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7节(2 / 2)


  徐莎无言以对。

  主要是,这太冲击她的三观了。

  “陈家和陈二断绝关系了。”

  徐莎沉默下来,她说:“陈二白莲花夫妻是没个好了,可是他家闺女……哎。”

  古大梅:“你也别叹息,你是不知道,几个小姑娘都说要出去赚大钱,还嘲讽她奶老不死的呢。你说这孩子怎么歪成这样,虽然陈老太重男轻女,但是也没亏着他们吧?她们也不想想,他爹躲懒不干活儿,她娘一个人干那点活儿够不够他们家五口吃的。那个时候陈老太可是抠着陈老大和陈老三贴补陈老二一家的。就这,三个闺女还记恨她奶偏心呢。并且坚定的认为,是老陈家一家巴着他们这一房吸血,你说脑子是不是坏掉了。他们可不想,一个人怎么可能养的了一家五口。反正他们是坚定的认为,白莲花豁出去之后,他们才过上好日子,是全家对不起他们这一房。他家那个大闺女还给陈老太推得撞到了的石墩子上,住院了一个礼拜呢。”

  徐莎目瞪口呆。

  她对那个小姑娘有点印象,小时候就不是什么淳朴小姑娘,还曾经企图骗她的吃的。没想到果不其然,从小看大,长大了,竟然越发的不着调了。

  徐莎:“那他们这次是去投奔胡杏花?可是胡杏花和白莲花不是死对头吗?”

  古大梅冷笑:“人家那儿在乎那个呢。人家看钱的,听说白莲花和三个闺女都在胡杏花的饭店做服务员。人家娘四个养着陈二,据说陈二现在过得好不快活,每天喝着小酒。”

  徐莎:“卧槽。”

  这真是现实版的震撼我全家。

  一旁的徐婆子也惊呆了,饶是见过很多世面,也没见过这种事儿啊。

  不说旁的,就她逃荒这一路已经够苦了,都没见过这样的事儿。

  不过也是了,那个时候大家温饱都成问题,谁还考虑这些事儿。

  现在真是吃得饱穿得暖了,事儿可不就多了。

  “老胡家知道他闺女在城里干这个吗?”

  “咋不知道呢!不过老胡家早就跟胡杏花断了亲,见面跟仇人似的。大家都说,胡杏花回村几次都是没安好心,想要忽悠村里的女人去她哪儿干呢。只不过啊,村里人没人搭理她,只有白莲花一家愿意投奔。就连最穷的下前进村都不搭理她的。谁禁得住这么丢人啊。不过据说她那里小姑娘也不少。咱们这边不去,总是有人去的。”

  古大梅带来的消息,真是足够令人震惊,徐莎感慨:“我还真是小看了胡杏花的道德底线。”

  她原本觉得这人已经够无耻了,这人总是能刷新一点底线。

  真是一次又一次。

  她说:“哦对,胡杏花的男人呢?”

  古大梅:“她男人?不知道哎,谁知道呢。不过胡杏花这么些年也没生个孩子,不知道是不是离婚了。”

  也不怪古大梅这么想,总是听说胡杏花这个消息那个消息,没听说她男人怎么样,也没有听说他家有孩子,那么理所当然,多少都会怀疑一点的。

  虽说离婚的少,但是也不是没有。

  “哦对,先头儿林老二去找林州了。”

  徐莎:“什么!”

  古大梅冷笑:“他们家不要脸啊,以为你们走了,没有人给林州兄妹撑腰了,就想找茬儿占便宜。他们想给林小妹嫁出去换彩礼,才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啊!他们也好意思。他们还去林州的高中闹,仗着长辈的身份和大家不知情,想要舆论绑架呢。不过林州也不是省油的灯,当场就拆穿了他二叔的真面目,还非说他二叔当年住在他们家的时候拿走了他爸妈藏的一箱金子。反正闹得很大,就这一年,林老二家都招了四回贼了。应该都是奔着所谓的金子去的。”

  徐莎:“……”

  古大梅抿抿嘴说:“林州这孩子啊,也真是了不得,我问过他了,他说根本没有金子,他故意的。我看啊,他特别记恨他二叔当年虐待他们。”

  徐莎认真:“如果是我,我也记恨。这家子人,品格坏透了。”

  林小妹现在已经长大了一点,但是做事情慢半拍,也不是说人迟钝,但是就是反应慢一点。也许一下子看不出,但是日子久了,总是能品出一点。

  你很难说小时候被苛待营养不好,还是天生就是这样。

  可也正因为找不到原因,作为小哥哥,林州肯定是会觉得是前者。没人觉得自己妹妹是天生的笨。所以他憎恨林二叔,理所应当。而事实上,林二叔也真是咎由自取。

  但凡他当年得了哥哥的财产对林州兄妹好一点,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如果不是他当初那样,可能结果也不一样。

  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你消停的就算了。

  这还主动上门又心怀不轨,也难怪别人想要报复你了。

  所以说,都是活该!

  更不要说,他们还算计林小妹。

  对林州来说,林小妹是最最重要的,不能触碰的逆鳞,想要害林小妹,那就是让林州拼命了。

  徐莎已经好久没有听到有关上前进屯儿的各种八卦了,这次冷不丁的听到许多的消息,还是很感慨的。有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不过,她还是觉得,小林州是没有错的。

  徐莎:“活该!”

  她认真:“有些人,就是活该!”

  第87章 变“废”为宝(三更合一)

  徐莎他们家是请了两个阿姨的, 负责打扫和做饭。

  徐婆子开始还觉得没有那个必要,这是浪费钱,但是这好几百平的房子, 她这样的勤劳人儿一看也打怵了。不过家里有了保姆, 这真是方便很多。

  她现在每天的事儿就是早晚送两个小朋友去托儿所。

  别看才一年的功夫,这边已经发展起来了, 任谁看了都不敢相信, 一年多以前这里还是一个破败的城中村。而好多人因为一家都在外工作, 孩子倒是没人管了。

  这不, 托儿所也就应运而生。