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七章秦凤来人(2 / 2)


  不过鲁四那些人,被刘瑜安排在秦凤,定期把打探出来的、先前刘瑜安排的情报渠道送出的情报,汇总之后,每三个月送上京师来。

  那几年边境打拼,刘瑜绝对不止收获一个特奏名的出身。

  无论是蕃部,还是渭源的羌人与夏人,都有刘瑜埋下的暗子。

  这也是为什么刘瑜经常没钱的原因,要维持情报系统的运作,哪怕只是局部的情报系统。

  就算他有本事把人忽悠得为了信仰而献身,也同样是需要钱的,不然怎么打探?连请人喝顿酒的钱都没有,还指望从青唐那边,掏出情报?那是做白日梦的想头。

  不过刘瑜的钱,并没有白花。

  看着鲁四送上来的情报,刘瑜就察觉到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青唐那边,董毡和瞎征、欺巴温的部落,有一些明显是军事性质的调动,不太对头。

  按着西军这边递上来消息,加上向广的供认,刘瑜几乎可以确定,西夏人是要有大动作的了。毕竟西夏人对于战争的触角,是很敏感的。大宋把王韶派到秦凤路也好,准备把从庆历就分置四路的原陕西路的区域,再如何寻并分置也好,无不表明,大宋要在青唐地区,有所作为了。

  而西夏人如果对此无动于衷,才是怪事呢。

  王韶在秦凤路,能独力支撑得住吗?刘瑜颇有些不太放心的。

  只是面前这些情报,虽是珍贵,也不是实时的,要从这些情报去推测出什么方案,给王韶什么建议,那绝对是纸上谈兵,完全是害人,不是帮人。

  “可惜不是在秦凤,总归无法拿到第一手的资料。”刘瑜颇为不甘心。

  仙儿却是边上喃喃道:“不要回秦凤嘛,少爷,不要嘛!”

  “行了、行了。你去玩吧!”刘瑜把仙儿哄了出去。

  屋里生着暖炉,本就暖意盍然。

  被她这么“少爷,不要嘛!”撩得刘瑜颇有点邪火暗生。

  刘瑜想了想,觉得不论如何,自己还是要试试。

  于是提笔写了一份公文折子,以编校秘阁书籍的身份,请求前往秦凤路,与王韶一并共事。

  主要就是搭建完善的情报网络,以有效监控西夏人的动向、军势。

  不觉一夜无眠,写到天亮方才罢笔。

  鲁四醒来,过来磕头,刘瑜又问了一番边境的情况,让仙儿把备好的银钱交给鲁四,教他带回秦凤去分发给各处。鲁四接过沉重的包裹,这四十来岁的厮杀汉,泪都渗了下来:“孙少爷,哪有您老拿钱出来,给某等下人花费的道理?本应是小人报效主家才是啊!”

  厢军在宋代是杂役兵就不用说了。

  想想军神狄青都保不住他得力手下,宋代的军兵,地位不是一般的低下。

  刘瑜是文官,又有范仲淹这层关系,对他们这些老卒,素来没有架子,给的银子,比朝廷给的军粮多得多,叫他们如何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