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开局继承博物馆第108节(1 / 2)





  吴普想了想,把灯一开,窗帘一拉,召唤出王羲之与谢道韫来。

  两人都有些茫然。

  吴普把情况给他们简单地介绍了一番。

  王羲之与谢道韫对视一眼。

  只觉眼前的事很不可思议。

  都说王家书谢家诗,王家的书法和谢家的诗文都是一绝,两家结合理应是一段美满姻缘,可惜谢道韫嫁的是王羲之下场最不堪的儿子王凝之。

  王凝之和他爹一样爱搞封建迷信,而且中毒更深,沉迷道教也不学他爹辞官,反而占着官位不干事。

  他一个五斗米教道友、东晋海盗头子孙恩领兵起义,带着人从海上杀到会稽郡来,底下的人让王凝之备战,王凝之说:“别着急,我已经作法请了鬼兵相助,我们什么都不用做贼人自然会溃败!”

  于是整个会稽郡毫不设防地被孙恩攻破了,王凝之和他的儿女都被杀死,唯有谢道韫护着个外孙活了下来。

  这绝对是封建迷信害死人的实例!

  他那道友孙恩估计做梦都能笑醒。

  吴普见王羲之两人一时无言,顿时给他们科普起王凝之干的破事来。

  吴普科普的时候还看了眼王羲之。

  王凝之能干出这种事,估计是和王羲之学的。

  王羲之亲爹地位显赫,瞧不起与自己齐名的王述,觉得王述一个太原王氏出身的家伙,怎么配和自己琅琊王氏比?于是王羲之不怎么搭理这人。

  结果后来王述当了扬州刺史,成了王羲之上司,王羲之很不服气,居然上书让朝廷把会稽郡从扬州分出来改成越州!

  王羲之想得多简单,这样一改,自己这个会稽内史不就能和王述平起平坐了?

  就等于死对头当了省里的一把手,地方市长打报告说:“我不想给他当下属,快把我们市拆出来变成一个新省份!”

  这种要求,谁会搭理啊。

  当时的人得知此事也哄堂大笑。

  王羲之闹了这桩笑话,越干越不得劲,跑去父母墓前立誓表示再也不当官了,誓言还很毒,说什么要是违反誓言就“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

  所以说,王家父子俩身上都有一股子天真劲。

  王羲之听了自己儿子“请鬼兵”的壮举,一时有些沉默。

  他看了眼自家儿媳,难得地有点儿心虚。

  为人父母的,哪有不想儿女有出息的?

  他辞官前还曾埋怨几个儿子,说自己和王述差不到哪去,现在地位相差悬殊,一定是你们这些小兔崽子比不过人家儿子!

  唉,这小子也真是的,当不好官回来练练字多好,非得巴着会稽内史的位置不放,出事了吧!

  谢道韫却像是早有预感,听了王凝之干的事也只是叹息了一声。

  她把儿女养到那么大,却因为丈夫迷信道教而全赔进去了。

  还好还能保下个外孙,要不然她一把年纪了,活着也没甚意思。

  吴普说道:“既然都过来了,不如在这边小住几日。倘若你们家中有变,你们必有所感,不会耽误什么要事。”

  谢道韫两人点头。

  王羲之向来放达,弃官而去这几年游山玩水十分畅快,并不觉得不当官有什么不好。他环顾一圈,说道:“你家只有这么小吗?”

  一听就是富贵人家出来的。

  吴普笑道:“这算是外面的旅舍,我们过来这边有点事要办,等办完了才回家去。”

  王羲之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吴普让王羲之先呆着,领谢道韫去隔壁房间找李清照去。

  李清照得知吴普领来的是那位小时候脱口念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谢道韫,两眼一亮,让吴普把人留下就好。

  两人皆喜好诗文,坐下一聊便有许多话可讲。

  吴普见她们很有些一见如故的势头,顿时放下心来,自己回去招待活生生的王羲之。

  虽说王羲之这个艺术大佬不太适合当官,可他的字写得太好了。

  好到李世民都对《兰亭集序》爱不释手,喜欢到派人去从别人手里将《兰亭集序》骗回来,带到墓里陪葬!

  那可是真的骗。

  据传《兰亭集序》保存在一个和尚手里,李世民想要人还不给,一口咬定《兰亭集序》早就丢了。

  李世民不信,辗转反侧好多天,决定派一御史假装成落难书生去和和尚交朋友。

  这位御史才学过人、气度不凡,长得贼帅,还装得非常穷。

  和尚对他毫不设防,聊上后对他的才学惊为天人,两个人天天谈书论史、弹琴下棋,逐渐成了知己好友。

  那御史就开始在和尚面前伤感地感慨《兰亭集序》多好多妙,可惜没机会一睹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