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0章 -战和(1 / 2)

第100章 -战和

最快更新骄娇之欲(重生)最新章节!

若让赵溥去回想先帝晚年时候的情景,大约都说不出来什么了,那年头他还只是一个小孩子,他和赵旸一样大,懵懵懂懂,许多事情都只有一个朦胧的印象。等到他懂事的时候,今上已经坐稳了皇位,他只是从刘太妃那里听说了许多事情。

他自然是有野心的,身为皇室中人,没有野心的太少,一心只想着闲云野鹤过日子的更加稀有,他自然不是稀有的那一个,他无数次想过皇位,可他既没有占到大义,也没有占得权力,他几乎是一无所有,但又做着美梦。

在宗正寺那狭小的房间当中,他眯着眼睛看着外面血色残阳,心头上浮起的是一丝充满了恶意的快感。

少顷,忽然听到外面嘈杂了起来,他有些意外地抬了头,看着门被打开,今上穿着一身玄色的袍子缓缓踱了进来。

“你们先退下。”今上向身后的众人吩咐道。

身后那些内侍和禁卫们应了一声,留下了一盏灯,然后便乖觉地退了出去。

赵溥没有想到今上会来,在他的猜想中,他最后大约是走形式一样地被定一个罪名,或者是赐下一杯毒酒,或者是圈禁到老死,他也想不到今上能来做什么,难不成是过来找自己聊聊天么?

或许是看到了他的神色,今上坐下之后,还微微笑了一笑,道:“小溥对朕是疏远太多了。”

乍一听这称呼,赵溥有些怔忡,他也是许久没听到这样喊自己的人了——刘太妃死了,现在宗室中他的辈分高地位高,谁敢这么喊他呢?

今上看着他,语气中还是带着笑:“朕把你关在这里,你可曾怨过朕?”

赵溥听着这句话,脑子飞快地转动了起来,他有些犹疑地看了今上一眼,摸不准他的目的了。

今上仿佛却并不想得到他的答案,而是继续说了下去:“朕原想着,为了好名声也要留着你的性命,可眼下看来,却是朕想得太天真了。”

赵溥冷笑了一声,道:“皇兄这么说,便是惺惺作态了。”

今上并没有恼,竟然点了头,道:“当然只不过是姿态而已,让他人看一看罢了。”

“皇兄不好奇,为什么我从进来开始就不曾为自己辩驳过?哪怕我没有做这件事情?”赵溥充满恶意地问道。

今上勾了勾唇角,道:“不得不说的是,你的确布局深远,就连朕都在疏忽之下,差点儿被你糊弄过去了——朕还是小看了世家对朕的怨恨,也小看了你的能力。”

赵溥略有些吃惊,问道:“皇兄是如何知晓的?”

今上笑了两声,道:“还得感谢你的侧妃沈氏,若不是她早早儿就提醒了沈清,沈清又及时提醒了朕,大约朕也是无法立刻察觉的。”

赵溥愣了一下,他是没想到自己的布局竟然被沈玉媱看透的,甚至他都不曾在沈玉媱面前提起过哪怕一言半语,她又是如何得知呢?

今上道:“朕已经允诺她,能答应她一件事情,只要不是太过分,朕都能为她办到。”

赵溥想着沈玉媱,脸上的神色有些微妙了,他问道:“那么沈侧妃向皇兄要求了什么呢?难不成是要进宫?”

今上好笑地看了他一眼,道:“沈侧妃提了一个请求,她希望她的儿子能活。”

赵溥呼吸一滞,好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这样的请求?”

“为母则强。”今上淡淡道,“朕还没有给她答复,因为朕还在思索,这个要求究竟是算过分,还是不过分。”

赵溥道:“皇兄会如何对待北庭的败兵,还有西突厥的咄咄逼人呢?”

今上仿佛并不意外他会突然跳转了话题,微微笑道:“西突厥已经送了国书,要求和谈,小溥觉得朕应不应该与他们谈呢?”

赵溥眉头微微皱起来,西突厥的求和行为并不在他的算计之内。

今上道:“这或许是朕登基以来遇到的最大的边关危机,朕丢掉了北庭,大周的万里河山在朕的手上竟然被外人占去了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朕并不会因此而妥协。”

赵溥静默了许久,最后抬了头,坦坦然看向了今上,口中道:“我最开始与那叶达接触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会走到今天,大周的万里江山,我并非是看作儿戏。”

今上看着他,脸上没有太多的神色。

赵溥又道:“我知道我现在已经做了太多无法后悔的事情,到今日……已经是罪无可赦了。”

“朕方才说,朕还在思索,沈侧妃的要求是否过分。”今上轻描淡写地说道,“但看今日你是否把这大周的江山放在心上了。”

赵溥痛苦地闭了闭眼睛,道:“我是用了卢家的人脉接触到了北庭的军中,联络到西突厥的叶达,派去的是我的长史带着一位佛子笼络了他,也是通过那位佛子一直与他们联系。”

“我的皇儿们,大约都还想不到用菩萨来笼络人的。”今上笑了一声。

赵溥低下头,不知要说什么了。

“那一年被小曦撞着的那道人,也是你的手笔?”今上问道。

赵溥嚅嗫了一会儿,道:“是。”

“朕知道小曦来看过你,也知道你和小曦说了很多话。”今上忽然话锋一转,“或许之后小曦还会来,但你要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赵溥道:“是。”

今上没有再多问下去的意思,而是起了身往外走去了。

脚步声渐行渐远,周围又恢复了之前死一般的安静,赵溥瘫坐在地上,忽然流下了两行浊泪,可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眼泪究竟是为了谁而流的。

.

赵曦进宫之后并没有见到今上——那个时候今上正好去了宗正寺,并不在宫中。他白跑了一趟,便拐了个弯去重华宫看皇后了。

皇后见到他倒是十分高兴,拉着他说了些寻常的事情,不知不觉地话题绕到了赵檀身上,然后就说起了赵曦自己到现在还没有一儿半女。

“母后也不是要催你,只是想着你们也成亲这么些年了,怎么还没个音讯?”皇后拧着眉头说道,“要不要再打发太医给你们看看?”

赵曦略有些尴尬,道:“儿女这事情多半是缘分……上回太医就看过了,说我和娇娇什么问题都没有呢!”

皇后的语气中倒是没有什么责备的意思,她道:“你说的也是,这事情多半是缘分。”

“说起小檀,今天怎么没看他在母后这里?”赵曦也是一笑,问起了别的事情。

皇后道:“去东宫了,最近阿旸与小檀小椿关系都慢慢好起来了,我想着本就是父子,在一起多亲近亲近也好,等舒氏进宫了,我也打算让小檀和小椿都回东宫去,省得他们一家人关系倒是生疏。”

赵曦点了头,一时间倒是不知道要说什么了,于是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

皇后见他这样,颇有些心酸,道:“之前你总进宫来,与我也不这么生疏的,可这几年下来你进宫少了,倒是显得有些隔阂了。”

赵曦有些愧疚地笑了笑,道:“儿臣以后多进宫来看母后。”

皇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罢了,我也不过是随口说说,我哪里不知道你为什么进宫变少呢?天家毕竟不是寻常百姓家。”

赵曦急忙劝解了几句,又说了些不相干的趣事逗着皇后笑了起来,然后看着时辰出了宫。

回去陈王府的时候,已经入夜了。

第二日早朝之上,大臣们围绕着西突厥送来的议和书和条件争论不休。

议和的条件大约是参考了前魏时候突厥与前魏的惯例,上头便是以公主嫁给西突厥可汗为可敦,岁送一定量的絮、缯、酒、食等给西突厥;双方约为兄弟;开放“关市”,两国人民互通贸易这四条为主体,其余的便是一些修饰性的语句了。

兵部尚书连乐一直是坚定的主战派,加上他对边关驻军的情况非常了解,于是出列说道:“臣以为,就算要议和,也得是在我们赢了西突厥,重新夺回了北庭之后!现在情形之下,西突厥是在试探我们的深浅,若我们退让,他们便觉得我们好欺负,这议和之书签订之后就犹如一张废纸!只有把他们打退了,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周的厉害,他们害怕不敢入侵了,这样的议和才会让他们刻骨铭心感恩戴德!”

吏部尚书杨力迅速站了出来,道:“臣有异议,既然西突厥此刻提出了议和,不如让边关安定下来,且不可贸然用兵,反而惹得民不聊生!这正是春耕时节,若是要调兵,粮草马匹物资,哪一样不需要人力和物力?若是抽调太多民夫,那么便可以预见秋收时候无粮可吃!到时候,不仅仅是边关不稳,就是中原也安稳不了!”

然后,便以这两人为首,紫宸殿上,朝臣们开始了唇枪舌战,双方谁也无法说服谁,最后终于察觉到上首的今上太久没有说话,然后便不约而同的闭了嘴。

今上脸上没什么表情,叫人有些看不透他在想什么,他见大臣们都不再说话,于是慢慢道:“除了这两种之外,爱卿们可还有别的想法?”

片刻的沉默过后,沈清出列道:“臣以为,倒是可以先与西突厥和谈,探一探虚实真假,再看情形是要出兵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