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6节(2 / 2)


  其他人听着哎呀,好感动人啊,腿不好了啊。这么高这么俊的年轻人,腿不好了啊,真可怜啊。

  姜琳悄悄地戳戳程如山的腰,让他注意点,别总耍贫。她发现两人熟悉以后,他在她面前有时候也会带点孩子气,估计被大宝小宝和文生传染了。他们随着人群往里走,到了暗处,姜琳突然被他拖到一边。

  她刚要问干嘛,却被他压在怀里吻住。

  姜琳:边上还有人走动呢!

  姜琳被他紧紧地扣在怀里,亲得差点缺氧,直到入场的人越来越少才被他揽着进去。

  姜琳舔了舔嘴唇,低声:“你太过分啦。”

  又不是人家没结婚的小年轻,跑到这里来偷亲,他俩虽然白天人多没机会卿卿我我,可晚上还是睡一起的好吧。

  程如山低笑,只牵着她的手往前去找位子。

  很大很空阔的放映厅,几十排座位,虽然有灯依然黑乎乎的,要弯腰低头才能看清椅子的坐号。

  虽然两人是夫妻,可这时候的保守民风,让姜琳有一种和人跑电影院来偷情的感觉。

  程如山太浪了!

  夫妻俩在床上都不够他浪的,非要跑到电影院里偷偷摸摸,哦,光明正大地浪。

  电影放的是去年上映的《第二个春天》,讲的是苏联援助到决裂,我国海上军工事业的浮沉。虽然口号严重,阶级斗争贯穿全片,姜琳却看得津津有味。

  等电影散场,他们步行回汽配厂,路上姜琳问程如山:“好多电影里都有特务,咱们斗争这么严格,哪来那么多特务啊?”

  程如山牵着她的手,“有啊,有潜伏多少年的,有空投来的,有渡海来的,还有海外归来的,尤其在最南边特务比较多。”

  姜琳笑起来,“说得好像你知道一样。”

  程如山笑了笑,“快走,还得回去跟看门大爷说说好话呢。”

  ……

  第二天徐爱梅和姜东渐休息。

  等吃过早饭,上班上学的走了以后,他们就去新房子那里看看。孟凯平家已经搬走,建秋家也正在搬,这时候也没什么东西,上班之前左邻右舍帮忙搬搬差不多就搞定。

  “老姜,恭喜你们啊,终于搬大屋子啦。”

  老郭家站在一边,羡慕地看着那正房,他凑到姜东渐跟前,笑着递烟,“姜大哥,来抽烟。”

  姜东渐:“我不吃烟。”

  家里经济条件紧张,哪里还吃烟,有那钱给孩子买点零嘴多好。

  老郭又要拉他家去沏茶,姜东渐道:“老郭你别忙活,我还得去看看呢。”

  老郭道:“姜大哥,你看我家七八口人就挤在这小屋子里,我老娘八十多了,腿脚不好,老寒腿怕冻。住在东边这厢房里,没有一天舒服的。”

  姜东渐:“老寒腿是难受,我们老二天一冷就咳嗽,也难受着呢。”

  老郭叹了口气,“是呢,你说老人家多少难受了。姜大哥,你能不能……”

  不等他说呢,姜琳凑过来,笑道:“郭叔叔,你们说什么呢?”

  老郭立刻笑道:“琳琳真是越长越漂亮,找男人也好,孩子又乖又俊。真是好福气。”

  姜琳笑了笑,“谢谢郭叔叔。”她对姜东渐道:“爸,这房子可是一大家子的,你自己说了可不算啊。”

  别让人家一忽悠就做好事,要把这房子让给人家。

  姜东渐脸上一热,忙道:“我知道的,你郭叔叔和我聊天呢,没说换房子。”

  老郭脸上顿时讪讪的,还不等说就被姜琳戳破,总有些不好意思。人家摆明着不同意,他再说可就是死皮赖脸招人膈应,他就岔开话题说别的。

  被姜琳这么一打岔,这事儿没开始就被掐灭,其他人也不知道。

  看完房子拿到钥匙,徐爱梅建议陪着闫润芝老两口带着孩子们去附近公园逛逛,然后一起去逛逛国营菜场、买菜,交流一下买菜的门道和趣事。

  徐爱梅对闫润芝道:“要是你们也进城来就好了,咱们也能作伴。”

  闫润芝笑道:“进城比登天可难呢,我们那里只有城里下乡呢,还没有乡下能进城的呢。以后等你们退休,你们去乡下住,我们乡下地方宽敞,人少得很。”姜二哥和姜兴磊都没工作,过两年徐爱梅退休,可以让一个儿子接班。

  这时候正式工是可以接班的,所以除非有人犯错被夺工作或者多出别的工作岗位,一般都不要外人进厂,就算招工也是面向高中毕业的学生。

  等他们买菜回家,发现姜琳和姜兴磊在家,姜琳正在说给他们在新家设计一个锅灶的事儿。

  大宝小宝立刻跑过来,“妈,明天我们去参观大舅二舅的工厂好不好?”

  汽配厂他们昨天参观过,还想去无线电厂看。

  无线电厂五六十年代是军工厂,六十年代后期才转为民用,如今生产各种收音机等民用产品。大宝小宝特别好奇,想去看看,而且大舅真的答应要送他们一人一台收音机。要成品没那么容易,政策很严格,姜大哥买零件自己组装,反正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

  姜琳:“你们去,明天妈和爹要帮外婆垒个锅灶。”

  姜琳又拿了五十斤粮票给徐爱梅,“妈,这是程如山给你的。”

  徐爱梅:“怎么给这么多?你们就住五六天,三十斤足够的。”

  姜琳:“妈你就拿着吧,我们在乡下有土地,粮食比城里容易得。”

  徐爱梅想家里人多吃饭的确很紧张,也就收下。

  闫润芝问晚上做什么,今日她和徐爱梅一起做饭。

  姜琳瞅瞅外面那只公鸡,“我掐指一算,今儿适合吃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