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160节(2 / 2)


  不知忙碌了多久,天色渐暗,北蛮大军也已退去,厮杀声停下,只有伤兵的□□隐没在呼啸的北风中。

  穆空青揉了揉突突直跳的额角,随手攥起一捧雪擦在脸上。

  刺骨的寒意让他瞬间清醒。

  穆空青长舒一口气,又向城墙的方向走去。

  漠北气候干燥,即便是在低温的环境下,水泥的凝固速度也非常快。

  为了不造成浪费,在修补完城墙之后,余下的已经搅拌好的水泥被调成了砂浆。

  城墙上的将领举着望远镜时刻观测北蛮动向,而兵卒们则被用麻绳捆绑着吊下城墙,将一桶桶砂浆倒进白日里被炮火轰开的地方。

  一夜过去,城墙的厚度半分不减。

  若不是那颜色深浅有别、被炮火轰出的坑洞处也填补得有些凹凸不平,这城墙瞧着,还真同先前没什么差别。

  而穆空青也终于可以稍喘口气了。

  此次北蛮退军后的第三日,第二批援军抵达。

  与第二批援军一同抵达的,还有从京城和津沽运来的水泥,以及西北大军已经动身的消息。

  同时,在距离漠北数十里外的雁北城中,有夜不收回禀,在城外发现了大量马匹的行迹。

  这会儿的事务有谢青云一人便能主持,穆空青偶尔得空,也会去穆白芷那里帮个手。

  然而他见得越多,就越是坚定要改进火器的决心。

  在穆空青看来,猛兽提出的和平才叫做和平。而羊羔心中的和平,不过是等待屠刀落下的过程罢了。

  正如大炎的火器和军队冠绝周边诸国时,不就有了大炎百年太平?

  而穆空青作为一个对枪械没什么研究的人,他所能够想到的最直接的,便是关于现有火器的弹药问题。

  穆空青在穆白芷哪儿也不是白待的。

  他发现,如今虽然已经有了燧发枪的出现,但这些火器所用的子弹大多还是铅弹。

  要用如今的火器直接取人性命,便只有打中要害,或是等对方伤口感染不治身亡。

  但后世的子弹,包括榴弹等物,大多是中间镂空,装填有火药等物。

  在被发射或投掷出去之后会迅速炸开,内部的填充物溅射而出,造成更大的伤害。

  穆空青在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也曾犹豫过许久。

  他在屋内坐了一夜,满脑子都是穆白芷手下焦黑的腐肉,以及士兵们痛苦的哀嚎。

  热武器的飞速发展,再加上大航海时代的提前到来,所带来的必然不只有经济上的交流。

  今日的北蛮,在穆空青的眼里,就像是他前世所熟知的那些国家的先锋军。

  战争一旦发起就必然只会两败俱伤,若是可以,穆空青希望天下太平。

  若是不可以。

  伤得更重的那个,也绝不会再是他脚下的这片土地。

  穆空青的思路逐渐明晰起来。

  这里是大炎,是历经百年和平,又有圣明君主,国力还算鼎盛,堪称国泰民安的大炎。

  大炎曾经的百年和平是怎么来的,如今就再复制一遍。

  只不过这一次的范围,就要从这片大陆的周边国家,扩展到海洋的另一边,大陆的最西端了。

  第112章 一件火器

  在漠北城内的水泥窑走上正轨的时候, 来自京城和津沽的水泥供给便停了下来。

  运送水泥的车队转向了漠北周边诸城。

  北蛮在漠北城下已经耗了快一个月了,眼看着漠北城的城墙不仅没有摇摇欲坠的架势,反而越来越坚固了, 北蛮将领的信心也逐渐开始动摇。

  朝廷也清楚, 漠北城可能钓不住北蛮多久了。

  为防北蛮狗急跳墙, 见漠北城久攻不下便转道去往其他城池, 朝廷在确认漠北水泥窑中产出的水泥,已经足够漠北城修补城墙所用之后, 便令临近城池趁此机会加固城墙。

  与此同时,穆空青带来的简易望远镜,也被批量派发给各小队的将领。

  这些小队趁夜色悄然出城,待到天亮之后, 将绕过漠北城侵入大炎境内的北蛮士兵一一揪了出来。

  三日后出城的小队传来捷报,漠北城方圆二十里之内的北蛮士兵,已经被尽数清扫干净。

  北蛮攻城的炮火声终于在三月初停下了。

  而后一连数日, 都再没有再起战火。

  有夜不收回禀, 北蛮大军已经后撤数十里,退回到了极北平原上。

  穆空青听到有人说是北蛮的家底终于耗光了。

  但他知道不可能。

  北蛮既如此来势汹汹决意掀起战乱, 怎么可能只储备这么点儿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