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横赌 1(1 / 2)

横赌 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东赌场上流行两种赌法。一种是顺赌,赌财、赌房、赌地,一掷千金,这是豪赌、大赌。然而,也有另一种赌法,没财、没钱、也没地,身无分文,就是硬赌,赌妻儿老小、赌自己的命。在赌场上把自己的命置之不顾,甚至自己妻儿的生命,用人当赌资,这种赌法被称为横赌。

横赌自然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һ

身无分文的冯山在赌桌上苦熬了五天五夜,不仅熬红了眼睛,而且熬得气短身虚。杨六终于轰然一声倒在了炕上。他在倒下的瞬间,有气无力地说:冯山,文竹是你的了。然后杨六就倒下了,倒下的杨六便昏睡过去。

当文竹绿裤红袄地站在冯山面前的时候,冯山一句话也没说,他详详细细地看了文竹一眼,又看了一眼。文竹没有看他,面沉似水,望着冯山后脑勺那轮冰冷且了无生气的冬日,半晌才说:这一个月,我是你的人了,咱们走吧。

冯山听了文竹的话,想说点什么,心里却杂七杂八的很乱,然后就什么也没说,只狠狠地吞咽了口唾液。转过身,踩着雪,摇晃着向前走去。

文竹袖着手,踩着冯山留在雪地上的脚印,也摇晃着身子一扭一扭地随着冯山去了。

冯山走进自家屋门的时候,他看见灶台上还冒着热气。他掀开锅盖看了看,锅里贴着几个黄澄澄的玉米面饼子,还蒸着一锅酸菜。他知道这是菊香为自己准备下的。想到菊香,他的心里不知道什么地方就疼了一下。

文竹也站在屋里,就站在冯山的身后。冯山掀开锅盖的时候,满屋子里弥漫了菜香。她深深浅浅地吸了几口气。

冯山似乎是迫不及待的样子,他一只脚踩在灶台上,从锅沿上摸起一个饼子,大口嚼了起来。他侧过头,冲着文竹含混地说:你也吃。

文竹似乎没有听见冯山的话,她沉着脸走进了里间。里间的炕也是暖热的,两床叠得整齐的被子放在炕脚,炕席似乎也被扫擦过了。这细微之处,文竹闻到了一丝女人的气息。这丝女人的气息,让她的心里复杂了一些。外间,冯山还在唏哩呼噜地吃着。文竹袖着手在那儿站了一会儿,她看见窗户上一块窗纸被刮开了。她脱下鞋走上炕,用唾沫把那层窗纸粘上了。她脚踩在炕上,一缕温热传遍她的全身。

冯山抹着嘴走了进来,他血红着眼睛半仰着头望着炕上的文竹。文竹的脸色和目光一如既往地冷漠着。她的手缓慢而又机械地去解自己的衣服,冯山就那么不动声色地望着她的举动。

她先脱去了袄,只剩下一件鲜亮的红肚兜,接下来她脱去了棉裤,露出一双结实而又丰满的大腿。她做这一切时,表情依旧那么冷漠着,她甚至没有看冯山一眼。

接下来,她拉过被子躺下了。她躺下时,仍不看冯山一眼地说:杨六没有骗你,我值那个价。

杨六和冯山横赌时,把文竹押上了。他在横赌自己的女人。文竹是杨六在赌场上赢来的。那时文竹还是处女,文竹在跟随了杨六半年之后,他又把文竹输给了冯山。

冯山把一条左臂押给了杨六,杨六就把文竹押上了。如果文竹就是个女人,且被杨六用过的女人,那么她只值冯山一根手指头的价钱。然而杨六押文竹时,他一再强调文竹是处女。冯山就把自己的一条手臂押上了。结果杨六输了。文竹就是冯山的女人了,时间是一个月。

文竹钻进被窝的时候,又伸手把红肚兜和短裤脱下来了,然后就望着天棚冲冯山说:这一个月我是你的人了,你爱咋就咋吧。

说完文竹便闭上了自己的眼睛,只剩下两排长长的睫毛。

冯山麻木惘然地站在那里,他想了一下被子里文竹光着身子的样子。他甩下去一只鞋,又甩下去一只,然后他站在了炕上。他看了一眼躺在面前的文竹,想到了菊香。菊香每次躺在他面前,从来不闭眼睛,而是那么火热地望着他。

他脑子里突然一阵空白,然后就直直地躺在了炕上,便昏天黑地睡死过去。

文竹慢慢睁开眼睛,望一眼躺在那里的冯山,听着冯山海啸似的鼾声,眼泪一点一滴地流了出来。



文竹是父亲作为赌资输给杨六的。文竹的父亲也是个赌徒,一路赌下来,就家徒四壁了。年轻的时候,先是赌输了文竹母亲。输文竹母亲的时候,那时文竹才五六岁。文竹母亲也是父亲在赌桌上赢来的,后来就有了文竹。在没生文竹时,母亲不甘心跟着父亲这种赌徒生活一辈子,几次寻死觅活都没有成功,自从有了文竹,母亲便安下心来过日子了。她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把孩子养大成人。母亲无法改变父亲的赌性,便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认命了。父亲在文竹五岁那一年,终于输光了所有的赌资,最后把文竹母亲押上了,结果也输掉了。文竹母亲本来可以哭闹的,她却一滴泪也没有流。她望着垂头丧气蹲在跟前的文竹父亲,很平静地说:孩子是我的,也是你的,我走了,只求你一件事,把孩子养大,让她嫁一个好人家。

蹲在地上的父亲,这时抬起头,咬着牙说:孩她娘,你先去,也许十天,也许二十天,我就是豁出命也把你赢回来,咱们还是一家人,我不嫌弃你。

母亲冷着脸,“呸”地冲父亲吐了一口,又道:你的鬼话没人相信。你输我这次,就会有下次,看在孩子的份儿上,我只能给你当一回赌资,没有下回了。

父亲的头又低下去了,半晌又抬起来,白着脸说:我把你赢回来,就再也不赌了,咱们好好过日子。

母亲说:你这样的话都说过一百遍一千遍了,谁信呢。

母亲说完拉过文竹的手,文竹站在一旁很冷静地望着两个人。五岁的文竹已经明白眼前发生的事了。她不哭不闹,冷静地望着父母。

母亲先是蹲下身,抱着文竹,泪水流了下来。

文竹去为母亲擦泪,母亲就说:孩子,你记住,这就是娘的命呀。

父亲给母亲跪下了,哽着声音说:孩她娘,你放心,你前脚走,我后脚就把你赢回来,再也不赌了,再赌我不是人养的。

母亲站起来,抹去脸上的泪说:孩子也是你的,你看着办吧。说完便走出家门。

门外等着母亲的是向麻子。向麻子赌,只赌女人,不押房子不押地,于是向麻子就走马灯似的换女人。赢来的女人没有在他身边待长的,多则几个月,少则几天。向麻子曾说,要把方圆百里的女人都赢个遍,然后再换个遍。

母亲走到门口的时候,文竹细细尖尖地喊了声:娘。

母亲回了一次头,她看见母亲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最后母亲还是头也不回地坐着向麻子赶来的牛车走了。

父亲果然说到做到,第二天又去找向麻子赌去了,他要赢回文竹的母亲。父亲没有分文的赌资,他只能用自己的命去抵资。向麻子没有要父亲的命,而是说:把你裆里的家伙押上吧。

父亲望着向麻子,他知道向麻子心里想的是什么。向麻子赢了文竹的母亲,用什么赌向麻子说了算,他只能答应向麻子。结果父亲输了,向麻子笑着把刀扔在父亲面前。赌场上的规矩就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没有收回的余地。除非你不在这个圈里混了。背上一个不讲信誉的名声,在关东这块土地上,很难活出个人样来,除非你远走他乡。

那天晚上,父亲是爬着回来的。自从父亲出门之后,文竹一直坐在门槛上等着父亲。她希望父亲把母亲赢回来,回到以前温暖的生活中去。结果,她看到了浑身是血的父亲。

就在父亲又一次输了的第二天,母亲在向麻子家,用自己的裤腰带把自己吊了起来。这是当时女人最体面、最烈性的一种死法。

母亲死了,父亲趴在炕上嚎哭了两天。后来他弯着腰,叉着腿,又出去赌了一次。这回他赢回了几亩山地。从此父亲不再赌了,性情也大变了模样。父亲赌没了裆里的物件,性格如同一个女人。

靠着那几亩山地,父亲拉扯着文竹。父亲寡言少语。每年父亲总要领着文竹到母亲的坟前去看一看,烧上些纸。父亲冲坟说:孩她娘,你看一眼孩子,她大了。

后来父亲还让文竹读了两年私塾,认识了一些字。

父亲牛呀马的在几亩山地上劳作着,养活着自己,也养活着文竹。一晃文竹就十六了,十六岁的文竹出落成一个漂亮姑娘,方圆百里数一数二。

那一次,父亲又来到母亲坟前。每次到母亲坟前,文竹总是陪着,唯有这次父亲没让文竹陪着。他冲坟说:孩她娘,咱姑娘大了,方圆百里,没有人能比上咱家姑娘。我要给姑娘找一个好人家,吃香喝辣受用一辈子。

父亲冲母亲的坟头磕了三个响头又说:孩她娘,我最后再赌一回,这是最后一回,给孩子赢回些陪嫁。姑娘没有陪嫁就没有好人家,这你知道。我这是最后一回了呀。

父亲说完又冲母亲的坟磕了三个响头,然后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父亲走前冲文竹说:丫头,爹出去几天,要是死了,你就把爹埋在你妈身旁吧;这辈子我对不住她,下辈子当牛做马我伺候她。

文竹知道父亲要去干什么,“扑通”一声就给父亲跪下了。她流着泪说:爹呀,金山银山咱不稀罕,你别再赌了,求你了。

父亲也流下了泪,仰着头说:丫头,我跟你娘说好了,就这一次了。

父亲积蓄了十几年的赌心已定,十头牛也拉不回了。父亲又去了,他是想做最后一搏,用自己的性命去作最后一次赌资。结果没人接受他的“赌资”,要赌可以,把他的姑娘文竹作赌资对方才能接受。为了让女儿嫁一个好人家,再加上十几年来父亲的赌性未泯,他不相信自己会赌输,真的把姑娘赌出去,他就可以把命押上了,这是赌徒的规矩。久违赌阵的父亲最后一次走向了赌场。

结果他输得很惨,他的对手是隔辈人了。以前那些对手要么洗手不干了,要么家破人亡。这些赌场上的新生代,青出于蓝,只几个回合,他就先输了文竹给杨六,后来他再捞时,又把命输上了。

杨六显得很人性地冲他说:你把姑娘给我就行了,命就不要了。你不是还有几亩山地嘛,凑合着再活个十几年吧。

当文竹知道父亲把自己输给杨六时,和母亲当年离开家门时一样,显得很冷静。她甚至还冲父亲磕了一个头,然后说:爹,是你给了我这条命,又是你把我养大,你的恩情我知道;没啥,就算我报答你了。

文竹说完立起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杨六牵着一匹高头大马等在外面。文竹走了,是骑着马走的。

父亲最后一头撞死在母亲坟前的一块石头上。文竹把父亲埋了,文竹没有把父亲和母亲合葬在一起,而是把父亲埋在了另一个山坡上,两座坟头遥遥相望着。

文竹在杨六的身边生活了半年又十天之后,她作为杨六的赌资又输给了冯山。



冯山下决心赢光杨六所有身边的女人,他是有预谋的。冯山要报父亲的仇,也要报母亲的仇。

冯山的父亲冯老幺在二十年前与杨六的父亲杨大,一口气赌了七七四十九天,结果冯老幺输给了杨大。输的不是房子不是地,而是自己的女人山杏。

那时的山杏虽生育了冯山,仍是这一带最漂亮的女人。杨大念念不忘山杏,他和冯老幺在赌场上周旋了几年,终于把山杏赢下了。

山杏还是姑娘时,便是这一带出名的美女。父亲金百万也是有名的横赌。那时金百万家有很多财产。一般情况下,他不轻易出入赌场,显得很有节制。赌瘾上来了,他才出去赌一回。金百万从关内来到关外,那时只是孤身一人。他从横赌起家,渐渐置地办起了家业,而且娶了如花似玉的山杏母亲。山杏的母亲是金百万明媒正娶的。有了家业,有了山杏母亲之后,金百万就开始很有节制地赌了。

后来有了山杏,山杏渐渐长大了,最后出落成这一带最漂亮的女人。漂亮的女人,从古至今,总是招摇出一些事情。山杏自然也不例外。

冯老幺和杨大,那时都很年轻,年轻就气盛,他们都看上了山杏。关外赌徒,历来有个规矩,要想在赌场上混出个人样来,赢多少房子和地并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而是一定要有最漂亮的女人。漂亮女人是一笔最大的赌资,无形,无价。凡是混出一些人样的关东赌徒,家里都有两个或三个最漂亮的女人。这样的赌徒,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让人另眼相看。

冯老幺和杨大,那时是年轻气盛的赌徒,他们都想得到山杏。凭他们的实力,要想明媒正娶山杏,那是不可能的。金百万不会看上他们那点家财。要想得到山杏,他们只能在赌场上赢得山杏,而且要赢得金百万心服口服。

冯老幺和杨大那时很清醒,凭自己的赌力,无法赢得金百万。金百万在道上混了几十年了,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从横赌起家,赌下这么多家产,这本身就足以说明了金百万的足智多谋。那时的冯老幺和杨大两个人空前的团结,他们要联手出击,置金百万于败地。而且在这之前,两人就说好了,不管谁赢出来山杏,两人最后要凭着真正的实力再赌一次,最后得到山杏。

刚开始,两人联起手来和金百万小打小闹地赌,金百万也没把两个年轻赌徒放在眼里,很轻松地赌。结果金百万止不住地小赌,先是输了十几亩好地,接着又输了十几间房产。这都是金百万几十年置办下来的家产。而且又输在了两名不见经传的小赌徒手里,他自然是心有不甘。老奸巨猾的金百万也是显得心浮气躁起来。那些日子,金百万和冯老幺、杨大等人纠缠在一起,你来我往。金百万就越赌越亏。初生牛犊的冯老幺和杨大显得精诚团结,他们的眼前是诱人的山杏。赢金百万的财产只是他们的计划中的第一步。就像在池塘里捕捉一条鱼一样,首先要把池塘的水淘干,然后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那条鱼。心高气傲的金百万触犯了赌场上的大忌:轻敌,又心浮气躁。还没等明白过来,金百万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便输光了所有家产。金百万红眼了,他在大冬天里,脱光了膀子,赤膊上阵,终于把自己的女儿山杏押上了。这是冯老幺和杨大最终的愿望。两人见时机到了,胜败在此一举了,他们也脱光了膀子和金百万赌了起来。三个人赌的不是几局,而是天数,也就是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谁先倒下,谁就认输了。这一招又中了两个年轻人的计,金百万虽然英豪无比,毕竟是几十岁的人了,和两个年轻人相比,无论如何都是吃亏的。金百万在不知不觉中,又犯了一忌。

最终,在三个人赌到第五十天时,金百万一头栽倒在炕下,并且口吐鲜血,一命呜呼。冯老幺和杨大在数赌注时,杨大占了上风,也就是说山杏是杨大先赢下的。两人有言在先,两人最终还是要赌一回的。

精诚合作的两人,最后为了山杏,又成了对手。结果是,冯老幺最终赢得了山杏。后来,他们生下了冯山。

这么多年,杨大一直把冯老幺当成了一个对手。这也是赌场上的规矩,赢家不能罢手,只有输家最后认输,不再赌下去,这场赌博才算告一段落。

杨大和冯老幺旷日持久地赌着。双方互有胜负,一直处在比较均衡的态势。谁也没有能力把对方赢到山穷水尽。日子就不紧不慢地过着。

冯山八岁那一年,冯老幺走了背字。先是输了地,又输了房子,最后他只剩下山杏和儿子冯山。他知道杨大这么多年一直都在想赢得山杏。他不相信自己最终会失去山杏。输光了房子、地和所有家产的冯老幺输红了眼,同时也失去了理智,结局是失去了山杏。

最后走投无路的冯老幺只能横赌了,他还剩下一条命。对赢家杨大来说,他无论如何要接受输家冯老幺的最后一搏。冯老幺就把自己的命押上了,且死法也已选好。若是输了,身上系上石头,自己沉入大西河。如果赢了,他就又有能力及钱财和杨大做旷日持久的赌博了。

孤注一掷的冯老幺终于没能翻动心态平和的杨大的盘子。最后他只能一死了之。赌场上是没有戏言的,最后输家不死,也没人去逼你,可以像狗一样地活下去。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没了房子没了地,老婆都没了,生就不如死了。关东人凭着最后那点尊严,讨个死法,也算是轰轰烈烈一场。赢得后人几分尊敬。

冯老幺怀抱石头一步步走进了大西河,八岁的冯山在后面一声又一声地喊叫着。走进大西河的冯老幺,最后回了一次头,他冲八岁的儿子冯山喊:小子,你听着,你要是我儿子,就过正常人的日子,别再学我去赌了。说完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西河,他连同那块石头沉入到河水中。

两天以后,冯老幺的尸首在下游浮了上来。那块怀抱的石头已经没有了,冯老幺手里只抓了一把水草。

杨大很义气也很隆重地为冯老幺出殡,很多人都来了,他们敬佩冯老幺的骨气,把场面整得很热闹,也很悲壮。

八岁的冯山跪在父亲的坟前,那时一粒复仇的种子就埋在了他年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