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节(2 / 2)


  王若迎将信件交给了两人,然后又假设如果自己嫁过去后所要面对的困境。不仅要受嫡婆婆压制,还可能因为曲家得罪了伯爵府,伯爵府的女眷会为难自己,甚至也会遭到文靖侯府女眷们的为难,这些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且那些贵夫人都好面子,端着身份也断不会和她这个小地方出生的商贾之女来往,她去了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日子怕是会过得艰难。

  “女儿不求高嫁,也不想高攀什么京城官宦之家的公子,女儿只想安分守己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王承和甄氏听后冒了一身的冷汗,没想到京城人家那么复杂,光是听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他们都觉得脑子一团浆糊。

  甄氏希望王若迎高嫁,其实只希望她能过得好,但如果是嫁去受委屈,就算这亲事再好,后生家里再荣华富贵她也是不同意的。

  甄氏赶紧表明立场:“方公子说的一定不会有假,这门亲事我不同意。”

  王承一阵后怕,心中懊恼自己又办了件糊涂事。但他已经和曲管家表明了想要结亲的意思,这突然反悔可要如何说辞啊?

  ☆、宋家来提亲

  虽然自己暂时没有想到应对之法,但王承还是承诺王若迎一定推了此事。

  王若迎见王承态度坚决,这心也就放下了一半:“爹可要赶紧同曲管家说清楚才是,事情若是拖的越久越不好办。”

  王承赶紧应下:“你放心吧,爹一定会将此事顺利解决。”

  甄氏和王若迎走后,王承在书房里想破了头都觉得此事不好办。曲管家已经向京城那边送信,就等着京城的曲夫人点头。他现在通过曲大管家的引荐认识了几个不错的生意人,和曲家也有生意再谈,他若是此刻反悔说不愿和曲家结亲,这以后可就要在杭州城树敌了,那金玉绣楼的生意怕是会越做越难。

  一想到这儿,王承就一个头两个大。

  而这时,一直按兵不动的孙薇开始发力,她特地去厨房煮了自己最拿手的羹汤,特地断进了王承的书房里。

  这些日子说不着急是假的,她这般名不正言不顺的住进王家,王承也不给个说法。杭州城那边,她娘已经给她写信,开始追问她去了王家到底有没有个名分,现在家里那边将她的名声败坏的破烂不堪,说自己恬不知耻没名没分住在男人家。

  现在时间拖的越长,对她就越不利。

  黄薇将羹汤放到书案上,舀了一小碗端到王承面前,柔声蜜语的同王承道:“爷,您尝尝我的手艺……”

  黄薇突然发觉王承似乎想事情想的出神,根本没有发觉她进了书房。

  “老爷,老爷?”

  “啊?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好生待在屋里不要随便出来走动么,我和你说过,等五哥儿成完婚之后再商谈么?”王承皱着眉头,语气又有些不耐烦。他以为黄薇是来抱怨为什么不早早纳她进门,因为上次去见她她就提过这个事情。

  黄薇面上有些尴尬,她也看出来王承现在心情不太好,自己来的不是时候。黄薇虽不如那些漂亮年轻的姑娘招人喜欢,但她有个会审时度势的心眼儿,最察言观色。她也不矫情,有些失落的朝王承微微福了福身,稍显慌张的道:“是我太不守规矩,爷您忙,我以后一定会老老实实呆在屋中。”

  孙薇踏着小碎步快走出了书房,那样子像极了受惊的山中野兔逃跑时的样子。

  见孙薇如此委屈,王承懊恼自己藏不住情绪,让一个寄人篱下的女人这般谨小慎微,这便想着晚上过去瞧瞧孙薇,之后居然把王若迎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不得不说孙薇很会抓人的心思,许多男人都有保护弱小的情节,更别提是个惹人怜爱的娇娘了。

  当晚,甄氏听说王承去了孙薇那处没有多意外,反倒冷哼一声道:“她就会到处装弱小可怜,可偏生男人们就吃这一套。”

  ……

  王若迎等了几天,王承都没有给她回复,她也有些着急了,于是急急跑到了王承的书房,问她事情解决了没有。、

  谁知王承却含糊其辞,说起了生意场上的事情。

  “爹,这事到底如何解决的,您倒是给个话呀!”王若迎急了,这可是她的终身大事啊。

  王承没办法,只好将事情原原本本讲给王若迎听。

  “我同曲大管家玩转表达了不愿结亲的意思,可他却装傻充愣。到了最后我都想要直接摊牌,可曲大管家就是顾左右而言其他,似乎看出了我的意图,有意回避这个问题。”

  王若迎听后恨不得捶胸顿足,看来事情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了!曲家就是用她为了填窟窿,娶谁家的姑娘都一样。但现在可谓是骑虎难下,曲家怕是认准了她,短时间内也没时间去找第二个合适的人选,所以这菜装傻充愣,对父亲的意图置若罔闻。

  王若迎头疼,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和曲家对抗,要不然找方衡帮忙?

  就在两父女焦头烂额之际,门房的管事突然急急跑了过来,说宋家老太爷来访!

  两父女差点没摔下椅子摔到地上,那宋家老太爷在珺安城是何等受人尊敬的长辈,他们王家何德何能让宋家老太爷亲自拜访!

  他们和宋家没有来往,对宋老太爷突然造访感到非常疑惑。对于王承来说这心里是又兴奋又不安,这珺安城里的生意人,又有哪个不想和宋家亲近?能得见宋老太爷一面,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这心里头也揣足了不安,怕就怕自家做了什么事得罪了宋家,才让宋老太爷找上门来,如果是这样那就不太妙了。

  一时间,王承的脸色变化莫测,一会红一会青的,就像那变脸戏法。王承这会子也没空搭理王若迎了,赶紧去花厅见了宋家老太爷。

  王若迎叹了口气,上辈子觉得爹是家里的主心骨,怎这辈子的行事作风怎么差这么多,尤其是在他的婚事上总是糊里糊涂。或许,这就是关心则乱吧。

  王若迎在书房坐着等,正巧遇到来给王承送东西的范福。王若迎这才知道,原来爹正在和曲家大管家谈生意,碍于在杭州的金玉绣楼刚刚起步,他也不敢轻易得罪曲大管家,这才没敢直说,现下也是焦头烂额着呢。

  王若迎感觉到了事情有些棘手,正想着和范福在打听打听情况,还没问出口呢,王承便急急回了书房。与适才那副焦头烂额的样子判若两人,现在他整个人如沐春风,那欢喜的就和过年死的。走起路来的样子都脚底生风,一看就是有什么好事发生。

  王若迎心情突然变得放松,想王承和宋家老太爷一定相谈的非常愉快。她突然想到,若是能背靠宋家这棵大树,他们还犯得着忌惮曲家么?

  一想到这儿,王若迎突然就有种拨开迷雾之感,她赶紧追问王承道:“宋老太爷来找爹是有什么好事?”

  王承有些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咧着大嘴哈哈大笑丝毫不顾及形象:“自然是好事……”他卖起了关子,目光有意无意瞥了一眼还在屋里的范福。

  范福意识到了王承的意思,有些事不是他这样的下人能听的,于是恭恭敬敬的行礼退出了书房。

  范福刚一出屋子,王若迎就急急拉着王承座下,紧着又倒了杯茶放到桌案上,急不可待的追问宋家老太爷的来意。

  王承也不卖关子了,得意洋洋的看着王若迎,笑道:“宋老太爷是来提亲的,因着咱们王家姑娘旺夫的名声在外,所以便瞧中了咱们家姑娘。王老太爷说明日会带着宋公子亲自登门,到时候你出去见见,之后再说之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