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朝暮入我心第83节(1 / 2)





  “怪不得大家寻了这么多年都找不到人影,原来是一开始就寻错了方向!”

  “若是如此说来,岂不是闹了个大乌龙?”

  “什么乌龙?”

  “苏霄啊,想着以秦桢的画卷为灵感刻下瑶山之景,如今看来那画卷应当就是祁洲的草案而已,不只是什么情况下被苏霄给看到了,这才有了后边的乌龙。”

  “你管这叫做乌龙?我适才就想说了,窥探他人画卷而刻成的玉雕,就因为赋予了致歉和相识的美名,就不能够称之为剽窃吗?”

  男子此话一出,他四下的讨论声倏然停下。

  众人对视了须臾,又看向瞪着眼眸理直气壮环视着他们的男子,一时之间也说不出反驳的话语。

  “我看啊,也别管是否剽窃,就算是剽窃那也只是依葫芦画瓢,东施效颦罢了,就拿两样玉雕相比较,有眼睛的人都知道要选哪个。”

  “苏霄的心性,到底是浮躁了,甚至都比不得一女子。本文由q群幺污儿耳七雾耳吧椅整理本文上传”老者抚着长须摇头叹息道。

  “您这话说的,如今新起之秀中,又有哪个人能够强压祁洲一头。”

  “都少说两句吧。”男子睨了眼伫立在三四丈开外尚未离去的苏霄,眼看着他眉眼间看似温和的神色愈发的冷厉,微阖眼眸示意众人不要再多言,可一想起适才的事情,男子还是忍不住多嘴了两句,“苏琛大家要是知道今日的事情,真真是要羞愧得十来日都无法出门见人。”

  场中央的秦桢也听到了这段话,眉眼微微皱了几分。

  她下意识地抬眸看向苏霄,目光对上的刹那间,男子凛冽的眼眸泛着足以摄人心魄的寒意,如同利刃般不管不顾地袭来,不过也仅仅是一眨眼的事情,眨过的目光再对上时,适才的寒意不知所踪,只剩下淡淡的温和。

  两人对视须臾,苏霄抿唇离去。

  秦桢敛下目光看向等候在侧的明若姑姑,颔首示意后也就转身下场,侧身之时她就看到了沈希桥闪烁着星光的眼眸,一眨一眨地盯着她看,满眼都是欣喜。

  “好姐姐,你瞒得我好苦啊!”沈希桥嘴上这么说,眼眸中的笑意一分未减反而有愈发热烈之势,说罢侧眸睨了眼适才开始神色就没有变过的兄长,佯装不悦地撇了撇嘴,“哥哥都知道,却不和我说。”

  沈聿白把玩着雀坠的手一顿,扫了她一眼,“是我自己知道的。”

  “喔!”沈希桥听出他是在解释,故意拉长了尾音,双手牵着秦桢的手拉着她坐下,眨巴着眼眸继续和她说道:“所以说当初你送我的玉饰都是你特意为我做的,是祁洲特意给我做的,对吗?”

  女子眼眸中的期待几近要溢出,秦桢被她清澈的眼眸逗笑,颔首‘嗯’了声,“打造那些玉饰时,除了你就没有想过要送给他人。”

  玉饰上的每一道花样皆是沈希桥所喜欢的花式,与他人半分关系都没有。

  沈希桥闻言眉眼间霎时间笑开,笑意灿烂如高处日光,单手挽着她的胳膊下颌抵着她的脖颈蹭了蹭,道:“就知道你最好了。”说着余光瞥见明若姑姑示意侍卫将场中央的玉雕搬下,顿了顿,忍不住问:“瑶山你刻了多久才能刻得如此惟妙惟肖。”

  秦桢微垂凝着她的眼眸随着她的视线掠去,又多看了几眼,道:“大半年。”

  沈希桥大致知晓会耗时长,但没想到这么长,惊讶得视线在玉雕和秦桢身上来回转,半响都说不出话来。

  见状,秦桢莞尔一笑。

  “手,受伤了几次。”

  深沉喑哑的嗓音穿过微风拂入耳畔,秦桢弯起的唇瓣停滞了一瞬,微微闪烁的眸光掠向身侧的沈聿白,她没有看清他的神色,看去时他微垂着眼眸,她只能对上他的白玉簪子。

  可她能够清楚地感知到,他的目光所及之处是她随意交叉摆在桌案上的十指。

  雕刻玉石开始,秦桢的手受过或大或小的伤,不管是不小心锤打到发肿的指尖还是被刺到鲜血直流,对于她而言都是家常便饭之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是以她自己都没有数过到底受了几次伤,其中有几次是砸伤,又有几次是刺伤,或是其他的受伤方式,她都没有盘算过。

  骤然听到沈聿白的问题,秦桢也忍不住回想了下,而后才发现根本就数不清楚,思绪纷飞间,指尖好似被灼热眼神烫到,忍不住颤动了下。

  颤动的指节滑过指缝,缝隙间不垂眸仔细端详便难以察觉的伤痕掠过指腹,荡起了阵阵涟漪。

  秦桢不自觉地用掌心覆上纤细的指节,垂落在身侧的霎那间对上了沈聿白抬起的眼眸,那双深邃不可测的眼眸深处,心疼之意呼之欲出,她抿了抿唇瓣,轻描淡写:“没数过,都只是小伤而已。”

  轻如羽毛的语气落入沈聿白心中,他久久不语地盯着她看了多时,也没有错过她下意识收起的手掌,便知她受过的伤并不像言语间那般的不足轻重。

  这些日子他得空之时也会前往苏府观摩,技艺精巧且打磨玉石多年的苏琛也会受伤,苏琛告诉他,做这一行的,手中不带点伤都不会自称是工匠。

  那时沈聿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秦桢。

  想着她会不会受伤,受伤之时身旁可有其他人照料,越想心情愈发得低沉,想要下一瞬就出现在她的身侧,牵过她的双手好好地看看手中的伤痕。

  这些日子,宣晖园中备好的各式药膏药酒愈来愈多。

  秦桢浅笑着收回视线,垂下的手慢慢地交织环绕在一起,不知为何,她不是很想和沈聿白提起这个话题,就好像再往下提上一分,掩盖在内心深处的涩意就会卷上明面。

  静坐了一会儿,席间望来的目光愈发的直白,为了避免等会儿寸步难行,秦桢决定提前离席,只是她要走,沈希桥也没有打算再停留,是以便一同离去。

  还未走到门口,身后就传来明若姑姑的呼喊声。

  秦桢停下脚步回眸。

  明若姑姑身边还跟着几位宫女,其中一宫女将手中的匣子打开双手奉上,里面是一道面纱,见秦桢困惑不解的神色,明若姑姑解释道:“姑娘还是戴上再离去,外头都已经传开了,不少人在等着姑娘出别院。”

  秦桢霎时想起三年前那位被围堵在家中的文人,微微蹙眉,取出面纱,“多谢姑姑。”

  见她已经戴上,明若姑姑没有再多说什么,福了福身后又领着宫女们匆匆离开。

  戴好面纱的秦桢转回身,神色无奈地和上下打量着她的沈希桥对视了一眼,视线越过她的肩膀看向不过百来步外的门口,已经能够想到侍卫把守外的街道该是何种场景,她的院落门口又是怎样的场景。

  沈希桥大概猜出了她不想被人打扰的心思,眼珠子转了好几转,流转间瞥见她身后走来的兄长,道:“你乘坐哥哥的马车离去,不会有人胆敢拦住他的马车。”

  落后几步的沈聿白走近听闻她的话语,挑了挑眉。

  见状,沈希桥连忙解释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