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1章 原来你是这样的人!(2 / 2)


昨天瑶仔做功课,找来一本她曾经的自传,好家伙,堪称口无遮掩的劲爆。

骂自己细节不讲究……画面缺乏电影感……节奏控制也不太强……

而且不会写剧本,总依赖编剧,一遇到剧本不行就没辙了。

几乎都是挑刺,即便是那些拿遍各种大奖,所有人都交口称赞的作品,在她眼里也是一堆缺点。

导演一般都会把作品当成自己的孩子,爱都爱不过来,尤其是现在的某些导演,别人说一句坏话甚至恨不得亲自下场撕。

和他们比起来,她真是太清奇了,无异于是自己对自己的吐槽大会。

电影处女作,也是港岛电影新浪潮的开山之作《疯劫》吐槽:拍到后期,张艾嘉和林子祥查案那几场戏,突然没了感觉,不知道自己在拍些什么。

第一次改编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这套戏当然失败,美术做得不够细致,两个主角的戏剧性我又捕捉得不好,所以没什么好看。

临时顶替白景瑞导演的《魔都假期》——我没将个人观点放进其中,没什么料。对我来说,这套戏浪费人力、物力同胶片。

讲述动作片武师生活的《阿金》——拍摄时间很仓促,因为种种原因限定自己要在七个月内拍完,于是不停催催催,同时又瞎添乱。

海岩改编,当年在内地最火《玉观音》——过程特别不好,我都是自己带团队,这次只是一个受雇的导演,所以事事都要听别人讲,严格按照内地的规矩。

其中一个老板提出要用另外的演员来演毛杰,是一个他认识的朋友,临到开拍才跟我这么说,当时已经确定用霆锋,夹在中间,很难做,每天都很烦!

就连刘天王,虽然是她一手发掘的,照样当年主演的《极道追踪》,直接怼:“我不太喜欢刘凯华,觉得他没有说服力,有点不妥,但又讲不出不妥的地方。”

对舒淇的批评就更具体,主演《幽灵人间》事后说:“对她很失望,本来角色是戏中最好的,但她拍摄状态很差,可能是因为太忙,拍摄时整天都像是没睡醒。

要跟她谈一谈,但最后还是忍了,觉得没必要跟她吵架,否则吵完架以她的状态,很有可能会玩失踪。

甚至《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的小马哥:我对他有一些犹豫,因为不太确定是不是太夸张?

就连斯琴高娃凭借此片获得香金像影后,她并不觉得演出称得上完美: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因为她跟小孩之间那部分戏有点太紧张,应该放松点的。”

这种梗比比皆是……

自己看完吓一跳!

当时不太明白,拍的时候总是着急,总是将就,总是轻易放过,然后拍完又觉得全是问题?

既然事后吹毛求疵,当初干嘛不仔细一点呢?

直到见面聊天才有点明白,这就是她的性格,片如其人,若有一天她在这方面执着起来,说不定那一贯的人文关怀和宽容胸襟也烟消云散,更加得不偿失。

因为她是宽容的人,宽容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内涵上,也体现在拍戏的过程中,这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有得必有失。

至于事后她喜欢给作品挑刺,指出演员的问题,也不意味着她不宽容,因为她在挑完刺后,总会把问题都揽到自己头上,责任都由自己来扛。

连外界普遍赞美善于调教演员的优点,也被她自我否定,就是这么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