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1 / 2)





  秦珩心头一跳,压下惧意,小心露出一个笑容来。

  孟越一愣,惊愕的神色在他脸上一闪而过,他缓缓开口:“这位是……”

  他的声音格外嘶哑,像是尖锐的东西划过桌面一般,听得秦珩心里难受。

  秦珣轻轻推了推弟弟,笑道:“这是我四弟。四弟,还不见过师父?”他心说老四太呆些,也没点眼力见儿。

  “啊?哦哦。”秦珩闻言,忙施礼,“师……”

  她还未低下头去,胳膊就被人猛地抬起。一股大力袭来,格着她的胳膊,她无法躬身行礼,只能面露迷惘之色:“师父?”

  “先别急着叫师父!”孟越皱眉,他那道从眉骨直到嘴边的伤疤也随之抖动,“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

  秦珩不理解,但她很听话,就点了点头:“侯爷请问。”

  她定一定神,也不知这位孟侯爷会拿什么问题来问她。她犹记得当初她刚进上书房时,季夫子可是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然而她等了好一会儿,也没等到孟越发问。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悄悄抬头看去,见他一脸怔忪之色。察觉到她的视线,孟越眸光一闪,哑声问:“已逝的苏尚书是你什么人?”

  “那是我外祖父。”秦珩眨眼,心说,莫非孟侯爷同外祖父有旧?这样是不是会容易一些?

  扯了扯嘴角,孟越露出一个堪称可怖的笑容:“果然。”

  秦珩一脸茫然,她向皇兄投去求助的目光。秦珣冲她安抚性的笑笑,扯了扯孟越的衣衫,将孟越拉到了一边。

  孟越右足微跛,但走得并不慢。他深一脚浅一脚,几乎比秦珣还要快些。

  秦珩不知道他们说什么,短短数息间她已经想象出了好几种可能。约莫过了一刻钟左右,他们两人回转。武安侯从上到下打量着她,她只能厚着脸皮佯作不知,老老实实站着,做沉思状。

  半晌,她才听得孟越嘶哑的声音:“好。”她心中一喜,蓦然松了口气,这次不用秦珣提示,她就匆忙施礼:“弟子秦珩见过师父。”

  孟越眼皮下垂,遮住了眼中复杂的情绪,沉默着点了点头,算是收下了这个徒弟。

  秦珩与皇兄相视一笑,眉梢眼角俱是喜意。她难得像今日这般,心情轻快。

  在后来的日子里,秦珩渐渐发现,与三皇兄交好和拜武安侯为师是她十岁这年做的最正确的两件事。

  现在的三皇兄和她梦境中的并不一样,他会教导她功课,督促她习武,会与她共同用膳,偶尔也会帮她解围,让她不至于难堪……他俨然是一个还不错的兄长。

  两人拜师后,因为武安侯身有旧疾,不便入宫。于是秦珩常常同皇兄一起登门学艺。

  得知孟越竟然愿意收下自己的两个儿子,皇帝颇觉诧异,但是略一思忖,也就理解了。毕竟是皇子,孟越看在他的面子上,肯定不好推拒。

  初时皇帝还时常关心一下,问问这两个儿子学武进展,叮嘱他们莫忘了上书房的功课。时日久了,他日理万机,要忙的事情太多,也就把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给抛到了脑后。

  孟越教导这兄弟俩时,侧重点并不相同。他教秦珣兵法,教秦珩武艺。教导秦珣时,指定几本书,教秦珣自己去看。对秦珩,则是一招一式认真指点。

  可惜秦珩素来老实蠢笨,看上去脑袋也不够灵光。落在别人眼中,就是她认真努力练武,却始终表现平平。

  不过好在孟越并未流露出失望之色,他虽然容色可怖,但耐心十足,还会勉励秦珩:“尽力就好。”反正这位四殿下习武只为强身健体。

  他这般和颜悦色,倒教秦珩愧疚不安。然而为了符合自己一贯的形象,她又不能表现得太过机敏,只得继续做个庸人。只是,她对待孟越更加恭敬,练武也越发勤奋了。

  ——她必须努力习武,她想使自己看起来健壮一些。

  如同掬月姑姑所担心的那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身世的秘密越发难以隐藏。转眼间她十三岁了,身体抽长,腰肢纤细,胸前有微微的隆起,声音也不像之前一样雌雄莫辨。

  第24章 心仪

  晨光熹微,秦珩从睡梦中醒来。她脱下特制的寝衣,露出少女正在发育的身体。胸前起伏,腰肢纤细,双腿笔直修长,精致的玉足白若羊脂。

  她取过掬月备好的白色束胸、襟围,双层遮掩,再套上宽大的衣衫,力求胸前看上去一马平川。

  床榻旁的靴子是掬月亲手缝制的,外观同寻常靴子并无分别,但是内里加厚加长,使她能看起来更高一些,脚也更大一点。

  穿好衣衫鞋袜,她才咳一声,唤了掬月姑姑进来。她洗脸漱口,对镜绾发。镜中的她俊眼修眉,面如皎月。然而这样的面容却让她忍不住皱眉,若是再英气一些就好了。

  收拾妥当,用过餐饭,她带上山姜,往上书房行去。

  她行得快,山姜抱着书具跟在她身后,一面疾行,一面小声道:“殿下何必日日这般早,三殿下好几日不去上书房了,也只有殿下您老实……”

  秦珩停下脚步,打断山姜的话,她认真说道:“三皇兄跟我不一样,他如今在兵部做事,自然忙一些。”

  山姜这才缄口不言,心下感叹,他们殿下,但凡提到三殿下,句句是好话,处处维护,真跟亲兄弟一般。

  果然今日秦珣又没来上书房,夫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着重盯着秦珩一人。秦珩对此习以为常,好不容易捱到下学,将书具丢给山姜,她独自一人直奔景昌宫。——联络感情这种事,一天都不能落下。

  这些年她常去找秦珣,景昌宫上下对她毫不陌生。看见她,匆忙迎她入内。

  她刚拐进去,行得数步,就看见了迎面走来的三皇子秦珣与太子秦璋。她心下暗惊,怎么太子二哥也在这里?方才的宫人内监竟也没有提醒她。她心说,看眼前这架势,莫非是二皇兄要走,三皇兄送客?

  秦璋年长他们几岁,眉目疏朗,从容温润。父皇一心将他培育成圣明天子,请了当世的大儒来教导他,他不负父皇所望,宽厚温和,颇有储君之风。这几年,秦珩没有刻意同他交好,但因为他的宽仁大度,与人为善,他们关系还不错。

  他俊逸的眉眼间含着浅浅的笑意,主动与秦珩打招呼:“四弟怎么行得这般急?下学了?”

  秦珩站定,抱拳施礼,她压低声音,粗着嗓子:“见过两位皇兄。”她略微停顿,露出一点赧然之色,续道:“嗯,刚下学,来找皇兄。”

  她说着话,将目光投向了三皇兄秦珣。三皇兄今年十五岁,身材高挑颀长,因为练武的缘故,瘦而不弱。他五官轮廓愈发分明,鬓如刀裁,眉若墨画,威仪有度,气质冷峻。有时她看着他,冷不丁地就会想到那个噩梦,然后心里一激灵。

  太子笑笑,转向秦珣:“如此,两位贤弟少叙,孤先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