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章(1 / 2)





  “来,开始吧。”

  李氏说着就开始摸牌。就在摸牌的那一刹那,姜如意好似换了一个人,她摸牌是那么的熟练,出牌也相当的迅猛。

  “六坎子!”

  姜如意出了一张牌,秦氏当即放下一对:“对!”

  “恨点不到!”

  “对!”

  姜如意将牌放下,对了一下,之后就出了一张:“七幺!”

  无人对,也无人和牌,大家继续摸牌,轮到了秦氏再出牌:“四红!”

  “和牌!两道坎子,八道幺字,天杠对对合,庄家三十六点,四分银子起局子,共计庄家三十八两七钱银子。”姜如意将牌给摊下来,第一局和牌,开的就是秦氏的,愣的秦氏相看了半天,发现一点儿都没错。再说的李氏和另外一个小记氏也看呆眼了。两人对望了一眼。都在心里想着,姜如意这不是傻子吗?这傻子如何打牌呢?

  若是第一局还有人以为是运气的话,接下来姜如意更是接连和牌,更是三次在秦氏当庄家的时候和出了天地大不同的牌局。杀得牌局上的三位夫人那是片甲不留。尤其是秦氏,每每她做庄,姜如意和的牌点数都很大。可是让她肉疼许久。

  “不打了,你这女子,简直就是一个赌鬼!”秦氏当即将牌给一推,十分不满的说道。她是输红了眼,输钱了心情自是不好,就随口来了一句。

  “我说戴家老太太,你这话说我就不爱听了,如意她打牌厉害,我们也都消遣消遣玩玩而已,怎么就成赌鬼。先前有人言说你对待如意苛责,我本不信,今日瞧了,还真是的。”李氏颇为不满的说道。先前就已经介绍了,李氏这人颇好这一口,喜打牌。秦氏那般说,自是将她也得罪了。

  姜如意见这两人在吵架,并没有理会,她的手还放在牌上,这把轮到她摸牌了。

  “李娃,你这说的什么话。我又不是说,这,罢了。我不和你们说了,晴儿我们走。”秦氏带着气,见众人都望着她,心想在这里待下去,也没甚意思,就站起身子准备离开。

  “等等!”

  姜如意突然喊道。

  秦氏回头,抱着胳膊,对着姜如意又是一阵厌恶,言说道:“你又有什么事情?”十分的不耐烦。

  “四九添一,天杠八坎子,外加四红一对,自摸和牌,三十六点,庄家翻倍,共计七十二点,付钱走人。”姜如意面无表情的指着秦氏说道。

  秦氏一瞧,当即就气的要吐血。可不是,真的让姜如意给自摸了。

  “你……”

  秦氏立马摸出钱,付了之后,牵着戴晴的手就愤恨的走人。

  而自此之后,姜如意会打牌这个名号也在上京贵妇圈子给传开了,也让她扬名了。

  ☆、第15章 故地重游

  一时间姜如意擅花牌的消息不胫而走,因而也有不少妇人慕名来寻姜如意,最后都铩羽而归,这段时间姜如意光打牌就赚了不少。要说这姜如意还真的是奇怪,她打牌的时候跟一个人精似的,可是平日里瞧着又是呆呆傻傻的,不更事。这人到底是傻,还是不傻?没人说得清。

  不过李氏最近倒是和姜如意走的颇近,李氏这人最好花牌,以前上京贵妇圈子就属她牌打的最好,此番来了一个姜如意,让她颇有些相识恨晚的感觉。

  “如意啊,你咋打牌就这么厉害呢?”

  李氏也观察过几次,愣着没有瞧出什么章程来,不管多烂的牌到了姜如意手上都能变成一副好牌。

  “本来我就很厉害啊。”

  李氏一愣,再看姜如意。而一旁的张氏赔笑道:“大姑娘说话就是如此,你莫怪啊。”

  张氏又是长叹了一口气,姜如意只在打牌的时候神采飞扬,其他的时候依旧木讷,见人问话,回答也是如此。李氏这会儿也瞧出来了。拉着张氏便道:“马上浴佛节就到了,到时候你带她到大灵音寺给慧能方丈瞧瞧,怕是会有机缘,我家老爷和慧能方丈相熟,到时候我就从老爷求一个帖子,你带着大姑娘递了帖子就好。”

  李氏想着姜如意打牌如此之厉害,竟是痴傻,顿觉可惜了。对于李氏来说,在牌局上可以遇到姜如意的这样的对手,立马就有了英雄惜英雄感觉。

  “那就多谢了。”

  张氏十分感激拜谢了李氏,随后李氏就走开了,而此时因姜如意善于打牌,那皇宫之中竟是递来了帖子,说是皇后想要见见姜如意,这可是让张氏颇为的为难。如今姜如意这个状态要是入宫,冲撞了皇后那可如何是好呢?可是即使皇后传人,又岂有不去的道理。

  要说为何会因为花牌召见姜如意,那也是有由头的。

  说起大夏国实行花牌,可是要从大夏国管太后说起。

  大夏国一直实行的是幼子继承制,分封诸王,所以就导致天子式微,受制于与诸王。现今元丰帝登基的时候方才三岁,其母管太后听政社稷,新帝登基初始,匈奴王庭欺元丰帝年幼,便大举来犯。而诸王则是按兵不动,各自观望。当时管太后已经年过四旬,元丰帝乃是她的第三子。

  听闻敌军来犯,诸王按兵不动,管太后代子御驾亲征,携管家娘子军,一路杀至边关,与敌军厮杀与战场之上。在阳关战场之上,管太后身先士卒,拼杀与大军之前,身受轻重伤五十八处,仍浴血苦战不懈,到了最后敌军竟是无一人活着走出战场。管太后也因此一役,一战成名,威震大夏诸王,被封为“铁血太后”。

  在管太后听政期间,大夏国南平百越,北击匈奴,筑长城万里,开运河南北,更是定下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国训。其次管太后更是一手扶持了晋江学院女学之流,让女子也可以入读学院,极大的提高了女子在大夏国的地位。

  元丰十二年,管太后还政与元丰帝,元丰帝亲政天下,采取轻徭薄赋,鼓励农耕,让大夏国迎了又一盛世,史称“元丰盛世”,而这一切都和管太后听政但又不专政有莫大的关系。

  元丰二十九年,管太后薨世,举国发丧,千里白妆,就连匈奴敌国也因佩服管太后而举国默哀,为其送行。

  足见管太后此人的影响力。

  而管太后与这花牌有何关系呢,说起这花牌还是管太后研制出来,最初乃是行军布阵图,后来大夏国国运昌盛,无人来犯,管太后又还政与元丰帝,晚年时候,难免无聊,于是就闲暇时间就与后妃一起玩花牌布阵耍,后来渐渐的就演变成了今日的花牌,之后更是被宫妇们所推崇,然后渐渐的被带到了民间,一时间花牌成为了大夏国的一大特色。

  当今圣上元丰帝也极喜欢花牌游戏,而且大夏国每年都有花牌比赛,胜者可以执教于晋江学院,甚至可以入主太学。这倒不是大夏国鼓励赌博,而是想要打好花牌,这其中奥妙可是大了,首先要要超乎常人的计算能力,其次还要有敏锐的分析能力,最重要的还要有超强的记忆能力。

  而今姜如意因打花牌而扬名,宫里的贵妇自是好奇,其中当然也还姜如意原先痴傻有关系,一个明明都已经傻了的人,为何后期竟会如此之强呢?

  于是乎,张氏最终无法,只得带着姜如意入宫。事实上这也是张氏第一次单独带着姜如意入宫。以前她虽是入宫过,那都是跟着她婆母一起入宫的。张氏的婆母,也就是姜如意的母亲苏惠是定国公府长大的二小姐,这规矩自然是好的。可是张氏就不同了,她就一普通的乡下土地主的女儿,自小就没学甚规矩,误打误撞才嫁给的姜如海。此番入宫她显得十分的拘束。

  倒是姜如意十分的淡然,张氏心想也许是姜如意是傻的,她根本就不知道入宫的危险性,伴君如伴虎。虽然人人都言说元丰帝是一个贤明的君主。

  天蒙蒙亮,姜如意和张氏两人都出发入宫,很快就到了宫门口,不过今日进宫的妇人也不少。等到了晌午,张氏和姜如意等人才得以入宫见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