么好问的?

  赵英只能问了别的方面:“他平时待人如何?”

  梁捡想起每日的欢声笑语,顿了顿,说:“极好。”

  谢则安能得梁捡一声“极好”,赵英是真的吃惊了。想再问点什么,却见梁捡神色不耐,仿佛不愿继续谈下去。赵英摆摆手:“辛苦你了,你回谢府吧。”

  梁捡点头,消失在御书房中。

  梁捡沉默着回了谢府,呆在自己的房间正要闭目养神,忽然听到院门那边传来一阵脚步声。

  梁捡没有理会,过了一会儿,突然听到一道女人的声音在外面响起:“三郎,你祖母找你过去。”

  梁捡一震。

  这声音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虽然年轻了很多,还带着几分柔意,细听起来却极为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