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153节(2 / 2)


  秦以宁蹙眉:“你问这个是做什么?是烧出这样颜色的渣滓之后,玻璃便不能用了吗?”

  穆空青拿起桌上的镜子打量了片刻,笑道:“这玻璃能不能用我说不好,但烧出的渣滓,却可能会有大用。”

  兴许水泥在一时半刻间无法带来如镜子、玻璃一般的巨额利润,但这二者于国于民的作用却是天差地别。

  秦以宁虽不知穆空青所言何意,但却问道:“可要直接将那匠人带来京城?”

  穆空青点头:“自然是要的,连带那渣滓也一起送来。那匠人是自家的人吗?于广粤可还有亲人?”

  秦以宁摊手:“玻璃厂中的匠人都签了身契,至于他亲人在哪儿我就不知了。横竖我年后还得再去一趟,有这来回送信的功夫,不如等我到了广粤之后将人查清楚了,再给你送回来便是。”

  穆空青思忖片刻道:“这样也好。”

  水泥于国家基建方面的重要程度不是玻璃可比的,如无意外的话,这位匠人日后八成会全程参与水泥的研制,自然需要将人的底细查探清楚。

  该说的事情都说完了,秦以宁起身理理裙摆:“快到年关了,我去瞧瞧别人家的年货办得怎么样了。”

  至于为何要关心别人家的年货?

  那自然是因为,这年货的卖家,正是她自己了。

  有了先前穆空青的那波人情送出去,玻璃的大名在京城达官显贵之间已经无人不知晓了。

  而秦以宁回来好几日了,却硬是压着庄子上的货物不让往城里运,对外也只说是制造不易,须得再多些时日。

  她等的便是这临近年节,各家都开始采买的时候。

  与此同时,穆空青在得了秦以宁的准信之后,心里对这批玻璃能赚到多少银子也有了数。他开始遣人在顺天府各处打探,寻找适合建厂的荒地。

  今年的除夕,便在这忙忙碌碌的氛围中悄然而至。

  第107章 一道军情

  穆府人口不多, 年却过得热闹。

  除夕放鞭炮,穆空柳非要自个儿去点火,气得孙氏要揍她。

  如今的鞭炮没什么杀伤力, 点了不过听个响, 穆空青瞧穆空柳眼巴巴的模样实在可怜, 一时心软就放她去了。

  谁知道穆空柳小姑娘说话时胆大动手时胆小, 她不敢直接捏着引线点,便只能站得远远地伸胳膊, 用手上的线香去碰引线。

  这下儿可好。

  旁人点鞭炮,引线都是从头开始燃,带鞭炮炸响了,人早就离远了。

  可穆空柳运气差, 正正撞上了引线的尾巴根儿。

  这头刚见引线燃了,那头鞭炮就开始响了,吓得小姑娘直往穆空青背上蹿, 换来了秦以宁和穆白芍的一通无情嘲笑。

  鞭炮放完了, 秦以宁一挥手,下人们搬来了几大箱烟花, 统统堆到了穆府的后花园里。

  秦以宁和穆白芍受了穆空柳的启发, 一人拿了一支线香,雄赳赳气昂昂地要去点烟花。

  说来也是巧,秦以宁和穆白芍这两人,真要算起来, 其实才是第二次见面。

  然而人与人之间兴许真的有那么几分缘分吧,只短短几天,两人便迅速相熟了起来,大有抛开穆空青直接拜把子的架势。

  今夜无月, 四绽的烟火照亮了夜空。

  大伙儿全部聚在湖心的亭子里,早早升好的火炉放在亭子正中央,散发融融暖意。亭子的四周被围上了毛毡防风保暖,只留出一片看烟花的地儿来。

  秦以宁和穆白芍将引线点了,又飞速跑回到温暖的亭子里,看外头焰火升空。

  秦以宁和穆白芍两人先前图方便,便将大氅给去了。这会儿停下动弹了,习惯了漠北严寒的穆白芍没事,秦以宁却是给冻得够呛。

  穆空青看她一边冷得直搓手,一边满脸兴奋、满心满眼都是烟花的模样不由无奈,只能自个儿取了大氅给她裹上。

  秦以宁察觉到身上一暖,再一低头,只觉得那大氅上仿佛带着一股墨香。

  翻过年关,穆空青派出去寻找荒地的人传来了消息,说是津沽城外有一片下等田,荒了好些年。

  穆空青在拜完年后特意去看了,那片地离京城不远,快马加鞭不出一日便可抵达。

  地方够大,离城池村镇都有一段距离。

  主人家一听是穆大人有意,开出的价格几乎是半卖半送。只说这地方荒久了,又偏僻,佃都佃不出去。若非有人来问,他们都不记得家中还有这片地。

  这主人家怎么说都不愿提价,这片地又确实合适,穆空青索性便应了他们报的价。

  只是穆空青也不想在这种地方欠人情,所以回头便吩咐人将差价按市价折成玻璃,直接给人送上门去了。

  如今这玻璃可是好东西。

  若只是论贵,那百两银子一片的价格,对于京中权贵来说,还真算不得什么。

  主要是这东西在秦以宁的把控下,已经被炒得有价无市,求购无门了。

  先前有穆空青往宫中送的那一批,后头又被他当人情送出去了不少,打头的便是文大人和钱大人两位内阁阁老,再加上平远侯府也得了几片,这可都是摆在众人面前的活广告。

  秦以宁在年前压着出了一小批,不竞价不提价,卖完了就是卖完了,叫人有钱都没处花。

  而秦以宁存下的这批货,又叫她转手就同内务府搭上了线,大半的产出都叫皇室宗亲给包圆了。硬是叫人恨不能求着她来一场价高者得,谁家还缺这点儿银子了不成?

  看在年关将近,大伙儿都着急上火地置办年货的份上,秦以宁也只好百般为难地照办了,同时还声明只此一次,后头再不竞价。

  旁人在心里怎么想的没人知道,至少这大面儿上是一边砸钱一边夸,说这穆夫人当真是心善又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