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和离后被世子盯上了第1节(2 / 2)


  孙女周岁失怙,本就比别的孩子苦多了,能长成欢脱的性子十分难得,她又是齐家唯一的血脉了,齐老对她自是事事惯着宠着。

  七岁那年祖父六十寿辰之际,齐昭见到了从京城随父而来给爷爷贺寿的徐世钦。

  那时难得安静待在祖父身边的齐昭见那个比自己高不了多少的男孩乖巧向爷爷见礼的样子,只觉得这个小哥哥生得真好看。

  可也仅此是好看而已,他的性子太闷了,齐昭和他玩不来一处。

  那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仅对彼此有个印象而已。

  后来的徐家陷入党派之争,被奸臣污蔑构陷,触怒天子,徐家覆灭之际唯余当时已长成少年的徐世钦逃出。

  当齐昭再次见到徐世钦时,那年她十岁,看着爷爷带回的那个衣衫褴褛已经瘦的不成人样的少年对她说是徐家世兄时。

  齐昭满眼的不敢置信,对上少年孤寂的眸子后却也未再多问什么。

  后来爷爷和她说了徐世钦的遭遇后,齐诏对失去家人的徐家小哥哥很是同情。

  自那以后徐世钦就在齐家住下了。

  而齐昭也听从爷爷的话,要对他好,即使他变得比之前更沉默寡言了。

  那时府中只有他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又有爷爷的嘱咐,齐昭便时常去找他同玩。

  即便常常自己说了一大堆,他也只是“嗯”一声而已,齐昭也从不觉生气。

  就这样两人也渐渐相熟了起来,本不愿在人前多说话的徐世钦,对于齐昭总是有更多的耐心。

  即使他读书时齐昭闹他,他也从未不耐烦过。

  然而短暂的岁月静好后,是风波再起。

  齐昭十三岁那年,当年构陷徐家的人得知徐世钦消息后,不幸降临了齐家。

  爷爷为护他们二人而死,齐府在大火中付之一炬。

  此后他们二人携手逃亡,那些东躲西藏流浪不堪的日子,他再也没有放开过自己的手。

  在他们躲躲藏藏三年后,新帝继位,而这位新帝正是当年徐家所拥戴之人。

  新帝继位后另一派势力被清洗,而徐家也翻了案,不再蒙受不白之冤。

  这一年齐昭十六岁,跟着徐世钦进了京城。

  也是这一年二人成了婚,两年后徐世钦高中探花,新帝得知他是徐家后人,感念当年徐家之功,对徐世钦亦是看中,自此他的仕途一路昌顺。

  徐世钦的官越做越大,他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只是很多东西却慢慢变了,尤其近一两年来二人之间争吵不断,乃至走到如今这一步。

  想到这儿,齐昭苍白的脸上却挂上了一抹苦涩的笑。

  空旷的房中她紧了紧身上的被子,明明屋内燃足了炭火,可此刻的她却只觉身上刺骨的寒冷。

  望着窗外朦胧的灰白之色,虽然天还没大亮,但此刻的齐昭再无睡意索性穿衣起身,执灯走至案前铺纸研墨。

  寂静的房中唯见她的孤影映在窗扉上,她执笔写的很快,希望藉此来平复心中烦忧。

  以前每当她有烦心事都会练字来静心,这一招对她来说颇为有用。

  蜡油静静细流而下,在烛台上又结成块,屋外光线越来越清明,齐昭一直没停过。

  地上案上铺满了纸张,直到书案上的再无宣纸可写,她才呆呆停下。

  视线落到自己刚写完的纸上,鼻头募地一酸,眼泪顷刻间就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案上所有的纸上都写了同一句诗: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她的名字出于此,也是爷爷对她的期望,爷爷一直希望她能做个快乐无忧的女孩。

  思及至此齐昭无力的蹲倒在地,捂脸痛哭了起来。

  爷爷,我错了。

  真的错了!

  这一两年来她明明知道自己和徐世钦之间出了问题,可却一直一味的去逃避,妥协,把自己困于内宅,变成了深闺怨妇,那种曾经自己最不屑的人。

  或许自己早就该放手了。

  此时外面已经天光大亮,齐昭看着外面耀眼的光线,抹去脸上了泪水,缓缓起身一张一张把掉落在地上的宣纸捡了起来,连同案上的整理好。

  看着桌上的那一沓整齐的纸,此刻那上面的字给了齐昭重新来过的所有勇气。

  是离别,也是新生。

  收拾妥当好,齐昭打开门,唤来了她的贴身婢女贯珠,让她去收拾她们的行囊。

  府中此时各处都挂满了喜庆的红灯笼,今日是正月初二,在新年伊始这个本该阖家相聚的日子,昨夜她和徐世钦提了和离之事,徐世钦应下了。

  这个时候和离书他应该已写好,他们之间就再无关系了,而她也要离开这座她住了五年的府邸了。

  清晨府中的下人们都在有条不紊的洒扫着。

  此时一人身着皱巴巴绯色官袍,面上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跌跌撞撞的朝内院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