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开局继承博物馆第147节(1 / 2)





  “不行,我要笑出腹肌来了,乾隆到底干没干过一件好事啊?”

  “馆长快翻开来!给朱八八看!”

  “期待朱八八看画像,想来到时候暴打乾隆小组成员又+1”

  吴普没有让观众们失望,在朱元璋他们的期待目光中准确无误地翻到朱元璋相关的画像。

  他只是在画像上按了两下,面前就出现了画像的光屏投影,那投影比书上更大更清晰,方便阅读者更好地观察画中细节!

  朱元璋赞叹不已:“不错,这样看多清晰!光是捧着书看的话,有些插图还真看不太清楚!”

  吴普先放出来的两张分别是朱元璋壮年和老年的画像,大伙看看画又看看朱元璋本人,还真看出几分相像来。

  苏轼他们都知道朱元璋就是本尊,自然不太惊讶,倒是观众们开始刷弹幕表示像极了,怀疑吴普是对着画像找的年轻朱八八!

  不少人催着吴普快往下放。

  吴普当即翻到下一页,把书上的画像放大展示。

  苏轼几人都睁大了眼。

  震惊!

  传说中的朱元璋居然长这样!

  朱元璋本人也很震惊,世上真的有人长这模样吗?

  “这谁想出来的啊?”朱元璋脱口问道。

  吴普说道:“有两个说法,你可以听听看哪个你更能接受。”

  朱元璋连连点头,让吴普给他讲讲,看看到底谁这么大仇这么大怨。

  吴普就给朱元璋介绍起来。

  第一种说法,是乾隆发现这些历代帝后画像时它们已经残缺不全,于是他命令宫廷画师集中力量办大事,名为装裱,实为“再造”。所以后来挂到南薰殿的历代帝后画像,已经是按照乾隆的意思深入加工过的,其中就包括朱元璋这区区十三幅画像!

  朱元璋听着觉得这话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连连点头表示一定是这个混账清朝皇帝干的。

  苏轼看热闹不嫌事大,追问道:“那还有一个说法呢?”

  吴普说:“还有一个说法,是你儿子朱棣干的好事。”

  朱元璋:“…………”

  吴普娓娓说道:“本来你的《明太祖实录》在建文帝时期就写好了,到朱棣上位后又翻出来两次重修,删删改改去掉了许多他觉得不光彩的内容,又添加了一点点离奇的奇异色彩,让你看起来更加神异,更有大帝之姿!据传有那么一段话就是他让人往里头加的,我给你念念吧,大概是这样的:‘上梦人以璧置于项,继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傅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甚异’。”

  朱元璋一阵沉默。

  吴普说:“你听听,脖子上多了一块璧,还长成了骨,听着不就是猪腰子脸?所以说这事儿可能得怪你儿子朱棣,要不是他想让你看起来更英明神武,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往这方向发挥创作才华!”

  朱元璋:“………………”

  现在回去打儿子还来得及吗?

  ……哦,他现在还没有儿子。

  第134章

  图书馆的介绍在朱元璋的震惊之中步入尾声,一路上已经走丢好几个人,跟着吴普走的人早就寥寥无几。最后朱元璋跟着大教育家荀况也抽身离去,就剩吴普和苏轼面面相觑。

  吴普转头和苏轼说:“你也搬过来住好几天了,我们一起给大家介绍介绍两个马上要开放的新区域吧。”

  苏轼也挺想逛逛图书馆的,不过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可以逛,他也没在意,陪着吴普一起走出图书馆,给观众介绍起新一年即将对外开放的度假区和疗养区。

  在离开图书馆之前,无人机还很有仪式感地在馆内逡巡一圈,找到散落在图书馆各个角落的王安石等人。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阅读的偏好也各不相同,有人喜欢独自阅读,有人喜欢低声交流,有人喜欢站在亮堂的地方捧书细看,有人喜欢坐在桌边边读边记。

  只这么几个镜头扫过去,仿佛就组成了一幅漫着书香、韵味悠长的长卷,每一个画面都恰到好处地捕捉到某个人与书籍相会的静谧瞬间。

  “我好像有点懂馆长为什么说这是‘奇妙的约会’了,爱书的人遇到喜欢的书,绝对是世界上最美妙的约会!”

  “看得我都想读书了。”

  “是啊,很久没有看书了,自从有了手机,每天都能接收到各种各样的消息,感觉自己足不出户就知道天下事。上一次捧着书仔细地读,可能还是高三的时候吧?”

  “决定了,周末就去图书馆!”

  “不一定要去那么远,回到家每天拿起书看两页,感觉浮躁的心情也能沉淀下来。”

  “第一次看直播看到整颗心都沉静下来!求官博出壁纸,我想要刚才杜甫他们席地而坐捧着书交流的那张呜呜呜呜!”

  系统有求必应,不仅在拍了一圈后开着无人机出去跟随吴普和苏轼两人登山,还处理出一套高清壁纸发到博物馆官方账号上供网友取用。

  清阳博物馆v:“奇妙的约会”系列壁纸送到~

  这批壁纸是刚才直播时的画面,却又经过仿古处理,画风变得古色古香,分明是镜头拍出来的认,瞧着又像是走近了画里去似的。

  最后一张更是直接连成长卷,把每个人读书时各不相同的动作和神态展现在同一幅画卷之中,让人看完后就很想亲自去这个图书馆走一遭!

  没有看直播的人看到这批壁纸,也瞬间被击中心灵,评论区一下子热闹非凡——

  “一月什么时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