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贰八三章亚洲局势的变迁(2 / 2)


  一列火车硬塞可以坐5000人,还得派出20列火车,由于铁路还没正式啟用,王家决定五分鐘给他开一班,赶紧结束了事,到了曼谷的外港兰加镑,把人送上船,接下来就安心多了。

  一路顺顺利利,终于将这十万意志坚定的共產主义战士送到苏门答腊,当然当地也都安排好了,留下来的华人并不多,但是当地土着都被王家训练成会讲华语,就让他们冒充华裔混血后代吧!不然一开始说是让伟大的中共来拯救在水深火热当中受苦的同胞,结果没一个说华语的,那不是很尷尬?

  至于留在原西康红区的十几万人,说好了在一个月后,大概红军主力已经抵达边界出境之后,当然他们没料到卡车能飆这么快,山路变成高速公路,时间预估稍微长一点…。反正就是主力离境,留守的人才向川南的王绍源部投诚。结果老毛他们没料到,他们才刚走不到三小时,十几万立刻就派出代表,联络王绍源,要求撤销红区,併入西康省省政府管辖,因为粮食真的不够吃,大部分都被主力带走了。

  这一投诚,王家一安排,约定的一个月还没到,已经没人谈到什么红区、社会主义之类的玩意,这些东西能吃吗?不过那首《社会主义好》的歌曲,倒是常常被茶馆里的说书或相声表演所提到,这件事反而成了西南地区特有的笑话。

  老共抵达苏门答腊,荷兰人也没什反应,因为他们已经麻木了。而且那块地方本来就是王家划定的自由保留区之一,虽然王家把大部分的华人都迁徙到婆罗洲,而且在那里成立自治政府,苏门答腊好像就不管了。但是荷兰也不敢轻举妄动,王家的战力实在太可怕了。反正那是棉兰以北的荒地,离石油重镇巨港远得很,荷兰决定当鸵鸟,睁一隻眼闭一隻眼,不影响到殖民地权益,就什么都不管了。反正有葡萄牙的葡属帝汶垫底,荷兰人也不觉的自己有多悽惨。

  说到葡属帝汶,就得谈谈日本在东南亚的策略。日本实在被王绍屏坑怕了,所以即使希特勒明确告诉他们可以接收荷属东印度在苏门答腊的势力,他们依然不大相信,也不想介入王家和荷兰人的纠纷。毕竟王家不好惹,荷兰王室也不简单,人家可是英国王室的亲戚。在对再一次英日同盟抱有幻想之际,日本还是小心翼翼,不想挑起英国的怒火。所以,他们挑选了相对在欧洲比较孤立的葡萄牙下手。

  利用海盗事件,日本在葡属帝汶,也就是后来的东帝汶,藉由赔偿谈判取得了港口、土地开发权和矿產开发权,要不是葡萄牙开口要一大笔转让费,日本就能直接把东帝汶给买下来。但是日本还是留了一个尾巴,向葡萄牙表明,我现在没钱,你没看我还得赔偿中国一大笔战费吗?所以在协议中,日本保留了东帝汶的优先赎买权。

  葡萄牙为什么会甘心这么爽快的让步呢?这和葡萄牙的内政有关,葡萄牙独裁36年的独裁者安东尼奥·萨拉查,刚刚才在去年以总理的身分掌握政权。他不仅要面对内部的政权巩固,还要面对君主主义者復辟和左翼政变的双重威胁。加上西班牙内部逐渐紧张的局势,内战似乎即将爆发,由于部分西班牙反对派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活动频繁,导致西班牙的军队陈兵边境,让新掌权的安东尼奥·萨拉查无心处理遥远的远东事务,加上前一阵子荷兰和王家的衝突,让他觉得不如把东帝汶这个烫手山芋甩卖出去,反正当时这块啥都没有的殖民地,也是英国甩锅过来的。

  安东尼奥·萨拉查如果知道,东帝汶除了原本出產的檀木之外,还盛產石油、天然气以及金、铬、锡、铜等金属矿產,他可能就不会想卖了。

  日本就是拿着王绍屏甩卖给希特勒的东南亚矿產图,按图索驥去圈地开发。这份地图上除了少了婆罗洲之外,荷属东印度、法属支那、英属马来亚,甚至远到大洋洲的澳、纽的矿產资源都标註的很详细。要不是希特勒鞭长莫及,他都想让德国组成远征军,直接把这些地方都佔领。

  当然,日本人拿到这份地图更是兴奋到好几晚睡不好,但是冷静下来之后,仔细研究,现在能开刀的,也就是葡萄牙。而且动手之前,日本还特意收集了葡萄牙的现状,确定刚刚执政不满一年的独裁者安东尼奥·萨拉查正面临内忧外患,他们才决定动手。而且他们深信,只要挖他个一年石油,应该就能把东帝汶买下来,说不定还能向荷兰买下西帝汶,这样整个帝汶岛就是大日本帝国的了!帝汶岛佔地面积30,777平方公里,比九州的36,782平方公里小一点,但矿產丰富完全不能比。

  当自由联盟在中国开啟疯狂内政模式之后,东南亚平静了一阵子,日本人当然也是闷声发大财,一面大肆移民到东帝汶猛挖矿產,另方面派出技术人员到波兰大赚德国马克和波兰兹罗提。当然花钱也如流水,先还国府战费,然后存钱支付东帝汶赎买金。不过,总得来说,还是有些剩馀,可以补充之前军备的损失。

  除了埋头赚钱之外,在得知王绍屏最终还是婉拒了国联秘书长的邀请之后,日本的小心思又动了起来。日本首相广田弘毅可是外交体系出身,他怎么会不知道王绍屏放弃了国联的职位,让英法多么松口气。毕竟国联是英法的主舞台,给一个东方来的小子担任秘书长,那成什么事?何况这个小子还不一般,有钱有拳头,还是大家的债主,英法都不敢随便摆弄他。广田弘毅觉得这是个机会,可以向英国输输诚,看有没有机会重新结成同盟。

  他尝试约见英国驻日大使弗朗西斯·林德利爵士,这位英国绅士对于许多事情的好恶都写在脸上,应该不难打探出英国的态度。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这位大使对于日本十分友好,甚至在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依然对英国做出友好于日本的报告,让英国更加不重视这件远东的「突发事件」,而让日本能实际佔据东北。所以如果能游说他向伦敦建言,说不定就有开啟新英日同盟的谈判可能。

  只可惜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十分残酷。弗朗西斯·林德利爵士见到广田弘毅的第一句话是:「恰好我也正要求见首相阁下。」广田弘毅有点莫名其妙,但紧接着下一句,就让他梦碎了。「我正要向阁下辞行,今天我收到伦敦正式的公文,新的大使将不刻抵达东京,我将奉令即刻返国接受议会质询。」

  「怎么了吗?难道英日关係有什么变化吗?」广田弘毅有点紧张,他并没有收到情报部门有关英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消息。

  「不、不、不!和英日之间的友谊没有任何关係,是下议院有位议员提出我在九一八事变的报告有所偏颇,让内阁的判断失准,所以召我回去询答。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我提早一年多退休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弗朗西斯·林德利爵士不在乎却又用着日本人恭敬的态度回答着。

  「好吧!我的老朋友,祝福您一切顺利。」广田弘毅觉得这个时候再提英日同盟并不恰当,特别是眼前的这位大使已经是待罪之身。

  这时反而是弗朗西斯·林德利爵士开啟了话匣子,大有老朋友话别的架势:「首相阁下,你招我来,难道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吗?如果有什么事要我转告伦敦,我无论在议会,或是内阁里,还是有不少好朋友的。」原来他只是好奇广田弘毅的动机,后面那几句可能只是客套话罢了。

  「喔!也没什么,最近日本的情况比较平稳了,但是经济状况还是没多大起色,我是在想,大英帝国这么多属地,会不会需要一些工人、僕人,我们挺需要这些工作机会的。」这是广田弘毅和德国合作后,学到的经验。德国在希特勒掌权之前,经济一蹋糊涂,大部分的德国人都外出找工作,军人就到落后地区担任军事顾问或雇佣兵,工人就到欧美缺工的国家担任技术顾问或工厂工人。尤其当广田弘毅知道希特勒打算重新武装德国,这样一来欧战极有可能爆发,大日本帝国就有机会独霸东南亚。于是与内阁一商量,可以用德国之前这套办法,变相地移民到日本有企图染指的地方,比如英属马来亚、澳洲、纽西兰。即便没有机会发动攻势佔领,也能慢慢用移民蚕食鲸吞。大日本帝国的子民可比支那移民高贵的多,哪些支那移民都可在当地变成大富豪,日本人绝对能挤入当地上流社会。

  弗朗西斯·林德利爵士有点疑惑的看着广田弘毅,许久都没开口。广田弘毅都觉得有点尷尬了,才主动开口:「当然,如果能有一些经济上的互助协定会更好。」

  弗朗西斯·林德利爵士点点头,露出一副理所当然的脸色,才缓缓地说:「如果首相阁下是指英日同盟的话,希望不大。虽然我没有得到伦敦的指示,但消息管道,我还是有不少。英国现在希望亚洲保持稳定,不愿意有任何动作去触怒那个人。当然,如果只是经济上的合作,我可以转达首相的意愿,供内阁参考,但我不能保证什么。」

  广田弘毅一开始听到英国的态度,有点死心了。但听到英国大使后面那个如果,他的心脏再度加速的跳动起来。他很清楚该死的英国佬讲话云里云雾的态度,虽然眼前这位大使即将被撤职,但他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的胡诌。必定是英国内部有风声,希望平衡中日之间的力量。英国玩均势这个手段,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只是这次不敢那么明目张胆罢了。毕竟那个杰克王太恐怖了,没看眼前这个老头都只敢用那个人来称呼他?连名字都不敢提。广田弘毅是没看过后世的哈利波特,不然他就会惊呼,原来魔王的称呼,也是有传统的。

  这段谈话,其实只是给日本内阁一个小小的希望。全日本的所有人,包含再激进的好战派,全都已经放弃和王家对抗,几次交手下来,他们一致认为杰克王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武装。所以他们把日本争取未来生存空间的希望全摆在东南亚和大洋洲,这里没有像中国这样强势大国,只要赶走英美法,卧榻之侧绝对没有他人酣睡,日本就能安安心心成长为世界强国,然后统一世界,征服宇宙…,喔!日本卡通不是都这样演吗?

  英国迟迟没有回应,正当日本打算把重心放在私下用其他签证方式偷偷输出劳工,变相大移民之际。一个消息传来,改变了英国的态度。婆罗洲的兰芳竟然復国了,而且一復国就先公告世界,他们决定加入自由联盟。中国还率先承认这个国家,紧接着阿比西尼亚、沙乌地阿拉伯、泰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还有只光復半个朝鲜的大韩民国,都承认了这个正式灭亡了廿一年的国度。并且这些国家,也宣布加入自由联盟。这下英法傻眼了,没想到王绍屏推掉国联的工作,却发展自由联盟,开始和国联打对台,而且还专收一直觉得国联不公平的小国。

  兰芳復国的震惊还没回过神来,中国紧接着宣布重新恢復南海各岛的驻军,并开始例行的南海巡弋护渔。这摆明着就是为兰芳共和国撑腰,让东南亚各殖民地的母国全都真正紧张起来了。开玩笑,中国背后就是自由联盟,自由联盟就是打遍日、俄无敌手的王家啊!

  不过法国纠结在欧陆逐渐紧张的波苏衝突和德国偷偷恢復武装两件事上,加上内政因为党争而一蹋糊涂,所以没有什么动作,只是发了几封软弱无力的抗议声明。

  真正有动作的还是英国,英国开始和日本谈判,同意日本人以工作签证模式到英国东南亚和大洋洲属地工作,不过英国也表明澳、纽的谈判得另外进行,英国无法代表他们决定细节。这项举措,英国打的算盘,是想用日本人来平衡当地华人,避免华人势力再度扩张,影响殖民地安全。

  其次,英国还开放部分东南亚港口供日本军舰停泊,说是为日本护渔提供便利,其实也就是变相让日本海军军力在南海和中国抗衡。

  另外一个在东南亚有殖民地的大国就是美国,但它没有在东南亚玩什么手段,而是将机器设备、废铁、石油等等以低价销售给日、俄,虽说明面上是强调贸易自由,而且美国也真的需要扩大国际贸易,赚取外匯,来改善国内经济。但实际上,它就是光明正大的给王家难堪,除了和王家敌对对手大做生意外,赚了钱也没提早把欠款给王家还上。

  在这段国际博弈当中,最开心的莫过于日本了,简直是「时来英美皆同力」,而且英美还是给自己挖坑,便宜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