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慵来妆第47节(2 / 2)


  许融不确定地道:“——二公子,你是不是有点入戏了?”

  承诺是美好,好像不该和她有什么关系。

  可能是被姑娘在背后说了他的坏话,不乐意了。

  “……”萧信道,“你才说,你弟弟好像缺了根弦?”

  许融不知他为何又说回去,还是点头。

  “那不是很正常么。”春日暖阳下,萧信声如凉刃,“随你。”

  第45章 二公子,你把衣裳穿好再……

  许融颇疑心她被内涵了, 但她先说了萧信“入戏”,被怼回来好像也是理所应当,而不等她再深想, 萧信先有一点自悔失言的模样,抢先一步道:“我过去那边了。”

  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背影又有点酷。

  许融能怎么办,只好摇摇头, 大度地一笑置之。

  她也走回去女宾那边,此时宴席已差不多快开了, 丫头将她领入萧家的那一桌席面, 刚坐下, 她就觉得萧珊在偷偷哀怨地瞪她——因为没有去张老夫人处赔礼的步骤,萧珊和常姝音两人回来得还早了一点。

  许融没加理会, 只做不觉。对萧珊的心路历程, 她实在不必问也猜得到:萧珊有求于常姝音,那么为了达成目的,无论她本来什么立场意见,在当下都会下意识地向常姝音靠拢——也可以说是讨好, 怎么讨好, 竖个共同的靶子打一打。

  所以她会委屈地对常姝音说是“为了她”。

  只是好巧不巧, 偏偏撞到了许华章的手里, 闺秀心机对上纨绔手段, 里子面子一起跌了个干净。

  作为这个“靶子”, 许融也就非常淡定, 她懒得理会萧珊, 只是以眼角余光瞄了一眼旁边的常姝音。

  常姝音已经恢复了惯常端庄的仪态——就非常长媳长嫂的那副风范。

  这是另一种隐约而又无时不在的宣战。

  从她第一次给许融比萧二太太还贵重的见面礼就开始了。

  说实话,比萧珊高明得多,可见家教确实重要, 以阮姨娘的本事,教一教萧珊讨萧侯爷的喜欢不难,这种后发制人长线作战的明谋就超出她的谋生范围了。

  不过,对她无效。

  许融闲适地换了个更舒服的坐姿,招数再有用,也得看对手,她根本没打算在这个领域跟常姝音一较高下,她是要事了拂衣去的人,常姝音的长嫂架子,还是留着摆给自己看吧。

  宴前闹出了不小的乱子,席间倒是无事,夫人太太们和和气气,言笑晏晏,像是一点也不知道发生过什么事,等散宴后,各自领着自家的小辈谢过主家的招待,告辞归家。

  萧夫人没有多留,宴罢也随着一起走了,回到长兴侯府以后,萧二太太笑着道:“大嫂,你今日劳累了,歇一歇罢,我带着琦丫头先过去了。”

  萧夫人点头后,她就走了——据许融观察,走得有点快,很像是要给萧夫人腾出空来似的。

  看来这些夫人太太大半其实知道出了什么事。

  萧夫人应该更知道。

  “大姑娘,”果然,萧夫人在上首坐下后,冷着脸第一个就找上了萧珊,“我和侯爷千方百计,好容易替你寻了今日这个好时机,又是亲戚家,又有你大嫂带着你,想着再不会出什么岔子,怎么你偏偏就不安分,变着法地还是闹出了事来?!”

  “我没——太太,不关我的事,”萧珊张口结舌,拧着帕子,委屈辩道,“明明是二嫂的娘家弟弟无礼,他跟着我们,捉了虫子爬到树上去,他还——”

  “他怎么是他的事!”萧夫人打断她,“我现在问你,你一个姑娘家,不知尊重,叫你在花园赏花,你怎么就跑到了中庭去?”

  萧珊被逼问着,想不出回话,仓促间脱口道:“别人都去了,我不过是跟着——”

  “别人都去,别人有没有你这样多嘴多舌?”萧夫人毫不留情,“你说你二嫂弟弟无礼,难道不是你先说了你二嫂,你就很有礼了?”

  被借力的许融安静旁听,看来萧夫人到底有主场优势,不但知道,还一清二楚,连细节都全没拉下。

  萧珊:“……”

  她无可辩解,呜呜地终于哭了起来。

  “今日幸亏太子殿下大度,”萧夫人说这一句的时候,目光不但向着萧珊,也在常姝音和许融面上一一掠过,“不然,不但我,连英国公府都跟着你们没脸!”

  常姝音脸色通红,低下了头。

  今日之事她有责任,她知道,只是萧夫人没点名提她而已。

  “你们这阵子都安生在家呆着,好好反省,无事少出门。”萧夫人下达了变相禁足令以后,口气终于缓和了下来,“好了,都去吧。音娘留下。”

  萧珊第一个用帕子捂着脸碎步跑了,许融有点讶异,萧夫人居然没单独找她算账,就这么轻轻将她放过了。

  她看了一眼萧夫人,萧夫人正也看着她,目光中没有怒意,而是一种打量的意味。

  这眼神许融有点熟悉,她一路往外慢慢走着,出了院门的时候,忽然一下想起来,好像在张老夫人那里的时候,萧夫人就这么看过她。

  她若有所思。

  ……

  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萧夫人独自坐着,目光也若有所思。

  常姝音立在一旁,不敢吭声,屏气凝神地等候着。

  “依你看,”萧夫人终于慢慢地出了声,“她究竟怎么样?”

  常姝音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但又犹豫了一下,斟酌过用词,才道:“太太,她不管怎么样,总是要听太太的。”

  “那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