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节(2 / 2)


  聂卫民怂兮兮的:“要说多少遍我有搞定你才信?”

  “你如果不想我上班,我会呆在家里,专门照顾你们仨。”

  “那你还是基地第一家属吗?”

  “不是。”

  “这不就结了?放心去吧,我能照顾好他们的。”颓兮兮的小家伙,一会儿像个娘娘腔,一会儿又满身的男子气概,一幅看穿了陈丽娜所有虚荣心的样子。

  陈丽娜揉了把他的脑袋,他没反对,于是她又拍了把他的小屁股,小家伙顿时红了脸,转身就跑了。

  要出基地大门时,居然迎上了高区长的上海牌小汽车。

  他带着秘书,也才从矿区赶来。

  “小陈啊,你也是咱们共和国的大学生,有理想,想干事业,这个我明白。为了能替你扫平道路,这个春节,我专门了解了一下农场的情况,我得提前给你打个预防针,只怕很不好管理。”

  也正是因为怕不好管理,高区长才会特地赶来,陪她一起走马上任,想给她保驾护航。

  “你要干不下来,还有贺敏呢,为人可靠,踏实能干,我会从大庆想办法把他调过来,所以,要不你就先试试?”

  嗯,这要拿不下来,替补马上接任地,她立马就得回来吃粉笔灰。

  “知青好管理,难的是那些搬迁户们,没文化,又野蛮,只注重眼前利益,看你文绉绉的还小,又是个大学生,估计要给你难堪,现在的形势不好,工农兵最大,你凡事要忍,要让,要跟他们好好谈,知道吗?”

  眼看到农场大门了,陈丽娜放向盘一打,却是直奔白杨河畔。

  “小陈,咱们不是该去农场,那边刘解放还得跟你办交接呢。”

  “区长,我想带您去看看白杨河,然后计划一下,怎么开渠引流,用白杨河的水,浇灌农场的土地。”

  “白杨河低而农场高,沿途又全是沙漠,辟渠,那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咱们可没那么多经费来引渠啊。”

  “咱们可以开挖坎儿井,高区长来自东北,怕没去过吐鲁番吧,您该去看看吐鲁番的坎儿井,那是全世界唯一的暗渠引水工程,吐鲁番炎热,地面上干燥无水,但葡萄产量却是整个边疆第一,并不是因为葡萄种植不需要水份,而是因为,早在汉朝时期,那里的人就发明了坎儿进,用暗渠灌溉土地。”陈丽娜说。

  高区长咦的一声,侧首看着她,仿佛头一天认识她一样。

  结果,她说着又从引擎盖上抽了一沓信纸下来:“这是我写的农场五年发展规划书,请领导查阅。”

  货真假实的大学生,跟那些工农兵,红专生就是不一样啊,高区长叹气折服。

  到了白杨河畔,高区长就见一群破破烂烂,但是解放装的上衣口袋里全都佩着钢笔的,文质彬彬的中年人,不用说,全是下放来改造的教授,专家门嘛。

  听陈丽娜一个个的介绍,顿时腰弯了不少,双手伸过去,就去握这些老知识分子的手。

  从分析土壤的专家,到搞嫁接的教授,再到改良种子的工程师,一群黑五类背靠雪山,脚踩戈壁,陈丽娜要替矿区解决温饱的团队,已经初见雏形了。

  而农场里,黄花菜头顶灰筐子,孙多余躲在大门口,身后还有一群围观的,看热闹的村民们,正等着要给陈丽娜个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