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1章 烧钱游戏(2 / 2)


刚看过所谓的互联网市场通过实时大数据计算的一二三线明星名单,在名单里的就是玉,出了名单就是白菜,目前一线流量至少30个人。

“现在当红女艺人的总体片酬比男艺人要低很多,目前视频平台公认的一线女艺人有颖宝、大幂幂、热巴、唐嫣等十几个人。当然讯公子、子怡姐姐这样的电影咖不算进去。”

“但还是傻狍子的市场价值更高,因为追剧看综艺大部分都是闲着没事的老娘们。”

“片酬三年暴涨,就是因为视频网站。过去以电视台为主导的购片体系中,天价片酬寥寥无几,主要与电视台购片的天花板有关。”

“现在卫视的广告大幅缩水,曾经的财神爷风光不在,购片已经不太会完全考量咖位,且每家卫视购片价格均有最高上浮线。如果是一剧两星,每个台的上线单集400万,已经到顶了。”

“当时如懿传才卖单集300万,已经是天价。可随着视频网站入局,三家土豪拼命砸钱争抢头部资源,购片价格超过单集800万的比比皆是,很大原因就是取决于演员的咖位。”

“毕竟是IT技术男,什么都喜欢用数据说话。刚开始剧方会先拿着剧本到视频平台进行评估,剧本通过后,平台会根据制作团队和演员阵容再预估购片价格。”

“一二线演员的购片价格区间非常大,平台需要考虑会员拉新率和招商率,因此流量一词应运而生,演员是否会演戏、经验是否足够,开始不再是第一考评因素。”

“若采用一线流量艺人的作品,视频网站会出单集七八百万左右的购片价,二线艺人阵容的价格则直接砍掉一半,变成三四万每集。比如50集的电视剧,一线流量出演,片方可以拿到四亿。”

“但换成别的阵容,满打满算两亿,中间相差一倍,所以明星抢夺战就是这么开始的!”

“制片方也不傻,在开机前早已经把账算好,无论演员片酬多少,平台出的购片价格大部分都可以覆盖掉,天价片酬才由此开始成为常态。”

“因为无论如何,羊毛出在羊身上,总有人给流量买单。一旦收视率高,很多人的会加入其中抢档期,价高者得的游戏越玩越大。”

丁诚喝口茶,所以只有BAT这种巨无霸才玩的起烧钱游戏。看过各种分析,在天价片酬的市场闭环中,平台是源头,但同样是最大的冤大头。

平台争抢所谓头部大剧的独播权,除可以独立招商以外,更多是为在三足鼎立的竞争中吸引更多用户,培养更多用户的收费观看习惯。

最牛逼的企鹅去年公布会员数为7400万,目前一年会员费是198元,如果7400万用户都能留住的话,腾讯一年光是会员就可以大致收入146个亿,还不算广告收入。

而头部独播内容就是留住用户的保障之一,就像是买期货,平台其实是在花钱买未来收益。

可惜会员和广告收入却总令平台入不敷出,部部过亿的购买,三家平台几乎每年都在持续亏损。

最后连国家都看不过去,直接封杀天价片酬,丁诚甚至怀疑是不是巨头们在背后玩猫腻?

任何行业发展都是这样,先是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想分一杯羹。

经过暴涨后,开始大浪淘沙,市场逐渐去伪存真,留下的都是硬汉,死的都是垃圾。

大鱼吃小鱼,大鱼最后长成海洋霸主,掌握决定生死的话语权。

“其实真正用心出作品的导演早就盼着这一天!”花姐道:“前天跟老高吃饭聊天,高群书导演。”

“他就一直抱怨说以前拍戏的时候,没有流量一说,平台就是看完戏,觉得好就会买。现在是没有大牌和流量明星,还没有开拍,平台直接说如果没有谁谁谁来演,就不敢确定买。”

“前几年他监制的一部电视剧我们的生活比蜜甜,用的都是实力派演员,戏也很好,但发行的时候人家死活不愿意买,觉得演员市场影响力小,降价都不要,说怕浪费黄金播出时间?”

丁诚无奈摇摇头,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说枪打出头鸟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说好演员的春天来了!”花姐感叹道:“今年明显就能看出苗头,很多流量小鲜肉越来越玩不转,作品相继扑街。比如什么大IP,砸几个亿下去,评分仅有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