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章(2 / 2)


  顾默默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清楚,只要周氏知道她和顾青云一刀两断,就不会再来找麻烦。她实在不想再和顾家有什么牵连。

  周氏欺负了他的娘子,想毫发无损的全身而退,没那可能。还有那个什么晚碧,竟然在大庭广众下,叫破娘子的出身和顾青云的过去,心思恶毒,牛大壮也不能饶过。

  不过娘子的话牛大壮自然要听,既然娘子不许他教训……就让顾青云教训好了。

  牛大壮面带笑容,一路和人打招呼进了皇宫,带着腰牌点卯上差。承平帝一般都是在长宁宫起居,不过今天牛大壮被告知,要去御水河换班。

  牛大壮再一次和手下检视仪容,然后才领着他们去皇城西南的御水河。他心里觉得有些奇怪,这个时辰承平帝应该准备用晚膳。不过皇帝的行程是不能打听的,牛大壮收拢心思领着整齐的执戟郎去换班。

  御水河畔又一次竖起靶子,承平帝太子、贵妃,及兵部尚书周至深及左右侍郎,正饶有兴趣的看孝义王驰马射箭。看到这个场景,牛大壮心里就明白贵妃出手了。

  原来春闱已过,各地述职官员也各按其职,陈贵妃便跟承平帝进言:

  “天下士子、官吏有陛下庇护能以事进身,彦儿贵为皇子亲王,苦练一身本领却求报无门。”

  于是就有了这个,以兵部尚书为知武举官,兵部左右侍郎为同知武举官,太子为监试官的简易武举科考。

  牛大壮跟上一班的亲卫统领交过差事,来到承平帝面前请安时,孝义王已经考校完骑射。开始答策论。

  “牛爱卿不必多礼。”承平帝笑着叫牛大壮起身,又说道“爱卿来晚一步,要不然可以指点一下彦儿的箭法。”

  牛大壮抱拳回道:“王爷自来聪敏又勤奋,箭法一定大有所成。”

  “爱卿说的不错。”承平帝笑着抚须,却不再说怎么个不错法。不过交接时牛大壮抽空瞄了几眼,心里便有数:孝义王的骑射九箭八中,步射九箭九中便是在军中也算上等。

  不过可惜他自小娇养,这半年虽然下了功夫,力道相对还是有点小。

  陈贵妃笑吟吟的跟在承平帝身边,对牛大壮说道:“若论箭法,国中牛将军当属第一人。”

  “娘娘抬爱,大治地广人众异士辈出,微臣岂敢认作第一。”几个人正在说话,就看见德福过来启奏承平帝晚宴备好。

  承平帝领着一干人等到凉亭用膳,场中唯余孝义王奋力答题。牛大壮沉稳的扶着佩刀站在凉亭外,目视前方看似和平常一样,心里却有些担忧。

  孝义王自小就爱读兵书,《武经七书》据说烂熟于胸,《百将传》更是爱不释手。这一年多又跟着俞将军学习兵法谋略,这策论只怕相当精彩。

  等凉亭里承平帝他们用膳完毕洗漱出来,孝义王已经誊写好策一道,在解论一道。承平帝见了饶有兴致的下阶去看,牛大壮侍卫在侧。

  牛大壮看到案上的试策题为:问: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他快速浏览了一遍孝义王的策论,确实精彩。破题便很浩大:夫奇不离正,变则无穷。转折后便起股列举了许多著名战例。

  承平帝见牛大壮也在看,不由好笑:“牛爱卿知道此题从何而来?”据承平帝所知,牛大壮只是普通百姓出身。

  机会来了!牛大壮面色沉稳的抱拳回道:“《孙子兵法》势篇二十八: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承平帝笑着抬手止住:“牛爱卿也爱读兵书?”

  “微臣忝为陛下亲卫千户,又是正四品广威将军。若不通一点兵法,被人问起岂不折损陛下颜面,大治国威。”

  “微臣每日都会抽出一个时辰研读兵书。”多余谦虚的话,牛大壮没说,他知道某人会想让他出丑。

  “牛将军果然让人佩服”陈贵妃轻笑说完,又转向承平帝“陛下何不再设一案,莫让明珠埋没。”

  牛大壮憨笑一下,明明是英武的面孔,愣是给人几分乡下农夫的感觉,他老实的抱拳“贵妃娘娘美意微臣心领,不过微臣正在当差,怕是没有这个福气。”

  牛大壮研读兵书,还和岳绍辉通信请教切磋,甚至自己都指点过一二,太子心里是很清楚的。这两个人暗暗结盟,处处留意陈贵妃,让太子好笑无奈,索性他们也不出格,就由着他们玩闹。

  承平帝笑道:“在这皇宫之中,又有众多守卫,牛爱卿就试试也无妨。”

  牛大壮单膝跪倒:“微臣研读兵法,确实很想能被周尚书指点一二。但微臣职责在身,绝不分心其他。”

  承平帝拿这个憨人也是没法子,只要他当差就绝不会离自己太远,就是自己下旨也不行。不过承平帝倒是好奇,牛大壮兵法学得如何,按理以他的打仗经验和机敏,应该是别有见解。

  承平帝又调了一个亲卫统领过来,替牛大壮的差,让他开始解题。承平帝站在他旁边,只见他写下破题:夫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最后以周尚书为首的几位知武举官,判策一道:孝义王气势浩大,知史甚深引经据典,兵法娴熟文采飞扬;牛千户成竹在胸,胜在诡道,王道亦不差正气,然文采平平。

  论一道的题目是,王者知胜之道。这一题看似简单,要解的精妙却很难。俞将军不愧是大治的名将,教的学生也不差。孝义王解的很不错,牛大壮略输一筹,但亦属优等。

  周尚书几个今日被承平帝召来,以武举考校孝义王,原本只当是陪乐而已。却没想到孝义王竟真有大将之才,兵马骑射在武举中算得上一等一。兵法韬略更是烂熟于胸,又得俞总兵亲自指点竟是状元之才。

  大治的皇族以抵御外族为己任,历代皇帝没有不通兵法的,承平帝自然能看出孝义王却是难得的将才。

  陈贵妃笑吟吟的对皇帝和太子说道:“彦儿自小就想成为保家卫国的将军,他苦学多年,陛下和太子可不能再拿他当孩子哄。”

  “就是,父皇我要去北境做一个将军,保家卫国。”

  北境要防备鞑靼犯边,那里有大治最出色的将军,最骁勇的兵士。牛大壮暗自沉吟,若是太子防备孝义王,就不会让他去,否则……

  孝义王看承平帝沉吟不语,又过去纠缠太子:“太子哥哥,你就让我去北境,我要守卫边关,让太子哥哥可以专心治理朝政,让父皇可以颐养天年。”

  “太子殿下所虑者,北境难策万全,然而小八亦有岳家之血岳家之骨……殿下。”陈贵妃深蹲在地“我以一个母亲的身份,请殿下成全我唯一的孩子。”

  牛大壮手扶佩刀目视前方,眼看陈贵妃一番说唱,却没有办法阻止。先提岳家以身守国门的风骨,又说要太子成全他唯一的孩子。以太子对陈贵妃的尊重,势必会答应。而承平帝必然会高封,以策孝义王的安全。

  事情也确如牛大壮的分析,最后孝义王被封正三品参将,本月十五前往北境。

  孝义王多年心愿达成喜不自胜,又想起和自己一起考试的牛大壮,直接对承平帝进言:“父皇,根据我朝法令,武举科考一等者加值两级,牛将军……”

  “胡闹”贵妃笑着打断儿子的话“你们这算什么正经科考。”

  “母妃这话说得,儿臣却不敢认。父皇出的题,太子哥哥监试,兵部尚书及左右侍郎判的卷子……”

  陈贵妃笑着打断他:“朝廷有朝廷的法度,岂是你个小儿随意……”

  “我怎么是小儿了,我都是做将军的人了。”孝义王跺脚。

  看着母子两争论起来,承平帝笑着说:“彦儿说的也有道理,朕亦没想到牛爱卿也有将才,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