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章(2 / 2)


  衣服共五件,连陈皎在内,杜家人一人一件。杜石林和杜如峰的是中长款的,几个女人的都是长款的。几人体型普通,穿上试了还都挺合适。

  杜如蒿之前在县城逛了一圈,可这不是十几年后,现在县城也有羽绒服,但款式单一,还少有大品牌的,质量一般,杜如蒿就看到一个同学穿着的羽绒服经常向外冒毛。脱了衣服后毛衣上沾了许多毛,像掉毛的鸡一样。所以,转了一圈没买到合适的之后,她只买了一件品牌短款的,但平时腿就有些冷。

  但严格知买的这件不一样。这是一件宝石蓝的收腰长款,简洁大方,长度直到膝盖下,帽子周围镶了一圈白色绒毛,杜如蒿觉得很满意,正符合自己的预想。

  严格知瞅了扣上腰带的杜如蒿,也觉得很满意,蓝色果然衬她。再把帽子一戴,杜如蒿很像他小时候看过的一副画里的仕女,温婉恬静,让人感觉很舒服。

  可一次五件羽绒服,还多是长款,得要小两千,这礼对杜家就有些大了。陈松枝要给钱,杜家其他人也附和,严格知自然不要,推了半天说:“陈姨,那我经常在你家吃饭,难道还给你们饭钱?还是您不乐意我再来?再说这是我批发来的,可不是抢劫来的。”说着还含笑瞥了一眼杜如蒿,“好好,你就放心穿吧。”不知什么时候,他也开始随着杜家人叫杜如蒿好好。

  大家都笑了起来,陈松枝这才罢休。严格知说还有几件是要送李晓路家的,就先走了。余下杜家人试过衣服又收了起来。

  晚上夫妇两人躺在床上,陈松枝对杜石林说:“格知这孩子真不错,又能干又懂事,还非常重情。可他怎么就有一个那样的妈呢?要别人家孩子有这样的儿子,早该偷着笑了,他妈就忍心不管他。”

  杜石林已听陈松枝唠叨过严格知的家事,对她的话深有同感,“这都是人的命啊,不过人家记得咱们,咱家也对他好点儿就是了,他一个人孤身在外,也不容易,看都把咱家人当亲人了。”

  陈松枝睨自家男人一眼,“这还用得着你教?”看到老婆灯光下显得白嫩许多的脸,杜石林心中一荡,“这个不用我教,我教你别的。”说着就伏身压了上去。

  这段时间,杜石林扬眉吐气,陈松枝志得意满,两个孩子又都争气,两人虽然忙,可觉得这是有生以来最好的生活。这心情愉快,相互又扶持多年,对对方就又多了几分情意。两人有时候走路,还学着电视里的人拉着手,让杜如蒿偷笑不已。

  有了新羽绒服,杜如蒿又怕冷,再上学的时候,杜如蒿就穿上了。别说,把帽子一系,感觉暖和了太多。杜如蒿最满意的就是这个新衣服的长度,坐在自行车后座,连膝盖都能盖上,再也没有原来刺骨的感觉。就是手那里,羽绒服袖口处翻上来几厘米,折了个边,平时可以用暗扣扣上,但如果翻下来就可以遮挡住手,再方便不过。

  再看看哥哥身上穿着的咖啡色夹克式羽绒服,杜如蒿觉得,这真是自家收到的最合自己心意的礼物。在职场,不过是为人处事四个字,一个考验人际关系的经营,一个考验做事的能力。就冲严格知这份送礼的心思,他也得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政坛新星啊。

  杜如蒿就这样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胡思乱想着,很快就到了学校。杜如峰依旧去停车,杜如蒿站在路边等他。看着校园里来往的学生,杜如蒿发现就自己一个人穿得这么厚。可是没办法,谁让她怕冷呢?

  为了贪图家里的暖气,家里暖气开始送了之后,她下晚自习就回家住,杜如峰不放心,也和她一样晚上回家。别说,有了暖气好得太多,再不像原来冬天在家时连手都不想伸,恨不得回家就把自己埋进被窝里。

  不怪上次二叔来说如岭的脚冻伤。杜如蒿记得她小时候一样冻伤皮肤,不光是脚,还有耳朵和手,一到冬天就青青紫紫的。不过,今冬有了暖气,学校教室又比小时候学校的保暖性好,杜如蒿再没冻过。现在,又有了这款长羽绒服,这个冬天毫无疑问是个暖冬。

  杜如峰锁好车过来,两人正往前走,杜如蒿听得有人叫她,“如蒿!”

  她回头一看,见正是李晓路。李晓路也穿着一件新的羽绒服,不过她的是淡粉色的,口袋处有两个猫头的形状,帽子顶上还有两个小圆耳朵,配着上方的那颗毛绒绒的卡通猫头,显得特别可爱。

  听到李晓路的话,杜如蒿莫名有些心虚,本来严格知和李家关系更好,可现在两家房子近,爸爸又在粉条厂上班,现在反而是自家人与严格知联系比较多。自己又穿上严格知买的衣服,总觉得与他有些隐秘的联系似的。

  可李晓路看起来她并不在意,她快走几步和他们并肩而行,笑呵呵地说:“真是你,我瞧着背影像你,没想到真是!你这件衣服是不是格知哥带回来的那件?看起来很衬你。可是你看我这个,是不是显得特别幼稚啊?”说着,李晓路眼睛飞快睃了一眼杜如蒿兄妹。

  “怎么会幼稚呢?这个衣服也很衬你,显得特别可爱。”杜如蒿忙安慰她。杜如峰笑着看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

  “真的吗?”李晓路睁大了眼睛,显得很不自信,“还是我妈说新衣服保暖,非要我穿。我姐也说给我买了一件,快邮回来了。”说着,她还拉拉衣服口袋。

  “你看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杜如蒿说着,伸手摸摸李晓路头上那只可爱的卡通猫头,像想象中一样柔软温暖。

  “如峰哥,你说呢?”李晓路又向杜如峰求证。

  杜如峰也抻手摸了一把李晓路帽子上那颗猫头,“如蒿说得没错,很可爱!”

  杜如蒿发现李晓路脸上飞起了一朵可疑的红云。咦?这是什么情况?想了想,她还是决定静观其变。

  ☆、第52章

  时间一天天过去,直到快放寒假了,杜如蒿也没见李晓路有什么异样。

  至于自家哥哥,杜如蒿觉得也许贫苦家孩子更懂得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珍惜现有的机会,不会把时间放在还属奢侈品的感情上,所以哥哥表现在外也没什么异常。当然,也许是哥哥心里也会有青春期男孩对异性的好奇好感,但他掩饰得好,自己看不出来?反正兄妹两人时常同进同出,也没见杜如峰对别的女生另眼相看,杜如蒿就把这个事情丢到了脑后。

  这天吃完晚饭做过家务,严格知几人在闲聊。难得第二天不用上课,杜如蒿懒洋洋地依在沙发上看电视。杜家的沙发是一套布艺的,比较舒适,如果只余自己家人,杜如蒿都想躺在沙发上了。重生一回,也许是事事皆顺,让她多了几分懒散,不再像根时时崩紧的弦。

  隔了十几年的时间去看过去的电视节目,除了那些经典的,如初版红楼梦,很多节目她都觉得简陋。特别是那些娱乐节目,让人没多少看的*。杜如蒿拿着遥控器,不断地在换台。

  陈松枝看到了,说她一句,“你这孩子,看什么呢?换来换去的,不想看的话一会儿还让我看《戏说乾隆》好了。”陈松枝对这部剧一直是热情不减。

  “好,一会儿开始了我叫您。”杜如蒿自然答应。不过,说到这个剧,就让人想起主演郑少秋,他和肥肥结婚时还不名一文,成名后两人却以离婚结局,让人唏嘘。自古红颜多人爱,却又有谁会爱你苍老后的灵魂呢?

  呵呵,再美的爱情也经不过现实的风雨,好在自己这一世只想着家人安康,生活富裕,不会像真正十七八岁的少女一样对此心怀憧憬。没有希望,也不会有失望,这样想着,杜如蒿调到一个介绍自然风光的节目上开始看起来。

  在一旁的严格知含笑看杜如蒿母女的互动,在他眼中,这才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和家人的关系,不像自己那个冰冷冷的家。可眼睛余光中,他突然觉得杜如蒿整个人充满了一种沧桑感,好像她经历了许多,初看电视的懒散也为一种寂寥代替。

  发生了什么呢?明明刚才她还好好的!

  明明是温柔善良的一个女孩,经历单纯,有时候却觉得她饱经风霜。

  严格知站起来走到沙发边坐下,与杜如蒿一尺之遥。

  “自然风光往往让人平和,你喜欢吗?”他明知故问。

  “还好吧。”杜如蒿笑了下,又恢复了以往那种温和沉静,她指着电视里的一种水果道,“格知哥,你看这种水果好奇怪,竟然叫释迦,和释迦牟尼一个名字。”前段时间,严格知要求杜如峰兄妹和李晓路一样,都称呼他格知哥。

  随着杜如蒿的话,严格知才把视线转移向电视方向。电视里的释迦果一闪而过。不过严格知知道这是热带的一种水果,果实比拳头大些,外表布满了一个个凸起,看起来像画像上释迦的头部。“这种水果又叫佛头果,就是因为它的外形才有了这个名字。”他给杜如蒿介绍。

  前世今生,这是杜如蒿第一次这么仔细看释迦果,看严格知还挺熟悉的,她又问他了一些它的情况,只当长见识了。两人闲聊一会儿,严格知说有事就和杜家人告辞了。

  回到住处,严格知把外套脱下挂在衣架上,开始拔打一个电话。“大李,帮我快运两箱释迦果过来。”

  “你这家伙,是不是不寄东西,根本就想不起来兄弟?”大李假装抱怨。

  “就是当你是兄弟,这才有事就想着麻烦你,回头我也有礼物给你,我们这里的粉条非常不错,别的地方很难吃到这么正宗的。”严格知也笑了。大李是他大学同学,正好是南方的,那时候经常和他们吹嘘南方水果的多样性。

  三天后,杜如蒿和杜如峰回家的时候,就见到父母正围着一箱东西在看。弯腰换着拖鞋,她问道:“爸,妈,你们在看什么?”

  “格知他同学给他寄的水果,他吃不了,给咱们了一箱,我和你爸正看稀奇呢,没见过这样长得奇怪的水果。”

  听得妈妈这么说,杜如蒿有种预感。果然,她走过去,看到箱子里装的正是那天看电视看过的释迦果。是因为那天看电视时自己觉得这种水果奇怪,所以他才买的吗?可想想杜如蒿觉得不可能,严格知天天正事都忙不完,哪有这样的闲情逸志,应该只是凑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