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3章 风向突变(2 / 2)

所幸,穆罕默德王储已经回到利雅得。

在提案获得通过之后,穆罕默德王储立即表示,只要伊朗撤走所有部署在伊拉克的军事人员,沙特与阿盟国家就会撤兵。

随后,阿联酋、阿曼、科威特与约旦也做出了同样的回应。

这下,皮球踢到了伊朗脚下。

虽然伊朗从来没有承认出兵伊拉克,但是十多万伊朗军人进入伊拉克,是没有办法否认的事实。

更何况,伊拉克出现了大量伊朗制造的主战装备。

如果伊朗不肯答应撤兵,那就要为冲突负责。

到时候,沙特就有充足的理由指责伊朗扩大了伊拉克内战,以此号召国际社会对伊朗实施全面制裁。

问题是,现在撤军合适吗?

沙特等阿盟国家敢于答应撤军,只是因为已经把拉扎克政权武装了起来,而且拉扎克政权在战场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优势。

当时,迪瓦尼耶与纳杰夫已经被政府军攻占,库特也被政府军包围。

因为得到了阿盟国家的权力支持,所以伊拉克政府军气势如虹,大有一鼓作气打下巴格达的架势。

卡里姆政权呢?

在退到卡尔巴拉与希拉之后,叛军在正面战场上已经无路可退,再退的话,就是巴格达了。

库特方向上,叛军的处境也不是很理想,未必能够解除政府军的包围。

更重要的是,打到这个时候,叛军已经没有多少重武器了。如果没有伊朗的援助,叛军根本打不过政府军。

要知道,政府军一直不缺重武器。

只要伊朗在这个时候撤军,政府军就会发动猛攻,而缺乏重装备的叛军,未必能够守住巴格达。

丢掉巴格达,叛军还能在哪里立足?

巴古拜,还是拉马迪?

别忘了,巴格达是伊拉克的交通枢纽中心,丢掉巴格达,等于北面的城镇全在政府军的威胁之下。

再往北,就是库尔德人控制的地区。

可见,在扭转局势,至少是获得局部优势之前,叛军依然得依靠伊朗,也就不能从伊拉克撤军。

这下,问题来了。

沙特等阿盟国家已经占据了外交与道义的制高点,伊朗却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甚至连时间都不够。

当天,华夏当局就表示,对沙特等阿盟国家为和平所做出的努力感到由衷的高兴,并且愿意跟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一道缔造和平,共同捍卫和平,打击与对付所有威胁与破坏和平的极端势力。

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外交辞令。

其实,华夏也很少使用如此直接的外交辞令。

任何人都能听出,华夏的耐心已经快用光了。

更重要的是,这份外交声明还在暗示,只要沙特等阿盟国家从伊拉克撤兵,华夏就会解除军事禁运。

到时候,沙特等阿盟国家就能从华夏购买武器装备。

到这一步,伊朗还有别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