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开局继承博物馆第73节(1 / 2)





  认真规划如何才能更好地装逼,科学攒币,科学用币,也算是提前学习理财知识了!

  老师们体验了一下这个新出的app,发现这玩意很容易让人沉迷刷题!

  别说学生了,年轻点的老师也觉得时不时点进去攒个币升升级挺好玩。

  等她们把账号搞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下回博物馆再有什么活动,进房间后不就成了全场最靓的仔?!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上了年纪的老师倒是没感觉出这种玩法有什么可沉迷的,只觉得上面的题库很全,比市面上接触过的题库都全。

  老师后台甚至还有免费的一键组题系统,出出来的卷子只要微调一下就能用,试题的难易度、区分度都很科学,考点覆盖得也很全面。

  简直想给学生发多少卷子就给学生发多少卷子!

  每个人都对这个app予以十二分的肯定。

  吴妈也在试用,自我感觉非常好,又怕自己是亲妈眼觉得儿子做的app啥都好。

  等得到同事们的一致赞许后吴妈才放下心来,把它分享到教师交流大群里,让大伙可以下载着玩。

  很多人对此都不以为意。

  直到有一批吴妈关系好的熟人点进去下载使用,纷纷回来分享起使用感受,才陆续有人注册并追问专科教师账号要多久才能通过审核。

  吴妈冒泡回答:“今天我们是要给晚上的直播间活动当阅卷官,所以走的是特殊审核通道,其他教师账号明天才开始统一审核。”

  网络是很神奇的东西,一个人觉得好的东西,很快就可以传遍这个人的圈子;这样一圈接一圈地扩大下去,整个行业的人都有可能在同一天之内注意到它。

  这一天陆陆续续有不少教师圈子的人注册了这个app,又把它发到自己的班级群里面。

  有些已经通过直播间下载博物馆app的学生震惊了,立刻现身疯狂安利其他同学去下载,表示“我早就下了,你们快来一起玩吧”。

  其实也就早那么小半天。

  临近晚上的苏轼杜甫做题活动开始时,app的下载量已经突破十万。

  其中大部分由直播间观众贡献,剩下的则是各地师生自发宣传来吸引的。

  有人已经悄悄刷题,换上花里胡哨的外观惊艳所有人了!

  吴普见app反响不错,觉得经过今晚的直播宣传就可以坐等下载量破百万了!

  到那时候每个活跃用户都是薅不完的科普值提款机啊!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每天学习十个八个知识点过分吗?

  不过分的话,一天长个千八百万科普值不是很简单吗?

  吴普十分感动地慰问系统:【你辛苦了。】

  系统一点都不想和吴普说话,浑身上下每个程序都写满了拒绝。

  吴普已经把今晚的安排和苏轼、杜甫两个人讲了。

  两人都欣然答应。

  默写自己的诗有什么难的?

  赏析自己的诗那更是轻而易举的事!

  两个人在曲水池边的亭子里相对而坐,灯开得挺亮,外面水声潺潺,气氛很到位。

  他们面前各自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电脑已经调好手写输入模式。

  两个人打开博物馆主页找到各自的阵营。

  吴普给他们介绍更详细的pk规则。

  pk的第一环节,他们会随机抽取出五道和自己有关的诗词默写题目。

  有些是给上句写下句,有些是情境默写。

  正确率不同的情况下,分高者胜出。

  正确率相同的情况下,先答完者胜出。

  阵营胜负需要整体pk,要是一个阵营里太多拖后腿的,神仙也带不动!

  苏轼对此信心满满,让吴普快开始吧。

  杜甫表现得比较稳重,神色满是认真。

  他郑重其事地点击了准备按键。

  很快地,画面上出现了倒计时。

  3!

  2!

  1!

  一道情景默写题出现在杜甫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