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168节(2 / 2)


  好巧不巧的,旁人的升迁都好办, 唯独在穆空青这儿卡住了。

  穆空青原本是从五品侍读学士, 兼任正五品户部郎中。

  这从五品的侍读学士再进一步,便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 现在的内阁阁老文大人的位置。

  而正五品的户部郎中若要再进一步, 那便是正三品的左右侍郎。

  这步子跨得太大,别说底下人了,就是龙椅上那位,也不敢这么将人拔起来的。

  可不调也不行。

  若论起升迁速度来, 军功一向是平步青云的代名词。

  穆空青这回和那位付大人一起琢磨出来的东西,那在围剿北蛮时可是立了大功的,那位姓付的钱粮官都连跳五级了。

  穆空青的功劳是不及他,但也不能只给人升个半品啊。

  若是往常碰到这种情况, 上头又无特殊指示的话,吏部要么就将人往五寺调,要么直接外放做知府。

  但很显然,外放这条对于穆空青是行不通的,甚至连穆空青身上的兼任都得给他留着。

  陛下明令穆空青主司船引一事,要是吏部将人给弄走了,这不是同陛下作对吗?

  吏部左侍郎挠了几天头发,决定把穆空青往大理寺调。

  正好大理寺的头头是这家伙的岳家,给个正四品少卿,于情于理都合适得很。

  结果没等吏部将辛苦几天的劳动成果递上御案,龙椅上那位便亲自开口了。

  令穆空青升通政司正四品通政,兼任户部郎中。

  通政司,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更兼勘合关防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实封建言、陈情申诉及军情、灾异等事(1)。

  整个大炎上下,凡是走正常流程递交的奏折,都要经过通政司的手走上一遭,而后才会到文渊阁、到陛下的御案前。

  通政司使乃是正三品,在满朝权贵面前算不得位高,但绝对的权重。

  能入通政司的官员,必是得了陛下信重的。其地位超然,恐怕也只有提督学院那群门生遍朝野的家伙能比了。

  而穆空青升任通政司通政的旨意,也在除夕夜宴开始之前到了穆府。

  连同这升迁的旨意一同送到的,还有新制的四品官服,并秦以宁的四品诰命服。

  除夕,宫中设宴。

  凡皇室宗亲、超品勋贵、朝中三品以上大员,并此次领军北征的主要将领,皆于除夕入宫赴宴。

  而穆空青和付大人作为此次改造火器的主要人物,也得了参与此次宫宴的资格。

  穆空青还是头一回入宫赴宴,秦以宁倒是跟着秦老大人去过,但那也是她幼时的事了。

  倒是秦老大人对此颇有经验,直接派遣了秦家的马车来接人,让穆空青夫妇二人同他一起入宫。

  穆空青先前还觉得犯不上,不过是入宫罢了,何至于要秦老大人一路看护。

  待到了宫门口,瞧见那排出去长长一溜的马车时,穆空青才明白过来。

  这赴宫宴与平日里上朝不同。

  上朝时,宫门口往往都有御史盯着。若遇衣衫不整或形容不端者,保不齐便要被记上一笔,所以那马车停哪儿便是哪儿,人也是爱来多早便来多早。

  可宫宴不行。

  宫宴的默认规则,可以说是入宫越早地位越高的。

  受宠些的皇室宗亲,往往于宫宴开始前几个时辰便要入宫,同宫中各位贵人们谈天叙事。

  那不受宠的虽不会去得多早,但也不能同大臣们一起入宫,所以便只提前一两个时辰,在紫禁城里轮番请个安,也就差不多了。

  接下来便是身上带着超品爵位的勋贵们了。

  该说不说,大炎开国至今,勋贵们大多都和皇室沾亲带故,不是你家出过贵妃,便是他家娶了公主。无论是从品级上来看,还是从亲疏远近来说,这勋贵们入宫早些,也都是合情合理的。

  最后一波到的,才是穆空青这样老实打工的臣子们。

  臣子们碰到这种情况也是无奈。

  去早了吧,若是入宫,宫中的主子们都忙着同自家亲戚叙话。若是不入宫在外头等着,那也属实是有点儿跌份。

  可若是一不小心来晚了,那仕途基本也就到此为止了。

  于是这么一级一级轮下来,入宫赴宴的臣子们,也有了一套默认的规矩。

  例如紧跟在勋贵后头的那一批,必定是三公三孤、六部阁老这类或地位超然、或实权在握的。

  再往后一数,那便得是如通政司使、左右都御史这等帝王心腹。

  包括秦老大人这个大理寺卿在内,都属与默认第二批入宫的臣子。

  若是像穆空青这等破格赴宴的晚辈自个儿来,那不仅人要落在最后头,马车估计也是停得最远的。

  不仅要抓紧时间步行赶路,还得保持风度未免御前失仪。

  穆空青听着秦老大人给他讲解这些默认规则,心情那叫一个复杂。

  难怪都说官场人脉至关重要,就拿这宫宴来说,若是无人提点,他区区一个四品官的车架,说不准就停在哪位一品大员的前头,然后便不知不觉地将人给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