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反派被迫深有苦衷[快穿]第257节(1 / 2)





  “可、可是——”少年天子的手指蜷曲,攥得很紧,他要用尽全身的气力,才能压抑住牙关耻辱的轻颤,竭力找出一个劝阻的借口。

  “老师,西域诸国狼子野心,若非有您镇压,胜败犹未可知。若您、若您当真……当真……”他哽咽,“如今百废待兴的大辰,要如何阻挡游牧民族的铁骑?”

  饥馑,会令人发疯。在生死面前,道德与伦常都必须为之让路。

  “……”少女再次沉默了,她似乎已经习惯了沉默,如今的她一身暮气,芳华正茂,眼神却垂垂老矣。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少年天子都以为她改变了主意,直起身,隐含期翼地望着她沐浴在天光中的背影,南安王终于开口了。

  “待我离世之后,你斩下我的头颅,收起。若辽夷铁骑再犯,便将我的头颅悬于城墙之上,让我再护尔等最后一次。”她说道。

  “老师!”少年天子听了这话,彻底克制不住了,他嗓音沙哑地喊她,卑微得像个无依无靠的孩子,“不,请您、请您……”

  他死死咬牙咽下那几乎要冲出咽喉的悲鸣,她教导他要成为一个喜怒不形于色、永远冷静理智的君王,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呢?

  “去吧。”她依旧背对着他,或许直到陌路,她脸上依旧会是那般平静漠然的神情吧。

  少年天子长跪不起,希望她能回心转意,直到她第三次出声逐客,他才不得不拖着沉重的躯体,几乎一步一血泪地朝外头走去。

  游云散仙默然,他看着少年天子背对着师长,扶着门框无声地哭泣。少年不敢哭出声,只能咬牙死忍,秀逸的眉眼都皱到了一起,涕泗横流,看上去狼狈至极。

  此时日头已经偏西,天边残阳似血,那哀艳凄绝的光芒在书房内泼洒了一地。

  “……我,生平有三愿。”书房的门即将掩上时,躺在落日余晖中的少女突然出声,似是喃喃自语。

  少年天子止住了脚步,游云散仙也回头,只听见她低沉的嗓音道尽了自己沧桑的生平。

  “一愿徒水无忧,风雨难避亦当如日恒久。”然而,徒水城破之际,敌军烧杀抢掠,屠戮了半座城池,一场将繁华付之一炬的大火,最终只留下满地断壁颓垣。

  “二愿母亲身康体健,一生皆在清平世间。”年迈的南安王妃死战不退,为守护安家最后的脊骨,为了不让女儿蒙羞,她用一条白练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三愿此生如生母所念,心无羁缚,逍遥平步天地之间。”安青瓷自毁仙骨,自堕凡尘,本是可以越过龙门的金鲤,最终却沉沦泥淖、锈蚀宝剑。

  “我生平三念,竟是无一得偿所愿。”

  她仰头看着天边残阳,看着那一望无际的天,似是被自己这荒唐的一生逗笑了,轻叹。

  “这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啊。”

  第335章 【第35章】天道眷顾者

  定安三年, 西域诸国派遣使团入京都面圣,名义上是纳贡,实际上是确认南安王的死讯, 以此决定是否再次发兵。

  面对西域诸国的狼子野心, 天辰帝与国门城墙设立祭台,尊南安王之遗愿,将南安王之颅骨与锈剑一同供奉。

  南安王之颅骨高悬城墙, 血肉不腐, 明目不凋。她依旧以那一双慈悲、冷漠、无情的眼眸幽幽地注视着凡尘众生,仅一眼, 便令西域百万大军望而却步。

  她真的死了吗?南安王真的死了吗?早已被南安王杀破胆的西域军队于城门下徘徊, 不敢越雷池一步。

  城门上的青石砖因为连年征战而沾染了厚重的血污, 那发黑的猩红甚至已经渗进了石块的缝隙里,与布满划痕的城砖一同诉说着苦难的往昔。

  辰国的国都向北迁移, 定在了与西域诸国争斗时的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早已被南安王建设成了铁桶堡垒,天辰帝迁都至此,只为恪守南安王定下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训。

  身为辰国的开国大帝, 南安王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个誓言。

  论忠义, 南安王戎马一生,不负周卫,不负南安;论贤德, 南安王平定四方,力挽天塌,禅位于贤。

  可这样的人, 最终却为了平复战乱, 在众生因恐惧而生的报复之下拔剑自刎, 以安万民。

  南安王死后,失去枷锁桎梏的天辰帝彻底成为了暴君。

  “命弓箭手与火炮队随时待命,若有一人越线,毋须汇报,即刻开战。”高踞龙椅的君王满目血丝,嗓音喑哑,“不死,不休。”

  “陛下,江山百废待兴,此时开战,又要苦了百姓……”大臣们战战兢兢,匍匐于地,不知如何劝谏这位与南安王行事作风全然不同的皇帝。

  “朕知道,朕一直在忍,但是那条线,就是朕的底线。”天辰帝双目赤红,他看着这些臣子,看着这些劝诫自己的官员,“众卿,南安王已逝。”

  如果南安王的牺牲依旧换不来天下太平,那他们的忍让到底有何意义?

  “油尽灯枯”一词,都已经不足以形容如今枯萎腐朽的大地。

  就在西域大军准备越界,城墙上布列已久的弓箭手已经拉开了弓矢,眼看着战火又将重启、一切都将无法挽回之际,天空却突然下起了雨。

  自天下大旱后,人间已经许久不见天降的甘霖,以至于第一滴雨水落在将士们的脸上,他们还神情茫然,回不过神来。

  “啊、啊……”一位年迈的老兵从喉咙中挤出一声颤抖的哭腔,“陛下、陛下流泪了……”

  那名老兵是南安王的旧部,镇守边关的将士追随南安王南征北战,煎熬至今,不是战死沙场,便已是华发早生。

  他们坚守在这里,哪怕“万里一孤城,满城白发兵”,他们口中的陛下只有一人,他们追随的王也只有一人。

  不管是辽夷还是辰国的将士,在听见这一声嘶哑的哭喊后都是茫然抬头,看向那悬于高处、注视着众生的眼睛。

  一滴金色的水珠自头颅的眼眶中滑落,让人分不清那是血还是泪。

  那一滴水珠就像天边落下的一颗星子,明明拥有着世上最温柔璀璨的光芒,却偏生从高天落入这片遍布疮痍的土地。

  然后,就像春风吹融冬日的寒雪,或是浸染了水墨的毛笔于纸上晕开痕迹,那颗星子吻上大地,一点绿意自微处升起。

  水波荡漾的深绿涟漪如浮光般层层地漾开去,那滴金色的坠落似乎惊动了一面看不见的湖。

  人们亲眼目睹了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