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章(2 / 2)


  张梅英也说:“是啊,好好,钱不是问题,房子的事你再和你爸妈他们商量商量,好房子不好遇得上。”

  感谢了李家人的好意,但杜如蒿觉得他们家也刚搬来帝都,面条厂也迁了过来,各方面用钱的地方都多。如果是自家遇上了困难,没有办法她肯定会开口借钱的,但买房子,如果自家人能解决的话还是不要再欠李家人人情了。

  她挑晚上杜如峰在家的时候打过去了电话。接电话的是杜石林,“爸,你把电话免提开开,让我妈和我哥也能听到。”

  然后杜如蒿这才道:“爸,妈,我觉得这次晓虹姐帮着找的房子不错,位置很好,离晓路家也没多远,走路十来分钟处就有地铁站。但是价位比咱们原来预期的更高些,要78万元,再降的余地我看也不大。不过,这种单位建的房子,质量什么的都有保证,人家装修得也不错,买了之后就能入住,我想着我们能买下它。”

  虽然已决心在帝都买房了,陈松枝还是被这个价位惊了下。卖了粉条厂股份后,还以为自家是个有钱人了,没想到一去帝都,连套房子都买不下来。

  “那我们把这边的房子卖了?”陈松枝迟疑地问。原来马长坡是说了如果他们要卖房子,他想买回去做新房,因为县城里这种有暖气的房子太少了。但这是老家,如果没了房像没了根似的。

  “卖房倒不用。”杜如蒿已想好了办法,“我想把咱家甜点的其中一个方子卖了。不过这事得跟你们商量一下。”

  “方子卖了,那我们去了做什么?”

  “我们的方子多,卖掉一个也不算什么,我准备卖给厂家,如果只是开一家甜品店的话,这点销量对厂家想必也不会放在心上。”杜如蒿还是翻到那天火车上遇到的周阿姨的名片时,才有了这个主意。既然她乐意让自己去她的厂里上班,对点心应该是很满意的。那么,把方子卖给她,应该也是一个办法。

  “唉,这些方子都是好好你自己才有的,你想卖就卖吧。”杜石林叹了口气,家里的事真是多靠好好了。

  “爸,妈,说好后我就与厂方联系,如果他们有兴趣,那你们也来吧,正好看看房子。房主给了三天的时间考虑,你们到时候不来,房子的相关手续都没办法办理。”

  杜石林两口子都一迭声地答应了,他们得去给女儿撑腰。

  ☆、第85章

  和父母说完卖配方的事,陈松枝叮嘱杜如蒿:“我们这两天就过去,你在你干妈家勤快些。你干妈现在也不开超市了,你在人家家里住,你经常给他们家买些水果什么的。”

  杜如蒿一一答应,放下电话就看到手机多了条短信:好好,去帝都觉得怎么样,适应不适应?

  杜如蒿不自觉逸出一个笑。今生自己户口迁来帝都,马上又要在帝都买房,又有严格知这样优秀的男子倾心以待。她要求不高,有些小钱,将来成一个家,再有一个孩子,觉得这样的人生已很圆满。

  还好了,对了,晓虹姐已帮忙找到了一套房子,你不用再让你朋友帮着我家找旧房了。

  短信发出,严格知的电话却打了过来,“好好,现房可以不看,期房你们想过没有?”

  杜如蒿沉吟一下,“我也想过买过现房后,以现房作抵押,向银行贷款再买一套。”好歹自己重生的,知道将来帝都的房价涨得飞快,这样也是一项投资。

  “好好,你真聪明!在你们卖股份前,我说过你们手里有钱了,可以有两种投资方式,当时就想着你们在帝都买房后,这是其中稳妥的一种。”严格知用赞赏的语气说,“我们这可算是心有灵犀。”

  自己聪明?这话杜如蒿觉得心虚,重生一次,自己才有这样的见识,不过是因为知道后来的发展。而严格知才是真聪明,一下子就看出了这里面的潜力。

  “那你说过的冒险些的方式是什么?”

  “就是拿去给别人投资股市或期货,其实也不算冒险,不过你父母估计是难接受,后来我想过后就罢了。”

  杜如蒿想想也是,买房子置业父母还比较赞同,因为在他们观念中,对下一代的期待就是成家立业,成家前先买房是应该的。但投向他们不熟悉的领域,则会让他们不安。特别是自己妈妈,心理承受力低,还是不用她不了解的方式挣钱了。

  两人又聊几句,听到严格知那边有敲门声,杜如蒿才挂断了电话。

  她静了一会儿,想了想要说的话,就把电话打给了在火车上遇上的周阿姨。周阿姨名片上是单名一个婧字。

  打通电话后,杜如蒿说她是在来帝都的火车上带甜点的人,周婧对她还有印象,亲切地笑道:“是你啊,小杜,怎么改变主意了,准备要来我们厂上班?”

  杜如蒿说是有些制作点心的事要和她商谈,周婧很爽快答应了周日上午十点两人见面。

  想想自己年纪尚轻,一个人不太有说服力,打完电话后杜如蒿请陈松枝和她一起去和周婧约好的茶馆。

  两人先要了几份甜点,等了没多少时间,就看到周婧也过来了。今天周婧打扮了一番,一套米黄色的套裙,头发高高挽了起来,显得比火车上更多了几分干练。

  杜如蒿和陈松枝都站起来迎接,杜如蒿给两人分别作了介绍。这时,一个人也过来走到周婧旁边站住,周婧介绍道:“这是我弟弟,周军。”

  杜如蒿不由笑了,真没想到这么大一个北京城,竟然还会遇到熟人。“我和这位大叔已见过了,我们那天从火车上下来,坐的就是他的出租车。”

  几人都觉得这事太巧了,叫了两壶茶坐下谈了起来。

  杜如蒿说:“那天周大叔可把我们给镇住了,我看着他的车不像一般的出租车,车内装饰又好,还奇怪呢。问他时周大叔还说衣冠不整的他不载,看着人不好的也不载。”

  周婧笑了,“他就是这样。”原来周军自己有一个小的出租车公司,偶尔他自己也会去开着载客,用他的话说这叫体验世情。

  果然,任性都是被宠着的人或有钱人的专利。

  因为这个事,几人间的气氛一下子融洽了起来。杜如蒿这才道:“周阿姨,那天您不是说让我毕业后去您那里上班吗?我现在正上着学,没有时间,但我甜点的配方,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周婧眼睛一下子亮了,“你舍得卖配方?”一般配方都是传家宝,谁会舍得卖。有这样的机会,能让厂子里增加一个品种,她就要偷着笑了。

  “卖您一个还是不成问题的。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配方您如果要的话,我们自家要开店,还能卖那种给了您配方的点心。”杜如蒿趁机提出了要求。

  “那我要小桃酥那种的配方呢?”周婧试探地要求。

  “周阿姨您可真是一点亏也不吃,说是一种甜点的配方,但加入不同的干果,其实都好几种了。”杜如蒿笑呵呵地奉承了一句,点点头,示意这种点心的配方没问题。

  周婧想了想,如果杜如蒿只是开店,手工的产量是有限的,并不会影响到自家工厂的销售,也很痛快答应了杜如蒿可以把这种点心用于自家店里卖,但也要求杜如蒿要保证全程教会她厂里的工人。

  陈松枝和周军看这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交锋,都没有插话。很快说到了关键的问题,即配方的价位,两人一直争执不下。杜如蒿要求不能低于45万,周婧则最多只愿出30万。

  最后,周婧说:“小杜,这样吧,你再做做那种点心给我尝尝,咱们再作拍板如何?”

  杜如蒿没有异议,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知道周婧这是在考验自己,不可能那天自己说了一声甜点是自己做的,她就完全信以为真。

  杜如蒿转头看向张梅英,她记得李家有一个小的烤箱,她估计也够用了,但这得征得张梅英的同意。

  张梅英明白杜如蒿的意思,“那今天下午在我家试尝如何?”

  周婧同意了,约定下午四点去张梅英家,张梅英就把地址留给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