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恶毒小姑子(穿书)第39节(2 / 2)


  进了屋迟梅宁发现程子阳不大的屋子里铺满了红彤彤的对联,一问才知是村里人过来央他写的,因为腊月二十八他们订亲,大家伙便没过来麻烦他,一直到昨日下午,村里人陆陆续续的上门,程子阳也不好拒绝,便写了一下午,今日早上又起个大早起来继续写。

  迟梅宁瞧见他眼底的血丝心疼道,“还不如直接推了呢。”

  程子阳笑道,“他们可是付了钱的,为了铜板也得好好写啊。”

  迟梅宁一听才知,程子阳写这些对联是收费的,一副对联十五个铜板,另外送一个福字,这年头大家在大门口贴一副对联就非常好看了,大过年的也不在乎这几个铜板几乎人人都来写。她粗略数了数,这一屋子少说也有几十副,除却本钱,其实也赚不了多少钱。

  “也没多少啊。”迟梅宁道,“要不我帮忙写?”

  程子阳笑,“你敢写了贴出去吗?”

  迟梅宁知道自己字迹不好看,讪讪道,“不敢。”

  看着他还有一摞要写迟梅宁也不在这打扰他,拿了迟家要用的便告辞离开,再见面就是新的一年了。

  回到家迟梅宁免不了把程子阳写对联这事儿说了,迟老太奇怪道,“他每年都写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他们孤儿寡妇在村里住着李氏唯恐村里人排斥他们,对这样的小事又怎么会拒绝,别说人家给了铜板了,就算不给李氏恐怕都能答应。”

  迟梅宁一打听才知程家居然是外来户,在李氏怀着身孕的时候便住了过来。

  迟老太说起来就唏嘘,“那时李氏年轻漂亮,大概也就十五六,水灵灵的一看就不像乡下姑娘,挺着个大肚子被个穿着讲究的人送到这里来,要不是因为里正亲自将人送来并嘱咐村长好生照看,就李氏那模样早就让人抢走了。”她说着似乎眼前又回到二十年前,“过了几年附近的光棍儿见她一个妇人带着孩子,以前那有钱人也不来了,只当她被人抛弃了,就想将她娶回去,一个两个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被李氏硬生生拿棍子打了出去。李氏看着温柔,逼急了也眼红,当时啊她当着全村人的面红着眼睛发誓,谁再来逼她,她就带着儿子一起上吊,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清溪村逼死孤儿寡母。”

  听到此处迟梅宁倒是有些佩服李秀娥了,那时候李秀娥十五六,她上辈子十五六的时候在哪里?背着书包上高中呢,哪能想到一个十五六的姑娘挺个大肚子在乡下过日子了。

  迟老太回忆起来就没完没了,“自打那以后啊这才渐渐的没人上门了,

  程子阳也大了,偷偷去老秀才家偷听他念书,后来李秀娥就勒紧裤腰带将他送进了镇上的学堂。才有了如今的程子阳。”

  “梅宁啊,在家你咋样都行,但你婆婆不容易,嫁了人与她好生相处,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程子阳啊。”迟老太一辈子不讲理也护短,但在李秀娥这件事上是的确佩服李秀娥,十五六就守寡一守二十年何等的艰辛。若是她年轻的时候没了男人,她指定早早的就改嫁了。

  迟梅宁嗯了一声,难得乖巧道,“我知道了娘。”

  一个女人活着不容易,更何况是古时候的女人,礼法大于天,再开放的风气也对女人苛刻。就像她几次与程子阳独处,若非家里人护着被人发现定要说她的是非了。

  唏嘘完了,继续忙碌过年,到了傍晚,年夜饭做好,一家老小齐聚一堂。

  穿越过来的第一个年就这么开始了。

  第44章 离别

  今年的年对迟梅宁来说意义不一样,对迟家人来说也是不一样的。以前迟家日子过的好些可也顶多炒个肉菜再包顿肉饺子,像这般猪肉炒上一盘,肉骨头炖一锅,羊肉炖一锅,还有油汪汪的青菜,别说在乡下就是在城里那也是不差了。

  大人小孩吃的满嘴流油,偏偏吃了还舍不得擦,吃了饭小的们一溜烟出去显摆了。大人也不放过这机会,马氏和钱氏还好些,黄二花则和迟老太默契的出了门,一个往左一个往右趁着天没黑找相熟的人吹牛听奉承的话去了。

  迟梅宁手里扛着一卷煎饼里面卷上辣炒肉丝香喷喷还有嚼头别提多好吃了。穿过来的时候迟梅宁最喜欢的大概就是煎饼了,不过家里不舍得白面粉,往常烙的都是掺了玉米面和地瓜面的吃起来不如纯面粉的香,这日子好了,迟老太也舍得了,专门给她烙了一些纯面粉的,一咬拽的老长嚼起来累的腮帮子疼,但是又特别好吃。

  之前迟老太还拿猪油抹煎饼上撒上一点盐,就这么吃起来都香的很。

  一卷煎饼吃上肚子也饱了,迟梅宁不喜欢出去就坐在炕上嗑瓜子,直到困了便回屋直接睡觉。

  守岁什么的,她才不干呢。

  第二日一早她是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醒来的,外面吵吵嚷嚷的迟梅宁也就没再继续睡,起来兑水洗脸,那边程子阳便过来拜年了。

  迟老头和迟老太笑眯眯的叫他起来,还从袖子里掏出一个荷包来,“拿着,这是压岁钱。”

  程子阳哭笑不得,“大娘,子阳都二十一了哪能再拿压岁钱,不妥。”

  迟老太眼睛一瞪,“长辈给的你就拿着,你大娘有钱呢。”

  一旁的迟老头也道,“这老婆子你不拿着又得骂人,你快拿着,她有的是银两。”

  闻言程子阳便没再推拒将荷包收了起来,迟老太朝迟老头嗤笑一声,“老娘有钱都不给你。”

  迟老头讪讪的躲一边去不说话了,这老太婆越发的能耐了。

  迟梅宁过去揽着迟老太胳膊道,“娘,那我的压岁钱呢?”

  迟老太拿手指头戳她,“少了谁的还能少了你的。”然后又掏出

  一个递给她,迟梅宁捏了捏像是碎银子,顿时乐开了花。自己有归有,但从她娘手里拿压岁钱还是高兴啊。

  跟爹娘要完压岁钱迟梅宁又把手伸到程子阳跟前了,“我的压岁钱呢?”

  程子阳瞧着她白嫩嫩的手无奈的笑了笑然后掏出一个小荷包来,“给。”

  迟梅宁美滋滋的收起来,嘴里道,“这还差不多。”

  一旁的迟老太嘲笑她这么大了还找未婚夫要压岁钱不知羞,迟梅宁理直气壮道,“我这是提前培养他有钱给媳妇的自觉性。”

  屋里因为她的话顿时笑做一团,一会儿的功夫几个孩子都过来了,程子阳便起身告辞,迟梅宁将他送到门口,程子阳问她,“你是不是该去我家拜年?”

  迟梅宁有些不好意思,“待会儿就去。”

  程子阳嗯了一声,“那我在家等你。”

  迟梅宁瞧着她走远转身回转,屋里迟老太正给小辈们发红包,见此情形迟梅宁也不甘示弱回屋翻出几个缝的蹩脚的荷包一个里头装上十个铜板拿了出来,“来来来,做姑姑的发压岁钱了。”

  迟兰还好些总归是大了,迟松林和迟山林还有迟菊却分外高兴,他们小孩子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个铜板最喜欢的就是过年的时候大人发压岁钱了。

  迟山林小脸红扑扑的,“小姑,你会给我十两吗?”

  迟梅宁一听便知道是黄二花教他的,也不恼,随口道,“你小姑十两不给,十个铜板要不要?”

  迟山林过了年刚五岁并不知道铜板和十两的区别,想了想就点头,“要的。可我娘说……”

  “你娘说了不算。”迟老太当即打断他,“这个黄二花刚消停两天又想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