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庶子功名路(科举)第146节(1 / 2)





  寻芳过几日便准备搬家, 因此将妹妹要过来,还有自己的打算跟叶锦商量了一下。

  他在这里最亲的人就是叶锦他们一家了, 做事之前跟叶锦他们商量总没有错的。

  叶锦早知道寻芳已经买了房,这会儿听说他要搬家,没有惊讶更没有反对, 只是对宝儿要过来的事情稍微有些疑惑。

  “你妹妹再过两年就适嫁了,怎么这会儿要过来,你家老爷太太都不反对么?”

  寻芳点头说道:“我这里也缺个人照看,妹妹过来正好替我算计一下家里的事务, 母亲过两年就过来跟着我的,不会在老家待着。她是最受不了骨肉分离的,未免将来麻烦, 便先叫妹妹过来了。”

  “那你家老爷将来也过来么?”

  “还不一定,得看老爷的意思,信上他没说要过来。我想他在丹城比在这里随心,这两年想是不会过来。”

  叶锦于是点头,吩咐了寻芳自己在外住要注意的事情。譬如要采买奴仆,好好管理。

  许多养尊处优的少爷,让他们约束家里的仆人,管一些事情,总容易叫手下奴才骗了钱去。

  但是叶锦这段时间跟寻芳同吃同住,知道他是个对生活挺上心的人,所以关于他搬出去住的事情,叶锦并不怎么担心。

  之后又聊到了皇上让他们去下棋的事情,叶锦的说法是,以后他们见皇上的次数不会少,并且让寻芳好好学习,争取在宫内留下,这样兄弟俩也好互相照应。

  最让寻芳印象深的是,快用完饭的时候,叶锦说了一句:“说不准以后,皇上还有单独召见你们的情况呢。”

  寻芳不至于听不懂叶锦话里的意思,他这话大概指的是他们以后可能会得到皇上的重用。

  不过他也清楚,未来如何还是得再看,他只是触碰到了这个国家政治的边缘,并不敢确定自己将来究竟会走到哪种地步。

  如果按照现代爽文小说的套路,他十六七岁能够考中进士,也算少年英才,接下来应该会快速荣升才是。

  这样想一想确实很激动,不过真正站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寻芳却并没有特别激动的感觉,因为一切太真实了,走上政治这条路,想要取得多么好的成绩,就得付出多么大的努力。

  他宁愿是走一条平平稳稳的道路,若真的碌碌一生,那也是他的命。

  之后寻芳就是照常进宫学习,然后回家吃饭,有空就看看闲书,或者带着小厮丫头在京都城内逛逛,或者就是二三好友聚在一起,聊聊天吃饭喝酒。

  等他彻底将行李从叶锦家里搬出去,自己在新宅子里住了没多长时间后,宝儿总算到了。

  宝儿到的时候,已经是六月天气,她是下午到的,来到家里已经有些轻微的中暑。

  寻芳看着她抽条长高了不少,但是整个人瘦瘦的。她身子不好,一路上恐怕吃了不少苦头。

  宝儿身体很弱,来了京都又水土不服还中暑,寻芳很怕自己照顾不好妹妹,这几日每天出门前回家后,都要先问妹妹的病情,每天让厨房变着法儿的弄吃的给宝儿开胃。

  又肯花钱找大夫给她瞧病,直到宝儿来到这里小半个月,才总算稍微适应了一些,中暑也退下去了。

  这日听说杨雪松在家会客不得空来,就只杨杏儿来瞧过宝儿一回,她不仅慰问了宝儿的身体情况,还帮着寻芳料理了些许家里的事务。

  寻芳听说杨母的病总是反复,杨杏儿还能够抽空过来看看宝儿,寻芳很是感激。

  这日杨杏儿跟宝儿聊完天要离开,寻芳过去亲自送她到大门口,在门口又感谢了她一番:“她如今大了,我就是她亲哥哥也得避嫌,一天又没什么时间照顾她。况且我一个大男人,不知道你们女子的事情,许多事儿她问不到我头上。如今你能来,就是陪她解解闷儿也是极好的。你家里这么多事儿,亏得你还肯惦记我们,真叫你费心了。”

  “这叫哪里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况且你跟雪松是结拜了的兄弟,我也算你半个姐姐,既然如此,你妹妹自然也是我的妹妹。我母亲那里是老毛病,离开一阵儿问题也不大,左右丫鬟们都能上手料理。宝儿妹妹这初来乍到的,你家又没个女主人打点,我不来帮你们谁来帮你们?快不要这样客气。咱们都是自己人。”

  寻芳见她这样说,方才不再说什么感谢的话,只是说道:“伯母的病可还好?我这几日不得空,等过两日休息,再去瞧瞧她。”

  杨杏儿叹气道:“还是老样子,总是反复,这两日好了,之后两日又不大好。最近换了个大夫开的药方子,看着比之前的好些。”

  “你们也不要着急,能见好总是不错的。”寻芳说道。

  “何尝不是这么想,只是好几个大夫说了,就这一两年的光景了,强撑了不过再多撑一年,我们心里有准备,如今只尽孝就是了。哎!母亲最怕是自己的病情连累雪松,你知道,他最近在官场还算得意,前儿还升了官,再过三年五载,晋升五品的官只怕不难。母亲就怕她病了,到时候弟弟要守她的丁忧,耽误了他的官运,所以也肯撑着。就是我跟弟弟看着心里难受得紧。”

  寻芳见她这么说,感叹道:“老伯母想得长远,‘父母为子,则谋之深远’连我也没想到这里去,她倒能想到这几年后的事情。”

  一个没读过几本书的妇人,连自己的生死都算计了进去,可见她的爱子之心了。

  寻芳自己感慨,倒忘了杨母身子不好,杨杏儿会伤心的事儿了。

  于是赶紧说道:“总还有一段共处的时光的,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伯母这辈子吃过苦受过罪,也享受过好日子,在常人来说也够了。咱们这会儿不必伤感,好好过接下来的日子,她也好放心啊。”

  杨杏儿见他这么说,脸色才稍微好看了些,说道:“正是呢。你也要保重好身子,我瞧你这两日脸色也不大好看。你妹妹身子不好,这会儿你可别把自己熬坏了。”

  寻芳见她这么关心自己,笑笑说自己没事。

  “可能是这两日天气热,汗出多了,没事,我休息两日就好了。”

  接着,两人又闲说了两句,寻芳便看着杨杏儿坐车回去了。

  在京都的时间久了,宝儿也逐渐适应了过来。病情好后,寻芳便不管她自己的意愿,时常带着宝儿在院子里逛逛,有空也带她出门走走。

  这要是放到之前,在老家她是别想上街逛的。就只有重大节日,家里允许,才能偶尔由几个仆人带着,出去走一圈然后就回来。

  这也没有多少次,更早的时候宝儿年纪还小,连寻芳自己出门的次数都被限制,更不要说宝儿了。

  宝儿被寻芳带着,渐渐恢复了些天性,比之前在丹城开心了不少。

  她之前生病,多是因为心病,心里承受的多了,难免抑郁,也就跟着不自惜起来,所以多病。

  如今跟着寻芳在一起玩耍两日,家里因只有兄妹两个主人,人口简单闲事儿就少,所以连病都少了。

  寻芳他们跟家里来往还是靠着书信,每个月能够收到一封信就已经不错了。

  王氏的来信也有些变化,从一开始对寻芳他们的担心,逐渐变成了抱怨。

  没有了宝儿从中协调,王氏到底斗不过柳姨娘。信上总说老爷下王氏的脸子,动辄打骂倒是不会,但总是对王氏冷脸,说话不客气。

  这让原本以为自己的日子要好起来了的王氏心情郁闷,信里也总是透露出对柳姨娘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