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2节(2 / 2)


  “不用,我去给大孙子煮面。”

  她赶紧进了厨房,儿媳妇儿和孙子也都跟了上来,作为家里的“话事人”,老太太说:“你们边儿点。”

  她利索的烧水煮面,将料包纷纷下入锅内,只是这一入锅,她就看出个一二三了,立刻明白了这一毛五的方便面和两毛钱的不同之处。

  首先这面饼就大了一圈,其次,就是这料包。

  她买的一毛五的料包,只有一个调料包,这里除了一个调料包,还有一个酱料包。酱料包一下水就能感觉到飘着油花儿,老太太一下子就欢喜起来。

  虽说现在买肉方便了,但是谁家也达不到吃肉自由啊。

  至于做菜油汪汪,更是浪费。

  正是因此,这汤面带着油花儿,就让老太太一下子欢喜起来,深深觉得,这方便面可能更值。

  就说这面汤,也可以做汤底泡馍啊,下面条也是可以的,味道肯定都在,又有油水又省了自家的调料,这么一算,还是很值得的。毕竟,面饼都大呢。

  同样这么想的,还有其他人。

  虽然有些人是舍得买方便面尝一尝的,但是价格也还是真的不便宜,但是如果这面汤油水足可以泡饭,那就又是两说了啊。这可不用准备菜了。

  其实算一算,可能炒菜更合适,但是人总是会给自己找许多理由的。

  所以虽然贵五分钱,但是他们方便面的销路一点也没有不好。

  食品厂,开始加班了。

  创业这种事儿就是这样,江枫和徐莎就是格外顺利的,除了他们运气比较好,也得益于他们敢于早早下手,肯花大价钱做广告,不过一年的功夫,食品厂就火速占据了各大百货商场的零食专柜,一些小的供销社,甚至一些小的店铺,也都上了他们家的方便面。

  而与此同时,在第二年,熊大厨下方便面给它的好朋友小刺猬,小刺猬开心的送了它一个大礼包,森林动物园出品,刺小猬干果大礼包。

  要说起这个,少不得又要说起江枫的蒋老师了,他儿子的带领一干村民在东北搞创业,只是他们还真不算是会经营的人,一直不上不下勉勉强强,说好吧,不如那些国企每个月能稳定三四十的收入,说不好吧,也能开个十几块,他也是抱着取经的心找到了江枫。

  结果却被江枫说服,直接做森林动物园的代工厂。

  虽然东西是他们的,但是不管是品牌还是宣传广告,都是公司统一来处理,而且森林动物园本身是有品牌价值的,坊间传闻他们的广告是天价。他们单独往外卖东西,干果根本卖不上价钱。

  但是调整了与熊大厨同风格的森林动物园刺小猬干果大礼包,卖的倒是相当不错,他们原本普普通通的厂子似乎一下子就盘活了,这个时候老百姓可不懂什么代工厂的,大家就知道,自从跟那边签订了合约,他们这日子就好过了。

  短短半年,这厂子也发展起来了。

  不过虽然他们是代工厂,江枫却还是严把质量关的,他也不找别人,既然大蒋一直负责这个厂子,江枫自然也是跟他说的清清楚楚,说到底了,他们厂子能盘活还是因为森林动物园的品牌效应。

  如果他们厂子做出以次充好这种事儿,那么对方是有权利结束合约,甚至索赔的。

  毕竟,寻找代工厂太容易了。

  这一点,大蒋也看的清清楚楚了。

  正是因此,他在质量上也是严把关,坚决不掉链子。

  江枫这边做的如火如荼,徐莎这边也不遑多让,江枫把这个品牌发展起来让徐莎明白,单纯做一个工厂,只能喝汤,如果想要吃更多的肉,门店也迫在眉睫,所以就在江枫发展食品公司的同时,她也很快选址,在本地和北京上海两地各开设了一家门店。

  而门店主营的项目,就是她出口的品牌:元气。

  徐莎当初注册元气服装品牌,主打走的是羊绒衫和羊毛衫,相较于高价的成品,徐莎还配备了同品牌的羊绒线和羊毛线,虽然价钱也不便宜,但是却可以保证更多人的需求。

  而除了羊绒羊毛,她还搭配了很多服装,虽然羊毛和服装看来十分不搭,但是徐莎亲自跑了几家店,指点了装修和搭配,都是让几家店看起来和谐了很多。

  她并没有给所有的服装都分散,反而是搭配在一起,衬衫外面套上毛衣,下面配着长裙,十分温婉的女神范儿。还有毛衣配合长裤,连衣长裙外面搭配鹅黄色的羊毛开衫……各种款式应有尽有,徐莎几乎把所有搭配整理好挂了起来。

  现在还不流行落地橱窗,不过徐莎却已经采用上了,窗明几净,从窗外就能看到橱窗内的模特服装,更是将店内装修十分的奢华,灯火通明,明亮的全身镜还有带着隐蔽的试衣间。除此之外,更是在房间内摆上了香氛,屋内带着清敛的香气,让人一进门就心旷神怡。

  三个城市的服装店,她都做的很统一。

  只不过,本地这一家,服装配置不同,几乎都是连衣裙,有飘逸的款式,有精致上班女郎款,即便也搭配毛衣,也几乎都是小开衫,更多倒是没有配备。

  毕竟,这边用得上毛衣的时候太少了。

  因地制宜嘛。

  因为徐莎一早就打算把元气打造成高端品牌,所以单独开了一条生产线,压根就不对外拿货,也就是说,这条线的货,只有他们自己店铺有卖。

  三家店的店长,都是由徐莎安排过去的,虽然营业员是在当地招聘的,但是徐莎却也立刻安排了人培训。因为他们店铺没有讲价模式,货物和价钱能对的上,所以倒是也不怕服务员搞小动作。

  当然,徐莎也不怕他们搞小动作,他们培训的时候,徐莎已经再三的重申了他们的政策。员工手册从来不是摆设,谁要是违反规定,是要直接开除的。

  他们会有隔三差五的暗查,正是因此,营业员一个个倒是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别看徐莎她没有像江枫一样打广告,但是他们的生意倒是一开业就很好,除了他们选址不错,装潢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几乎短短几个月,元气就成了高端的代名词。

  而首都的王女士就是客人之一。

  要说起来,她第一次来元气的时候还是跟自己的姐妹一起逛街,那是去年快过年的时候,她跟两个姐妹一起买新年的衣服,过新年穿新衣,这是他们这边的老话儿了。

  她家条件不错,她男人是个司机,她自己本身也在百货公司上班,可算是双职工家庭了。而他们夫妻现在只有一个孩子,公婆看的跟眼珠子似的,自然是不用他们夫妻花什么钱,所以日子过得很惬意。

  她这两个小姐妹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大家都过得不错。这不,约好了一起逛街,只是逛来逛去,要说她自己也是售货员,不过平心而论,她可更喜欢去外面逛,他们百货公司的东西,款式太不行了。

  他们合作的几家也都是原来的老厂子,款式也是原来那些,不求新不求变,连她这个“自己人”都看不得眼。她喃喃抱怨:“我们百货公司要是进点新潮的服装,我还用出来买衣服?都能内部价格拿下了。”

  她的小姐妹小丽笑着说:“你们领导怕是就不想你们内部价买,所以专门进土气的呢。”

  “这怎么可能。”

  “你也知道不可能啊,哈哈哈,我开玩笑呢,这些男人懂个屁的服装啊,他们的眼光自然不行。”

  “那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