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章(2 / 2)


  阮香跟她打招呼:“二姐回来了啊?明天是不是要跟我们一起去九亭镇赶集呢?”

  阮菱点头,不想跟她多说,径直进了屋。

  阮香有点儿意外,原先对她还算不错的二姐,现在对她挺冷淡。

  后来,她想,也是,人家阮菱跟阮秀是亲姐妹,当然跟阮秀亲不跟自己亲,嫁出去了,见面的时候少,变得冷淡起来也很正常。

  看到阮香走出了门,阮菱回转身去把屋子门给关上,并闩上,这才去里屋坐在阮秀身边。

  她直接问阮秀:“阿香又跑来跟你说什么了吗?有没有说程家的事情?”

  阮秀老实回答她:“说了,她说程家阿婆还有春生他爹最近常常骂春生,春生他爹还动手打过他,就因为他不听话,想要跟我一起……”

  阮菱听完,一把抓住阮秀的手,歉意道:“阿秀,姐对不起你,要不是你姐夫的腿伤了,黄大龙也不会有送虎骨去范家的机会。阮家就不会欠下黄家的人情,程家也不会担上四十几块大洋的债。程家人不愿意拿这个钱出来也很正常,换成东河村里其他人家,我想,绝大部分人家都会跟程家一样。其实,我觉得阿爷和阿爹有点儿强人所难了。”

  “算了,二姐,你别说了。我觉得阿爷和阿爹想要考一考程春生也没什么不对,四十几块大洋钱虽然多,可是只要想办法,一年时间也不是凑不出来。而且,程春生那个人,外貌看起来很好,讨人喜欢,但心胸却不见得宽广。”

  “心胸不宽广?”

  阮秀就把那一天跟娘一起去田里送饭送水,跟程春生说的话对阮菱说了。她说自己后来反思过了,她觉得自己太幼稚了,看人光看外表。有些人外表很好,但要相处以后才知道这个人到底怎么样,是不是内心也像外表一样好。

  阮菱一听就高兴起来了,她说自己很高兴阮秀能这么想,其实她自从嫁到范家之后,也这样想过。

  她道:“从前在娘家待嫁的时候,阿娘和阿爹说什么看人不能光看外表,他们是过来人的那些话,我从来没认真听到耳朵里。直到嫁了人,回想起来,才觉得阿爹和阿娘说得对。一个人,再好看,老了就不会好看了。挑男人,还是要挑有担当,有本事,有心胸的。好几十年呢,好看也不能当饭吃。”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看脸的时代,阮秀想,自己花痴了一下阳光俊朗的程春生,很快,这热度过去,她也冷静下来了。

  一年时间,她还真想看一看程春生有没有那本事弄到四十块大洋。

  毕竟,她跟他之间只存在淡淡的恋慕,远远说不上什么感情深厚,值得她忽视一切现实的条件。

  她并不真是十五岁的少女。

  这一年,她会看程春生怎么做,她也会留意下黄大龙做些什么。

  黄大龙机智应付了祖母,顺利将虎骨送去了范家,这让阮秀对黄大龙的看法有了一些改变,她觉得他做得漂亮!

  ……

  隔壁程家也有出嫁女回家,这个人就是程春生的姑姑程小红,她嫁给了九亭镇上开油坊的吴又辉,婚后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吴韶铭今年已经十三岁,今天他没有跟着程下红一起到东河村,在镇子里的油坊里帮忙做买卖。

  程小红只带了十岁的女儿吴柳儿跟着自己一起回娘家。

  每年的社日,程小红都习惯回东河村的娘家,出嫁之后一次也没拉下过。

  她们母女回娘家,最高兴的是程荷花,她又可以跟表妹一起好好玩上一两天了。东河村跟程荷花年纪差不多的女孩儿只有几个,住得最近的是黄家的黄小莲,但黄小莲不爱出门儿,性格有点儿闷,所以程荷花不大喜欢找她玩儿。更何况,最近她隐约感到家里的大人对黄家人有些看法,就更不去找黄小莲玩了。

  程张氏知道女儿是要回娘家过社日节的,早就做好了饭菜等女儿和外孙女儿来。

  但没想到的是,中午要吃饭时,家里又来了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是程张氏的二儿子,一直在外鬼混,难得回家一次的程立松。

  程立松已经有半年多没回家,今年过年他都没在家里。

  一看见这个不争气,在外胡混,都三十五岁了,还是光棍一条的二儿子,程张氏就来气,忍不住骂他回来干嘛。这社日节该回娘家的是嫁出去的女儿,不是他这个儿子。

  不过,骂虽然骂,程张氏还是叫他去洗了手上桌子吃饭。

  程立松嬉皮笑脸地答应了,跑去洗了手,过来跟大哥大嫂,还有小妹等人打过招呼,就坐下来拿起筷子开始吃起来。

  他一边吃一边告诉桌子上的程家人,说他过年都没回来,是跟朋友去了一趟西安那边,做了点儿买卖,赚了点儿钱,不过都花掉了。

  程家人除了最小的几个孩子,其他人都知道程立松做的什么买卖,赚的钱又是怎么花掉的。

  程立松交的道上的朋友都是些倒买倒卖政府禁止的东西的,比如说武器鸦|片古董。赚到了钱,程立松就去吃喝嫖|赌,把钱给花光,然后再去干活。正因为这远近村庄都知道程立松是个不靠谱的人,没有人家把女儿嫁给他,再加上他这个人不喜欢被人管,喜欢在外浪荡,这成家的事情就一拖再拖。

  等到程立松满了三十,程张氏就死了心,不再操心儿子的婚事,只愿他一年下来平平安安就烧香拜佛了。

  ☆、第28章

  吃完饭,程家人坐一起闲聊, 程立松便跟家里人吹嘘他跟朋友去西安收古董, 一次就赚了二百多大洋, 三个人平分, 他分了六十多块。

  程立柏一直讨厌他这个不靠谱的兄弟, 而且特别讨厌他在自己的孩子们跟前吹嘘他是如何捞偏门弄钱的。

  所以, 一听他说这些,就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走了,说田里还有活儿。

  程春生不想走,他喜欢听他二叔说那些走南闯北的故事, 但看到他爹投过来严厉的一瞥,便也站起来跟着去了。其实田里也没什么农活儿,只是去田间走一走, 看一看新插的秧苗。

  程张氏知道大儿子是怎么想的, 等他们父子三人一走, 她就对程立松说:“你以后回家不要当着你大哥说这些,他不喜欢, 怕你教坏了根生他们。”

  程立松一听不以为然道:“光是听人说话就能变坏,那茶馆里说书的先生每天讲那些江湖大盗杀人越货的事,听的人是不是都要去杀人抢东西?大哥这个人,就是太死板。”

  程小红这时在一旁插话:“二哥,你刚才说你分了六十多块大洋,钱呢,是不是又花光了?”

  程立松一拍桌子:“三妹, 你太了解二哥了,哈哈哈!”

  程小红闻言摇头:“年年都这样。”

  程立松:“不,今年不一样,我留了些钱,一来孝敬老娘,二来给妹子买胭脂。”

  他说完果然从衣兜里摸出来五个大洋,一个一个放在桌子上,接着拢在一起,推向对面坐着的程张氏:“阿娘,这是儿子孝敬你的。”

  接着,他又摸了两块大洋出来给程小红:“这个你拿去买胭脂,给柳儿也买头花戴。”

  程张氏一张老脸笑得开花一样,把五块大洋捡起来搁在手里摸着,连说儿子孝顺,这许多年了还没得过程立松的孝敬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